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题编制,一门遗憾的艺术

2014-09-16钱德春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入口线段

1问题提出

何谓试卷区分位置上的好题,这是命题者、教学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时,命题者精心设计的试题,在实践中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14年泰州中考卷的第25题(共26题)就是这样的题.从考试过程看,不少考生用去了不少时间,影响其他问题的解答;从数据统计来看,满分12分的题平均分只有286,难度系数为0238.作为命题人,笔者与相关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试题考查了主要知识与核心概念,并非偏难刁钻.肖维松老师在文《回到概念:解题教学的一种取向》[1]中谈及该题时认为:试题的条件“试图让学生回到核心概念思考求解思路”,“比如让学生回到圆、弧的概念,直线和圆相切的概念与性质;”、“回到圆周角概念”、“想起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这些核心概念”.那么,为什么考试数据与命题预设有如此大的反差?命题意图何在?思维障碍何在?试题应该如何优化?有何反思之处?对教学有何启示?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真题呈现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34x+b(b为常数,b>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4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1)若直线AB与CD有两个交点F、G.

①求∠CFE的度数;

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并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

(2)设b≥5,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试题简解

(1)①(略)②如图1,过O点作OH⊥AB于H,连接OG,则FH=HG.由题意可知:OA=43b,OB=b,所以AB=(43b)2+b2=53b,所以SΔAOB=12·OA·OB=12·OH·AB得OH=45b,故在Rt△CHD中,HG2=42-(45b)2=16-1625b2,所以FG2=(2HG)2=64-6425b2,b的取值范围是4≤b<5.

(2)如图2,①当b=5时,OH=OC=4,则AB与⊙O相切,切点为H,此时存在点P,就是点H,计算得P点坐标为(125,165);②当b>5时,OH=45b>4,所以AB与⊙O相离,所以P点一定在⊙O外,连接PE、PC,设PE交⊙O于Q,则∠EPC<∠EQC=45°,所以当b>5时,点P不存在.

故当b=5时,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125,165);当b>5时满足条件的点P不存在.

4命题意图

1.考查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已成为全国及各地中考命题的一项准则”[2],泰州中考命题也不例外.本题所有问题都能从教材中找到源头,如求圆周角的度数、用b表示等.问题(2)命制思路源于苏科实验版教材[3],“利用线心距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源于九年级第5章第5节(第127—128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外角小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源于九年级第五章第3节(第119页)“圆周角”的例1.这些都是教材主干知识.现行课程标准降低了圆相关的证明要求,并作了适当删减,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性质则是核心内容.另外,本题所用到的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面积公式、三角形相似等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

2.考查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试题强化了对重要数学思想的考查,如模型思想:通过构建方程,利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转化思想: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特殊与一般思想和分类思想:把“b≥5”分为“b=5”的特殊情形与“b>5”的一般情形来加以讨论;数形结合思想:问题置于直角坐标系中,将“形”的问题用“数(式)”的方法解决,“数“的问题又可以用“形”来直观表示.从方法上说,从FG是圆的弦角度思考,尝试作弦心距构造直角坐标三角形解决;用面积法或相似法求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都是极其常见的方法.命题者并没有别出心裁,而是围绕基本方法进行试题的设计,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本,关注核心知识与数学本质,着力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3.考查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发散性与缜密性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本题的问题(2)属于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在中考中一直受到追捧.“常见的模式是在题干后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使……?如果存在,请求出(写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解题范式一般是:“猜想或假设问题的某种关系或结论存在,经过分析、归纳、演算、推理,若得出的关系或结论与已知条件或某个定理、公理等相符,则表明原来猜想或假设问题的某种关系或结论存在;否则不存在.”[4]本题有两方面创新:一是打破常规解题范式,无需“假设结论存在”,而是直接由条件“b≥5”分为“b=5”和“b>5”两种情形判断结论存在与否;二是结论不是“无条件存在”,如本题中当b=5时,在线段AB上存在使∠CPE=45°的P点;当b>5时,满足条件的点就不存在.这需要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发散性与缜密性,对数学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4.考查学生后续发展能力.本题的“用参数表示一个量”,着眼初中与高中知识方法的衔接点,考查对“代数式”本质意义的理解、形与数(式)关系处理等能力,这是学生后续学习必备的能力.

