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缺陷
2014-09-16刘睿
摘 要: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以语法形式为基础的逻辑推演体系始终没有被明确地建立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逻辑学对于语言的语法的语义之间的关联缺乏抽象的把握。而且,不论是墨家和名家,都对于固定的推理形式具有消极态度。这对于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古代逻辑;墨经;名家
中国古代逻辑学体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完全地建立起来。尽管它拥有一个非常宏伟的纲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缺乏语法和语义之间关系的研究。首先,尽管《墨经·小取》中有“以名举实,以辞抒义,以说出故”一语,似乎对名、辞、说进行了区分,但是“辞”这个概念的外延却不是语句,而是推理。对于“辞”的外延,《小取》中有这样的一段陈述:
……是故辟、牟、援、推之辞,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离其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
可见,“辟”、“侔”、“援”、“推”四种推理方式都是辞。而之后的“以说出故”,则是《墨经》中出现的一种特殊体裁,目的是给论证一个比较严格的规范,区分出一个论证中何为其然,何为其所以然。虽然这样的规定是一种人工规范的语法,但是這种规范对于探讨逻辑学本身的规律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知道,传统的词项逻辑的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又取决于推理形式中的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则取决于构成它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的逻辑性质。我们之所以可以依循着这个架构对推理的有效性进行由翻至简的还原,就是因为掌握了推理、命题和词项所对应的语言载体——论证、语句和词语——相互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甚至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也是通过语法间接确定的,他把那些命题中被属性谓述而不在其他命题中起谓述作用的词项划作第一实体,并且由此开启了实体论的形而上学。
在先秦时代,我们看不到这种依循语法规律还原逻辑规律的方法。这就使得我们很难搞清名和辞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名辩学都不得不借助辩论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在《小取》中,甚至开宗明义地讲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异同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莫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辩就是逻辑的代名词。而在西方,Logic这个词的词源是Language,也即语言这种更普遍的形式。
另外一方面,中国古代着重探讨的“名”的形式也非常含混不清。当然, 我们可以说“名”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概念。墨家曾经将“名”归类为“达名”、“类名”和“私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范畴。但是,中国的传统逻辑还没有办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因为它们无法把短语的构造和概念内涵的增减相联系,这也是一种语法支撑的缺失。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星期四早上摆在小李窗前的红色的盆栽月季花(A);我们对它进行概括后,可以得到一个普遍概念:红色的盆栽月季花(B)。我们说,后者比前者有更少的内涵和更多的外延,这种转变是通过合成词中语素的减少而达到的。由于外延之间的包含关系,我们可以说A是B,但不能随便说B是A。
同样是分析合成词所对应的概念,在公孙龙对于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分析中,主张“马”是“命形”的,而“白”是命色的。白不能命名马,则白马也不能命名马。
然而,客难指出“合马与白,复名白马”。“白马”在这里也是一个名,说“白命色”而“白马非马”,是把“白马”这个名当成了“白”、“马”两个不相干的名,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的错误。
公孙龙的反驳是,即便这个“复名”存在,它的意义也不足以做出“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这个断言,当我们说“有白马不可谓无马”的时候,实际上偷偷忽略掉了“白”,而直接说马罢了。“以‘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然而若按照种理解,“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这个句子实际上就是一个病句,因为里面插入了一个没有意义的词。
当然,公孙龙似乎也看到了“白马”这一复名必须给予解释,他说:“白马者,言白定所白也。”概念“白”在这个合成的概念里就是限定了“所白”,也即“马”这个概念,似乎承认了“白”对“马”有概念的限制作用。但是,他反过来又说:“定所白者非白也。”也即,马不是白。这样,即便白限定了马,由于马不是白,那么“白马”的意义仍然不蕴含马。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诸子在探讨命题的语义的时候,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语法规范对于语义的约束作用。但是恰恰在逻辑中,语形和语义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在构建逻辑的系统时,其有效性和完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自然语言中,尽管我们的语法不是那么严格和精确,但是它仍然对我们的语义表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墨经》中,我们未曾看到他们有专论提及语法语形的作用,而作为名辩大家的公孙龙甚至反对这种联系。因此,中国逻辑学的自身发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1]孙中原.中国逻辑史(先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崔清田.名学与辩学[M].太原: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卢春燕.《墨经》的论辩修辞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李巍. 名实与指物—论公孙龙的形上思考[D].兰州:兰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刘睿(1989.10-),女,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