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背后
2014-09-17孟晓东
孟晓东
中学教育面对高利害性考试,励志教育似乎从不缺位。前段时间,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的励志演讲,震惊了学生,也震惊了不少网友;加之近年来雷人的励志标语不断出现,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都让我们心中不免有些苦涩,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励志教育吗?
无可非议,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与智力不断走向成熟的阶段,对其进行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无疑有助于他们取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功。志向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向,是走向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若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壮志豪情,项羽怎么会成就西楚霸王的基业?若没有卧薪尝胆的复国苦心,勾践又怎么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呢?无数事实证明,志向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但关键是,应该树立怎样的志向,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学生“立大志,立长志”呢?
首先,我们的励志教育,应当追求适时的鼓励、直抵心灵的激励,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学生的心灵。中国人自有“中国式”的励志教育,中国文化强调“弥漫性”,如中医般辨证论治,治人而非治病,强调身心调理。我们的励志教育也要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笔者很喜欢一些学校布置的“博士墙”“学子林”“格言廊”,学生走在这样的校园内,自然就会汲取榜样的力量,获取不断向上的动力。这样“含蓄”的励志,胜过功利的“猛药”,不来势汹汹,却润物无声,倒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其次,我们的励志教育,还应具有生长的味道。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他们的志向也应当丰富且多元。我们期冀学生能够像苏东坡那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更像伟人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也要尊重希望成为“在路边为成功者鼓掌的人”,平凡但不平庸,平常却很幸福。当学生的志向由衷发出,而非外力强加,当他们胸怀适合自己的志向并与高尚的情趣相伴时,当他们即便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也能坦然化解时,励志就真正有了促进生命成长的意义。
当然,励志教育还应赋予更多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什么?“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审视我们的校园:“生活”是不是在逐渐地剥离我们的课堂?“兴趣”是不是在逐渐地驱离我们的学生?“志向”是不是逐渐异化为简单的口号标语?“学生”是不是逐渐异化为我们追求所谓成功的“工具”?……如果是这样,教育真的很不堪。励志教育,应当是学生由外烁到内省的反思过程,需要基于他们的经验,立足情感培养,增进体验感悟,升华思想境界。这其中的奥秘,或许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握成长的秘钥,走进学生的世界。也唯有此,励志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
“励志”的背后,折射了我们教育的一些真实现象。也许什么时候,当一些令人震惊的励志活动、雷人标语消失了,我们的教育才不会那么沉重。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