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导法”教古文
2014-09-17陈庭来
陈庭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畏惧心理,部分老师也认为文言文难教。其实,激趣很重要,再辅以适当的方法指导,加强训练,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从“文”方面来看。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去体会其中的美妙之处,那么学生当然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无味。比如学习《石钟山记》,我们和学生一起去品味苏轼的“三笑”,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笑”的区别。经过探索,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余固笑而不信也”,是听到小童“持斧击石”介绍石钟山得名缘由时报以的“微笑”,这“笑”是作者出于礼貌而应付性的笑,表明作者并非从内心赞成这种命名;第二次“因笑谓迈曰”,则是作者月夜泛舟实地考察后,内心充满喜悦的“欢笑”;并由此引出了第三次“笑”——“笑李渤之陋”,这是含有嘲笑之意的笑。分析后发现,这看似简单的“三笑”富有趣味。这样学生还会感觉枯燥吗?
再如,《史记选读》中司马迁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魏公子列传》里公子驾车亲迎候生时的一段:“候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候生。”这简单的几句话,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魏公子的“仁而下士”,可以感受到候生的老谋深算和忠心为主。简短的文字,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之动人,这还枯燥吗?
再从“言”的角度来看。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难记,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扫清障碍,克服其畏难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如“是”这一实词,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常见用法积累义项:唯利是图(助词,提宾,无实义),混淆是非(正确的),是古非今(认为……正确),一身是胆(判断动词)。这样就可以渐渐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其次要辅以适当的方法指导。
1.重视迁移,养成能力。
学生怕学文言文,怕做文言文试题,考试时自然会出错。其实,考试时很多知识点都是出自平时的课文。以2009年江苏语文高考文言文试题为例,第5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错误项为D。这里的“率”义同课文《六国论》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
又如第8题翻译题:(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几句重点落实在:(1)“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2)“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的);(3)“然而”(虽然这样,那么)、“卒”(最后)和“与”(通“欤”)上。这里的“购”在《指南录后序》(“追购又急”)和《刺客列传》(“今闻购将军首千金”)里出现过,“与”通“欤”在《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里出现过,“妻子”在《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等多篇文章里出现过,“异之”在《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里出现过,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高考中文言文的考点在课本中可以找到落实的依据。那么,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重视迁移,养成能力,还需要害怕文言文的阅读吗?
2.仔细推敲,依境辨义。
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字、词的理解,只有准确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把握文意、理解文章意蕴。而要做到这一点,只凭教材上的注解和辞书上的解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词语都处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准确地理解词义,进而更好地把握文意。
语境就是文章内容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联系语境是教学中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最终达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意蕴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和《兰亭集序》中“此地有茂林修竹”“修短随化”三个句子中的“修”,课文注释都为“长”。当然,“修”确有此义,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在表现不同的对象时,其含义显然是有区别的。如果是横置的物体,或者如“修短随化”中与“短”相对表示时间的长短,言“修”为“长”是可以的,但如果是竖立的物体,或者是人,这样解释就欠妥了,显然,“邹忌修八尺有余”和“此地有茂林修竹”中的“修”应解释为“高”才准确。
3.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教学中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互相印证,温故知新,加深理解,从而把握规律,举一反三,提高阅读能力。
如《烛之武退秦师》里出现了“夫晋,何厌之有?”讲到这种句式时,我们可以联系初中阶段学过的《陋室铭》里的“何陋之有”,《论语六则》里的“何有于我”。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何”“有”的词性、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有什么规律。那么学生不难总结出: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再如《刺客列传》里鲁勾践说的“甚矣,吾不知人也”这句,我们可以联系《愚公移山》里的“甚矣,汝之不惠”。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句都是主谓倒装。这样学习就可以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对文言文学习的信心。
4.比较分析,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有的知识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学生有时会对一些用法产生混淆。区分的方法很多,比较法就是其中一种。
比如区分词的意动和词的使动用法的不同。意动用法在于一个“意”字,就是“主语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说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它并非是现实中的具体存在,而是属于人的思想意念上的一种认识感受。如《秋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中的“少”,可作“认为……少”“轻”可作“认为……轻”;使动用法在于一个“使”字,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或将要成为的一种现实存在,它是“主语使(让)宾语怎么样”。如《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可作“使……舞动”“使……哭泣”。
再如区分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和名词的使动,运用比较法也能让学生较快地区分清楚。如《项羽本纪》里“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两句话里的“王”的用法。学习时,不少学生认为两者用法一样,经过比较后可以发现,前面一个意思是“称王”,后一个意思是“使……称王”“让……为王”。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开两者的用法,前者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后者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以上方法,就能发现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些规律,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