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宫颈电环切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4-09-17杨丽萍
杨丽萍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感染子宫颈,引起的宫颈黏膜慢性炎症反应[1]。慢性宫颈炎常规应用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关键在于清除或灭杀病变组织和病原菌,可有效使子宫颈恢复正常,但由于宫颈黏膜组织皱褶较多,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感染的情况[2]。抗生素作为一种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发育,抑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当中[3]。本院通过术前应用抗生素检测是否预防患者宫颈电环切术后感染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各63例,抗生素组年龄24~47岁,平均(35.28±10.21)岁,单纯型糜烂14例,颗粒型糜烂36例,乳突型糜烂13例;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36.38±11.52)岁,单纯型糜烂15例,颗粒型糜烂37例,乳突型糜烂11例,所有患者术前经白带常规、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均表现正常且无手术禁忌,两组患者年龄、糜烂情况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消毒、营养和宫颈电环切术等基础治疗,手术方法为:依据妇科常规手术时间规定,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术前应用消毒剂对外阴部、肛周进行消毒和排空膀胱,通过阴道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和阴道并确定病变组织位置、范围等情况,由美国ELLMAN公司提供的高频环形电切刀对病变部位不着色区外缘5 mm处进行切割,连续、均匀、逐渐移动电刀切除组织,直至相对病缘外5 mm处停止切割,切除后给予常规退镜、消毒等措施,所有操作均严格在无菌条件下依据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抗生素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3 d应用抗生素治疗,口服阿奇霉素1.0 g/d,对两组患者通过电话进行4周的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疗效、治疗后住院、阴道排液时间和4周内感染发生情况。
1.3 疗效观察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子宫颈外观恢复正常,切口面愈合,无糜烂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子宫颈外观明显向光滑转变,切口面愈合面积高于60%,或乳突糜烂变为颗粒糜烂,颗粒糜烂变为单纯糜烂为有效,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或未见缓解,子宫颈外观无明显好转,切口面愈合面积低于60%或无愈合为无效[4]。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抗生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5.7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阴道排液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抗生素组患者治疗后住院、阴道排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为12.69%,对照组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属于妇科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有白带增多、下腹或腰骶部疼痛、子宫颈肥大等,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带血性白带,甚至导致不孕的发生[5]。宫颈电环切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术方法,可通过发射高能量电磁波经过复杂的物理变化,使组织分子断裂并产生较为的温度,可有效对宫颈病变组织进行稳定性、无损伤性、高准确性切割[6]。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一种,临床上普遍应用于治疗各种化脓型链球菌引起的炎性疾病,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灭杀和清除作用,对宫颈炎也具有较良好的疗效[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阴道排液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通过术前应用抗生素和宫颈电环切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宫颈电环切术治疗的患者,前者治疗后住院、阴道排液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但两者治疗后4周内感染疾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术前应用阿奇霉素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电环切术后感染性疾病发生无预防作用,推测是由于抗生素在体内存在时间和起效时间较为短暂,且短时间治疗不可完全对病原菌进行完全性根除,病原菌仍存在于宫颈黏膜组织中,仍具有复发感染的风险。但阿奇霉素作为抗生素中的一种,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子宫颈部位,对病原菌生长发育进行调控,降低了病原菌的生命活动,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对宫颈糜烂扩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医师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此外,本院还发现术前应用阿奇霉素由于抑制了病原菌的扩散和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加快了其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和阴道排液时间,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术前应用抗生素治疗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电环切术后感染性疾病发生无预防作用,但可减轻患者病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1]赵秋萍.非淋菌性宫颈炎105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2494-2495.
[2]王小绒,魏涵宁.微波与消靡阴道泡腾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73.
[3]邱璐.慢性宫颈炎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98-398,F0003.
[4]刘俊艳.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2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405-4406.
[5]刘永红.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0):5292-5293.
[6]喻芬.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体会[J].北方药学,2014,11(6):126-128.
[7]赵欣.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