5思维障碍

学生的思维障碍主要在问题(1)②的“用b的代数式表示FG2”的处理上,有3个障碍点:

1.策略选择障碍.学生紧紧盯住FG2想到列比例式或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很少尝试分割FG.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思考,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都是思路源.就条件而言,看到条件得到什么结论;从结论出发,要得到这个结论常用什么策略,二者相互作用,不可或缺.不妨就问题(1)②的条件换一个角度思考:FG是什么?——圆的弦,自然联想到垂径定理,思路就豁然了.endprint

2.数学思想障碍.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这是代数思想的精髓.学生平时解题中对具体数接触较多,本题中“用y=-34x+b中的b表示弦心距”时,对参数b的处理就显得茫然.只要稍作自我追问:这里的b可不可以代表具体数值呢?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3.数感缺乏障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2011版)提出了“数感”的概念,“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4].求出点A(0,b)、B(43b,0)后,在求AB=(43b)2+b2=53b及原点到AB的距离时感到困难,这或许有二次根式运算不过关的原因,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数感缺乏.点A、B的坐标中暗含了勾股数,如果把b、43b同时扩大3倍得到3b、4b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又如数学问题中碰到2、3、5等特殊的数会有何联想与启发?

6试题反思

回头想来,试题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一是图形背景较复杂.本试题的“直角坐标系”背景让学生难以适应,加之图形字母多,形成了思维干扰.二是思路入口较窄.问题(1)②“过圆心O作FG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成为“自古华山一条道”.三是试题关联不够.从问题(1)①到问题(1)②之间跨度太大,尽管问题(1)①的解决为问题(2)作了一定铺添,但这中间相隔了一小题,显得不很和谐.

如果将题目作如下改进,则更能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如图3,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5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1)若Q为CD上异于C、D的点,线段AB经过点Q.

①求∠CQE的度数;

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

(2)设b≥52,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改进后的试题有有以下特点:

1.问题层次更明.相对原题的一次函数“y=-34x+b”而言,“y=-x+b”更特殊,容易得到∠QBA=∠OAB=45°,方便了“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降低了问题起点,而问题(2)的难度与原题相当.

2.关联程度更强.改进后的问题(1)①中的结论∠CQE=45°为(1)②中必须证明的△BEQ∽△AQC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问题(1)②中的“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又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了其中一种思路.

3.思路入口更宽.问题(1)②中的“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看到“QA·QB”的结构,自然想到三角形相似的策略,从而设法找含有边QA、QB的两个三角形.而由y=-x+b很快得到∠QBA=∠OAB=45°,再由(1)①的结论“∠CQE=45°”容易得到△BEQ∽△AQC,至此问题获得解决.这里的“y=-x+b”、“求∠CQE的度数”、“QA·QB”等都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流和有效的方法源.问题(2)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得到不同的有效解决策略.

思路一: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判断所构造方程实数根的存在性问题”.假设点P存在,由问题(1)②中的QA·QB=b2-25类比得PA·PB=b2-25,设BP=x,由y=-x+b得AB=2b,有x2-2bx+b2-25=0,再分b>52和b=52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从而决定点P的存在与否.

思路二: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线段AB直与⊙O是否有公共点”,进而转化为“判断线段AB(等价于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如图4,作OH⊥BC于点H得OH=22b,当b=52时,OH=OC=5,AB切⊙O于点H,此时存在点P(即切点H);当b>52时,OH=22b>5,AB与⊙O相离,故点P在⊙O外.

7结语

试题编制有如建筑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试题要“引导教师注重通式通法的讲解,多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而不是靠反复操练取胜.但要跳出圈子进行创新,又何其难”[6].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道令学生费尽周折、绞尽脑汁的试题,对命题者而言或许只是“小菜一碟”,这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客观上说,命题与解题的思维是互逆的(如图5图5所示),有如“藏东西”与“找东西”的“包围”与“突围”之间的关系.命题者预设好目标与结论,再反推得出条件(入口),其入口对命题者是已知的、明确的;而解题者则要从诸多入口中寻找适合的一个或几个入口,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寻找与筛选,其入口是隐蔽的、相互干扰的.

命题者必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自我否定、“自以为非”,力求区分位置的试题有较宽的思维入口、较好的试题梯度,让学生能多角度思考、有多策略选择.“小题之间具有并列中的递进关系.所谓并列是指有所同有所不同.同就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逻辑关系,相互和谐、协调、相融;不同就是考查内容、思想方法有所侧重;递进有两层意思:一是引导性,前一个问题结论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铺添,前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对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引导性;二是层次性,即思维是逐步深入的.”[7]学生“入手”容易“收手”难,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层次、收获不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肖维松.回到概念:解题教学的一种取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7):46-48.

[2]于清来.命制初中数学试题十种简易途径及注意点[J].中学数学杂志.2013(10):29-33.

[3]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M].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6.

[4]钱德春.也谈初中数学的存在性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1/2):72-7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潘建德.从一道中考压轴题的磨制过程看初中数学考题的命制[J].中学数学杂志.2013(8):43-45.

