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激发
2014-09-17胡凌菠
胡凌菠
摘 要:对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升中职学生学习《电工基础》兴趣的建议,对今后相关的中职院校《电工基础》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教学;《电工基础》;学习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4-0116-02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差,此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尽管中职院校的教师尽心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是,还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实,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主动性主要来源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讲授《电工基础》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促进《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总是难以摆脱所谓“师道尊严”的阴影,难以形成一个比较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对自身情感的正确表达,也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只有教师努力建立起一种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氛围,才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讲授《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带微笑,用温柔的言辞来教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才能够感到轻松和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
2 进行适当的课堂导入
如果学生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可以说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运用课堂导入的方式,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由此可见,进行适当的课堂导入可以促进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教学计划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导课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导课环节,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使枯燥的《电工基础》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中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基尔霍夫定律”的讲解时,可以先为学生引入一个直流电路,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然后教师再对电路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电路,并要求学生进行解题。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想要探寻不同电阻之间的联系,之后教师再由此引入新的课程,这样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又比如,教师在讲解“自感现象”这一节时,可以先安排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这时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疑惑。之后教师再适当地引出教学课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个电路中开关动作的瞬间会使灯泡亮起,而开关动作之后灯泡又会自动熄灭呢?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主动地进入到教师所要营造的课堂气氛之中。
3 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方式
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生活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时,都认为这门功课难学,也比较难理解,从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可以适当地运用比喻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相关概念时,教师运用比喻的方式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还可以使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对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帮助学生在《电工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拓宽思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电流”这节课程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由于学生对电位的概念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用水位来做比喻,然后在适当引出电位差的相关概念,也就是在电路上两个电位之间的差值,如果存在电位差,那么就会产生电流。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在导体中产生电流,前提条件就是在这个导体的两端必须要有电位差。这样做,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看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电工基础》教学工作是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是教师在讲解时引入概念方面,还是对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等方面,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学习过程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过程,但是,教师如果能够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和图像、动画等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加以转化,促进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讲解“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程时,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就是电动势的形成,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或是让学生对传统的挂图进行观察,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该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演示电路动画,使学生能够明确电源两极的电场建立过程,形象地将电荷的运动情况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中职院校的《电工基础》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极大地节省画图的时间,还可以将平面的图形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 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都缺乏必要的耐心,因此,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就需要相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理解。这不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信任,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乐趣和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讲授《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完善《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机制,利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一门生动的科目,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蔡艳婷.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J].科技风,2009(19).
[2]姜伟华,杜驰平.浅谈电工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3]康丽萍.如何激发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5(03).
[4]张际春.如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内蒙古水利,2009(02).
〔编辑:白洁〕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nalyzed, made several vocational students to enhance learning,“Electrician Basis”Interest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future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rician Basis”teaching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Electrician Basis”; interest in learning;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