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2014-09-17童磊
童 磊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创伤性枕颈区失稳在外科手术中并不少见,车祸、坠落、外伤等常常可致颈椎骨折或脱位,严重者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胸腹部束带感等[1,2]。本文将颅骨板障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同时用于枕颈区失稳的固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实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一年来门诊收治因外伤导致枕颈区失稳患者11例,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9±3.26)岁。其中车祸伤6例,钝器伤2例,高处坠落伤3例。每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颈部活动受限、疼痛不适症状,有4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
1.2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牵引3~5 d,重量2~3 kg。气管插管下静注全麻,俯卧位,予以头颅架固定,保证颈部处于正中位。取后正中切口,小心剥离C2椎弓根上部,显露椎弓根内侧皮质,C型臂X线机侧位透视监测螺钉置入深度及角度,于枕外隆突两侧约1.5 cm一边植入一根颅骨板障螺钉,以不破换枕骨内板为原则,螺钉经枕骨外板入板障再经枕骨外板穿出,置入深度20~25 mm,钉的方向与枕骨骨面相切,安装挂钩行枕部固定。枕部固定角度:头侧15°~20°,矢状面25°~30°;本次试验均对C2采取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体方法:以小开路器或微型磨钻去除于C2关节突外上1/4的外侧缘部分骨皮质,以刮匙刮除椎板与椎弓根连接部外后侧松质骨,探测椎弓根髓腔入口,确定髓腔的方向后改用直径3.5 mm丝锥攻丝,当确定钉道四周均为骨质时,顺预备钉道拧入直径3.5 mm、长度24 mm的螺丝钉。方向:冠状面45°~50°,矢状面上10°~20°。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冲洗伤口,并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2~3 d,静注二代头孢抗生素2 d用以防止感染,可带牵引器起床活动,术后随访6~12个月,每3个月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内置螺钉情况。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与受限改变
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可分为[4]:①效果明显:疼痛与活动受限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患者其他异常感觉;②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基本不受限,患者可有轻度不适感;③基本有效:疼痛治疗前降低,受限得到一定缓解,患者有不适感;④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变化。
1.4.2 患者JOA评分变化
本实验将JOA评分方法主要应用于4例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患者,分别编号为A1、A2、B、C,分别记录他们术前、术后半年JOA评分及改善指数、改善率。JOA评分计算方法如下:①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4分_正常。②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3分——在不用支持物的情况下即可进行平地或上楼等动作,但下肢功能存在障碍;4分——正常。③感觉(6分):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2分——正常。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④膀胱功能(3分):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正常。
计算改善指数及改善率,评估患者恢复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疼痛与受限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经治疗,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91%,可见颅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于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有一定效果。
表1 患者疼痛与受限变化情况
2.2 患者JOA评分变化
从表2可以观察到,4例患者半年后JOA评分均有增加,表示患者脊髓压迫情况得到好转,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表2 患者JOA评分变化
2.3 并发症及内置物情况
经随访以及每3个月X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内置物无松动、断裂或脱落。11例患者仅1例患者螺丝钉穿破椎弓根外壁, 但尚未超过螺丝钉的半径,并未造成明显损伤,准确率90.91%。
3 讨论
颅骨板障螺钉与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都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颈椎椎体损伤的内固定手段,相比于传统的通过钢丝、金属钩等后路固定方式,上述两种方法在安全性以及生物力学方面更具有优势,并且使用范围广,螺钉体积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康复速度快[3]。目前采取这两种方法治疗创伤性枕颈区失稳虽然有效、可靠度高,但广泛实施还是存在难度,具体体现在[4]:①术中需要CT及X线进行定位以及方向导航;②要求对颈椎知识、技能有高度掌握,稍有操作不慎可导致损伤血管、神经以及其他并发症;③操作复杂,手术难度大,费用较高。术者必须对对颈椎椎弓根的各项参数有充分的认识,并熟练掌握椎弓根与外侧椎动脉及内侧的颈髓及神经根的解剖关系,才能逐渐熟练进行该项手术[5]。相比于胸腰椎,颈椎结构更加精细、受损后脊髓压迫症状更明显、周围血管神经丰富等特点。因此,体积越小、越精细的、损害越小的治疗手段将会成为手术治疗枕颈区失稳的共同目标,颅骨板障螺钉与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变具有此特点[6]。并且从此次实验中可以看出,只要操作得当,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内置物异常的情况发生概率小。可以预见,应用上述两种技术甚至联合应用,在治疗枕颈区失稳是一种可行、可靠、安全的办法。
[1]项良碧,于海龙,刘军,等.寰枢椎创伤性失稳合并枕部或颈部其它部位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颈腰痛杂志,2011,32(3):197-200.
[2]胡泽元,杨永林,牛晓健.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16.
[3]谭明生,唐向盛,王文军,等.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初步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2):131-136.
[4]徐兆万,冀旭斌,王炳武.导向器辅助下个体化后路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8):703-707.
[5]刘晓岚,胡文军,谭震,等.一种新型枕颈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4):268-270.
[6]康建平,王松,李骏,等.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7):6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