[7]钱德春.中考试题我来编(题目5)点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4):50-52.endprint

2.数学思想障碍.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这是代数思想的精髓.学生平时解题中对具体数接触较多,本题中“用y=-34x+b中的b表示弦心距”时,对参数b的处理就显得茫然.只要稍作自我追问:这里的b可不可以代表具体数值呢?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3.数感缺乏障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2011版)提出了“数感”的概念,“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4].求出点A(0,b)、B(43b,0)后,在求AB=(43b)2+b2=53b及原点到AB的距离时感到困难,这或许有二次根式运算不过关的原因,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数感缺乏.点A、B的坐标中暗含了勾股数,如果把b、43b同时扩大3倍得到3b、4b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又如数学问题中碰到2、3、5等特殊的数会有何联想与启发?

6试题反思

回头想来,试题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一是图形背景较复杂.本试题的“直角坐标系”背景让学生难以适应,加之图形字母多,形成了思维干扰.二是思路入口较窄.问题(1)②“过圆心O作FG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成为“自古华山一条道”.三是试题关联不够.从问题(1)①到问题(1)②之间跨度太大,尽管问题(1)①的解决为问题(2)作了一定铺添,但这中间相隔了一小题,显得不很和谐.

如果将题目作如下改进,则更能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如图3,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5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1)若Q为CD上异于C、D的点,线段AB经过点Q.

①求∠CQE的度数;

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

(2)设b≥52,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改进后的试题有有以下特点:

1.问题层次更明.相对原题的一次函数“y=-34x+b”而言,“y=-x+b”更特殊,容易得到∠QBA=∠OAB=45°,方便了“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降低了问题起点,而问题(2)的难度与原题相当.

2.关联程度更强.改进后的问题(1)①中的结论∠CQE=45°为(1)②中必须证明的△BEQ∽△AQC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问题(1)②中的“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又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了其中一种思路.

3.思路入口更宽.问题(1)②中的“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看到“QA·QB”的结构,自然想到三角形相似的策略,从而设法找含有边QA、QB的两个三角形.而由y=-x+b很快得到∠QBA=∠OAB=45°,再由(1)①的结论“∠CQE=45°”容易得到△BEQ∽△AQC,至此问题获得解决.这里的“y=-x+b”、“求∠CQE的度数”、“QA·QB”等都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流和有效的方法源.问题(2)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得到不同的有效解决策略.

思路一: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判断所构造方程实数根的存在性问题”.假设点P存在,由问题(1)②中的QA·QB=b2-25类比得PA·PB=b2-25,设BP=x,由y=-x+b得AB=2b,有x2-2bx+b2-25=0,再分b>52和b=52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从而决定点P的存在与否.

思路二: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线段AB直与⊙O是否有公共点”,进而转化为“判断线段AB(等价于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如图4,作OH⊥BC于点H得OH=22b,当b=52时,OH=OC=5,AB切⊙O于点H,此时存在点P(即切点H);当b>52时,OH=22b>5,AB与⊙O相离,故点P在⊙O外.

7结语

试题编制有如建筑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试题要“引导教师注重通式通法的讲解,多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而不是靠反复操练取胜.但要跳出圈子进行创新,又何其难”[6].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道令学生费尽周折、绞尽脑汁的试题,对命题者而言或许只是“小菜一碟”,这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客观上说,命题与解题的思维是互逆的(如图5图5所示),有如“藏东西”与“找东西”的“包围”与“突围”之间的关系.命题者预设好目标与结论,再反推得出条件(入口),其入口对命题者是已知的、明确的;而解题者则要从诸多入口中寻找适合的一个或几个入口,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寻找与筛选,其入口是隐蔽的、相互干扰的.

命题者必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自我否定、“自以为非”,力求区分位置的试题有较宽的思维入口、较好的试题梯度,让学生能多角度思考、有多策略选择.“小题之间具有并列中的递进关系.所谓并列是指有所同有所不同.同就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逻辑关系,相互和谐、协调、相融;不同就是考查内容、思想方法有所侧重;递进有两层意思:一是引导性,前一个问题结论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铺添,前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对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引导性;二是层次性,即思维是逐步深入的.”[7]学生“入手”容易“收手”难,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层次、收获不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肖维松.回到概念:解题教学的一种取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7):46-48.

[2]于清来.命制初中数学试题十种简易途径及注意点[J].中学数学杂志.2013(10):29-33.

[3]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M].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6.

[4]钱德春.也谈初中数学的存在性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1/2):72-7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潘建德.从一道中考压轴题的磨制过程看初中数学考题的命制[J].中学数学杂志.2013(8):43-45.

