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光班级建设中的思考
2014-09-16张晓丽
张晓丽
摘要:笔者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纪律、班级卫生、学生学会做人、班级学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对如何建立阳光班集体做了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阳光;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20-1所谓班级管理就是在管理班级时发现那些暗含玄机、事关成败的小事与苗头,并对这些小事与苗头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维护班级正常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结合我们学校的阳光教育改革,在班级建设方面,我也常常思考如何进行。
第一篇:“静”——班级纪律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班级中的学生一旦习惯了班级原来的氛围,都会习以为常再恰当不过了。
案例一
中途要带初二年级中让人头疼的9班了,初次进班时,我足足在讲台上站了10分钟,教室里居然安静不下来,我知道挑战开始了!等近乎安静下来时,我平静地问刚才身边一位吵闹的同学,当上课铃声响了以后,你认为你们应该做什么?该生不语。我接着提高音量继续追问,当上课铃声已响,老师已经来了,你认为你们更应该怎么做?该生仍然不语。全班鸦雀无声。我最后说到:“铃声响,嘴巴闭。”这是我作为我们班的班主任定的第一条规定。接下来的第一个月,我和班委就查这一条,让学生做到安静地准备上课,打破他们原来的坏习惯,和他们一起建立起一种新的好习惯!
安静,成为我们班的第一条班规,一开始的课前伏桌静的习惯养成后,后面我又将它落实到其他方面。就像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提出的登门槛效应一样。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1]。
第二篇:“净”——班级卫生篇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用这两句诗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在班级卫生方面也是如此。
案例二
某天中午从班级巡视回办公室,电脑桌面上跳出一条平台信息,内容如下:“张老师,你们班教室前面讲台和后面那一块有许多口香糖的黑色斑块,请你关注一下,找同学尽快清理干净……”,读完,我面红耳赤,自感自己工作不细,也感谢这位领导没有广而告之,窃喜之余赶紧整改……
我进班首先和学生一起将教室里的口香糖清理干净,然后宣布“不吃口香糖”,“不随地吐口香糖”规定,并将教室的区域按座位划分到人,实行卫生保洁承包制,在谁的区域内,第一次这个同学的桌上贴上红纸警告,打扫干净。让大家监督,再放就将他的区域划大。当然,如果班级一天都很干净,还要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而积极健康成长。
第三篇:“敬”——学会做人篇
“为谁辛苦为谁忙,教养功劳要思念”我常常用这样的话教育我班的学生,对待老师、父母要怀有感恩之情。
案例三
在接班之前就听说班上的L姓同学脾气暴躁,自控能力极差,极易跟老师发生冲突。这一幕终于在我接班不久就发生了,我一边安抚任课老师,一边了解情况,请家长,找本人谈话,了解了很多背后的故事。原来该生的爸爸脾气暴躁,听到老师反映问题,对孩子就会拳打脚踢,时间长了,这名学生在和同学、老师之间有问题时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所以脾气很暴躁。于是我把问题反映给了他的妈妈,并且和他、他的妈妈共同达成约定,只要这名学生能改正,以后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绝对不会告诉他的爸爸。该生渐渐收敛了脾气,后来他的爸爸也知道了他犯的错误和老师不告知他的原因,这位父亲也慢慢地认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不当做法,和孩子之间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四篇:“竞”——班级学习篇
我接的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上由于能力问题,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我仍然鼓励着他们“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案例四
在我们班,我以小组为单位,以一个星期为周期,总结小组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听写的成绩等,将小组进行排名,名次在前的小组优先挑选本小组在班级座位的位置,优先选择本组打扫的区域,因为不是每个小组里都是好生,所以在常规上我还实行了组内捆绑制度,让自觉性高的学生来督促自觉性不够的学生,一荣不能俱荣,但一损肯定俱损。这样下来既增强了小组观念,也提升了组间的竞争力,从一定角度增强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这个规定制定的最开始,大家总是非常上心,积极性很高,也小心谨慎地遵守着,一周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和班委按照班级对小组的考核方法算出了每组的分数并进行了排名,按照规定调换了座位,重新认领了卫生打扫区域。分数高的小组得到了实惠,分数低的小组是那些想看看班主任是否言出必行的人,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班上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参考文献]
[1]张梅花.中职班级管理中巧用心理学效应.文教资料,2011年第31期(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