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山快航”挑战陆运

2014-09-16马智丽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34期
关键词:洋山港集疏运陆路

马智丽

去 年9月28日,由上港集团平湖独山港区出发到洋山港区的定点班轮“独山快航”开航,此举标志着杭嘉湖地区到上海港的陆路运输模式面临重大挑战。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独山港区B23和B24多用途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150TEU,其中二季度达19144TEU,环比一季度增长近60%。

在该航线开航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据享有直接订舱权的上海美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美设)吴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独山港区到洋山港区的周转箱量增速强劲,预计今后嘉兴到上海30%~40%的集装箱中转业务将通过海河联运来完成,极大地节约腹地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

陆运处境尴尬

独山港区地处长三角,东距上海金山15公里,西离杭州湾跨海大桥枢纽16公里,周围交通发达,陆路交通与沪杭甬高速、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沈海高速、101省道等公路网联结。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国际主要港口现代化集疏运体系的理论,在距离港口500公里范围内,采取陆路运输方式是最经济的选择。因为在这一范围内,陆路运输在中转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嘉兴腹地是杭嘉湖地区主要集装箱箱源生成地,与上海港的距离从理论上讲几乎都在陆路运输的“最经济距离”范围内。

但实际情况是公路拥堵时有发生,通往洋山港区的东海大桥,在洋山港区集疏运目前仍以公路为主的情况下,车流量已达到饱和状态。上海蒙盛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士建介绍,在畅通状态下,从嘉兴到洋山港区只需3个小时左右,但拥堵起来,尤其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时间就无法保证。“加上过路桥费和二次进港费等,单位成本很高,特别是货量大的客户基本不会选择公路运输。”上海华维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邵静颇为感慨。

“独山快航”引领风骚

在当前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水运具有耗能少、污染轻、运量大、占地省的优势,在众多交通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是最具低碳环保特色和发展潜力的运输方式。在燃料、人工、规费相同的情况下,船舶的载货量比陆路运输大,其单位运费相对较低。吴经理介绍,相比陆运,水运的每只集装箱可节约成本约800多元,长期下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绍兴某纺织贸易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每月都有集装箱去欧洲,自“独山快航”开通后,仅内陆运输一项,一年就为企业降低十几万元。

吴经理透露,目前大部分航运企业是在独山港区受理放单,仅个别航运企业需要在上海放单。独山港区业务在上海海关报关,上海海关已执行通关无纸化电子委托,放关出运进独山港区相当于进洋山港区。

业内人士认为,“独山快航”有利于推动上海和嘉兴两地的区域经济深化合作,对优化长三角地区集疏运体系,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路径,对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洋山港集疏运陆路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州港集疏运系统仿真研究*
从驿庵看宋代岭南的陆路交通建置
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能力评价*
上海洋山港四期:智能码头的“中国芯”
上海洋山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开港试运行
天津国际航运核心区视角下的天津航运发展
MEAN-FIELD LIMIT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IN R2∗
建立铁路快速货物公铁联运集疏运系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