[7]钱德春.中考试题我来编(题目5)点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4):50-52.endprint

2.数学思想障碍.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这是代数思想的精髓.学生平时解题中对具体数接触较多,本题中“用y=-34x+b中的b表示弦心距”时,对参数b的处理就显得茫然.只要稍作自我追问:这里的b可不可以代表具体数值呢?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3.数感缺乏障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2011版)提出了“数感”的概念,“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4].求出点A(0,b)、B(43b,0)后,在求AB=(43b)2+b2=53b及原点到AB的距离时感到困难,这或许有二次根式运算不过关的原因,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数感缺乏.点A、B的坐标中暗含了勾股数,如果把b、43b同时扩大3倍得到3b、4b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玄机.又如数学问题中碰到2、3、5等特殊的数会有何联想与启发?

6试题反思

回头想来,试题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一是图形背景较复杂.本试题的“直角坐标系”背景让学生难以适应,加之图形字母多,形成了思维干扰.二是思路入口较窄.问题(1)②“过圆心O作FG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成为“自古华山一条道”.三是试题关联不够.从问题(1)①到问题(1)②之间跨度太大,尽管问题(1)①的解决为问题(2)作了一定铺添,但这中间相隔了一小题,显得不很和谐.

如果将题目作如下改进,则更能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如图3,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5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1)若Q为CD上异于C、D的点,线段AB经过点Q.

①求∠CQE的度数;

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

(2)设b≥52,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改进后的试题有有以下特点:

1.问题层次更明.相对原题的一次函数“y=-34x+b”而言,“y=-x+b”更特殊,容易得到∠QBA=∠OAB=45°,方便了“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线段,降低了问题起点,而问题(2)的难度与原题相当.

2.关联程度更强.改进后的问题(1)①中的结论∠CQE=45°为(1)②中必须证明的△BEQ∽△AQC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问题(1)②中的“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又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了其中一种思路.

3.思路入口更宽.问题(1)②中的“②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QA·QB”,看到“QA·QB”的结构,自然想到三角形相似的策略,从而设法找含有边QA、QB的两个三角形.而由y=-x+b很快得到∠QBA=∠OAB=45°,再由(1)①的结论“∠CQE=45°”容易得到△BEQ∽△AQC,至此问题获得解决.这里的“y=-x+b”、“求∠CQE的度数”、“QA·QB”等都为后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流和有效的方法源.问题(2)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得到不同的有效解决策略.

思路一: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判断所构造方程实数根的存在性问题”.假设点P存在,由问题(1)②中的QA·QB=b2-25类比得PA·PB=b2-25,设BP=x,由y=-x+b得AB=2b,有x2-2bx+b2-25=0,再分b>52和b=52判别方程根的情况从而决定点P的存在与否.

思路二:把“角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判断线段AB直与⊙O是否有公共点”,进而转化为“判断线段AB(等价于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如图4,作OH⊥BC于点H得OH=22b,当b=52时,OH=OC=5,AB切⊙O于点H,此时存在点P(即切点H);当b>52时,OH=22b>5,AB与⊙O相离,故点P在⊙O外.

7结语

试题编制有如建筑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试题要“引导教师注重通式通法的讲解,多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而不是靠反复操练取胜.但要跳出圈子进行创新,又何其难”[6].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道令学生费尽周折、绞尽脑汁的试题,对命题者而言或许只是“小菜一碟”,这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客观上说,命题与解题的思维是互逆的(如图5图5所示),有如“藏东西”与“找东西”的“包围”与“突围”之间的关系.命题者预设好目标与结论,再反推得出条件(入口),其入口对命题者是已知的、明确的;而解题者则要从诸多入口中寻找适合的一个或几个入口,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寻找与筛选,其入口是隐蔽的、相互干扰的.

命题者必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善于自我否定、“自以为非”,力求区分位置的试题有较宽的思维入口、较好的试题梯度,让学生能多角度思考、有多策略选择.“小题之间具有并列中的递进关系.所谓并列是指有所同有所不同.同就是相互之间具有关联的逻辑关系,相互和谐、协调、相融;不同就是考查内容、思想方法有所侧重;递进有两层意思:一是引导性,前一个问题结论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铺添,前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对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引导性;二是层次性,即思维是逐步深入的.”[7]学生“入手”容易“收手”难,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层次、收获不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肖维松.回到概念:解题教学的一种取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7):46-48.

[2]于清来.命制初中数学试题十种简易途径及注意点[J].中学数学杂志.2013(10):29-33.

[3]杨裕前,董林伟.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M].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6.

[4]钱德春.也谈初中数学的存在性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1/2):72-7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潘建德.从一道中考压轴题的磨制过程看初中数学考题的命制[J].中学数学杂志.2013(8):43-45.

[7]钱德春.中考试题我来编(题目5)点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4):50-5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入口线段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秘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