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哈萨克文报业发展现状

2014-09-16阿依努尔·木拉提

今传媒 2014年9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发展现状

阿依努尔·木拉提

摘 要:哈萨克文报纸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哈萨克文报纸记录了哈萨克族人民与其它各民族群众间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随着经济发展和报业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哈萨克文报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对哈萨克文报纸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哈萨克文报纸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哈萨克文报纸;发展现状;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9-0135-02

一、报纸初创期

哈萨克族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民族。我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

阿勒泰地区作为我国哈萨克民族较为聚居的地区之一, 1935年,阿山县(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决定创办《阿勒泰报》,派穆哈什前往苏联斋桑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同年12月27日正式创办了《阿勒泰报》。由满尅·马米为临时社长,四开四版,初期为10天一刊,随后改为周三刊。初创时报纸除了报道各种新闻外,还通过刊登诗歌形式的稿件暗示揭露社会不良现象,传播革命思想,对民众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教育,如:《那时学校》《校园》《老师日记》《无知》等宣传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传播新文化,向读者介绍知识性内容,激发人们进行社会变革。

1938年《阿勒泰报》首次刊登了由木哈仕·加尅翻译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为抗日救亡宣传。从此报纸开始翻译刊登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阐述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尽管这个时期报纸发展只是初具雏形,发展过程也是历经波折,但报纸的创刊为哈萨克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唤起了哈萨克族人民的觉醒,也实现了哈萨克文报纸在新疆地区乃至我国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尽管当时报纸的经费来源全靠革命党人和社会开明人士解囊捐助,但直到解放前哈萨克文报纸的主要任务都是为当时的伪政府当局做宣传、报纸用大量篇幅宣传当局所谓的民族平等、反帝亲苏政策等内容。再加上办报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所办的报纸内容贫乏;印刷设备落后,编排技术单一;报纸出版发行的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广大农民中文盲众多,生活相当贫困,根本无力订报。所以在解放前漫长的岁月里,该报纸发行比较困难。

解放后的哈萨克文报纸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党报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新的、人民的报业体系逐步形成。在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有了本民族的报纸。如,新疆哈萨克文版《新疆日报》《前进报》《巴里坤报》《塔城报》等。这些报纸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残,民文报纸同样历经了这个特殊年代,哈萨克文版《阿勒泰报》《塔城报》《伊犁少年报》《巴里坤报》被迫停刊。当时保留下来的报纸主要是党委机关报,报纸的文字也是使用了新文字,报纸内容除“毛泽东语录”外,报纸基本采用汉文翻译稿,完全成了汉文报纸的翻译版。主要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指导一切事业,大肆为文化大革命造势,此时的民文报纸已无民族特色而言,也无为民族服务之意。

二、报纸内容的拓展与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执行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国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路线,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新疆新闻事业的发展。哈萨克文报纸也不例外,文化大革命时期停办的报纸陆续恢复出版,如:哈萨克文版《塔城报》《阿勒泰报》《伊犁少年报》等,并逐步步入正轨。随着观念的不断变化,报纸的报道思路更加开阔,同时加强舆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可读性。民文报纸主要突出报道中心,配合全自治区的中心工作,同汉文报步调一致,办好要闻版,重大新闻及时见报;新闻短小精悍,增加信息量;办好专版专栏,使民文报纸更加贴近群众;注意加强本民族新闻队伍建设,为了真正体现民族特色,搞好自采、自写、自编的版面,报纸坚持在面向生活,面向群众,体现地方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使读者感到可读、可信、可亲。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哈萨克文报纸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哈萨克读者群面前。除了党报和机关报以外,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更好的为哈萨克民众的生产、生活服务,陆续新增创刊哈萨克文版《新疆科技报》《伊犁晚报》《伊犁法制生活报》等。与早期出版的报纸相比,报纸的内容,主要突出以依靠科技进步全面繁荣牧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发展安定团结、加强教育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经济,奔小康等内容。加强了与通讯员的联系,丰富稿源,尽可能多选本民族记者、通讯员采写的稿件。报纸编辑技巧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加注重专版、专栏的报道,提高了专版专栏的质量。报纸版面活跃、具有现代气息和民族特色,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民族风俗画和新闻图片开始得到普遍使用……这些都开阔了民文读者的视野,丰富了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生活。报纸的版面从对小开四版改成对开大四版、报纸以专栏、专版的形式,再加上图片新闻的报道,使报纸更加的形象、美观;从不定期发行到周报、日报,如今的哈萨克文报纸可以让读者了解当天的新闻。

在哈萨克文报纸发展历程中,一方面报纸的印刷技术从油刷、铅字印刷等落后的方式转变为现在的激光照排、单面印刷、双色胶印机等先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印刷数量;另一方面,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编辑、记者、译制人员和评论员涌现了出来,他们为哈萨克报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哈萨克文报纸作为哈萨克民族地区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历经了80多年的历史。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哈萨克文报纸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由单一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机关报刊结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机关报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品种的报业结构。

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哈萨克文报纸共有12余种,其中包括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伊犁日报》《塔城日报》《阿勒泰日报》;行业性报纸《新疆科技报》《新疆教育报》《伊犁法制生活报》;对象性报纸《伊犁少年报》;服务类报纸《参考消息》;晚报类报纸《伊犁晚报》。

三、报纸发展策略

哈萨克文报纸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哈萨克文报纸在办报、队伍和报纸质量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报纸的时效性差

我们在阅读哈萨克文报纸时常看到“今年以来”、“前不久”、“最经”等开头的一些新闻。由于哈萨克族读者居住分散,网络普及程度又很低,如何将报纸及时的送到哈萨克民众的手中,有利于解决哈萨克民众与外界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生活服务。首先,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对哈萨克文报纸的新闻体裁、版面、内容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其次,要立足地方新闻,不失大局情怀,采编力量投向疏密有致,有机地把地方、国际、国内、三道新闻办得有声有色。再次,要兼顾社会经济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克服注重工作报道偏废社会生活报道的倾向,使得哈萨克文报纸更加地贴近哈萨克民众的生产、工作、生活,更好的为哈萨克民众的生产、工作、生活服务。

(二)报纸发行量小

尽管哈萨克文报纸数量在增加,报纸结构合理,但民族地区的读者居住分散,农牧区地处边远,流动性大,交通不便,报纸投递的障碍多,常会出现延误甚至是丢失的情况,因而使报纸的发行量很难提升。如:《法制与生活》哈萨克文版每期发行量在1500份;《新疆教育报》哈萨克文版每期发行量3000份左右。积极培育报刊市场和发行方式多样化。“邮发合一”收费高,手续烦,造成报纸资金回笼慢,不利于报社的发展。除了以订阅来扩大发行,报纸的零售渠道也将在报纸发行中变得重要起来,实践中,《乌鲁木齐晨报》在市场的开拓尤其是在零售方面的工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零售途径这一块,市场的发展加剧了入口的流动性,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流动人口便成为了报纸零售的潜在对象,哈萨克文报纸要结合本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等迈出积极的步伐。

(三)民族新闻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专业人才需要补充

目前报社采编人员真正学新闻专业的人员较少,原因在于哈萨克民族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人数较少,这充分凸显了我们在这些较为专业的领域,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现实中大多工作人员是进入单位后才学习专业知识。要确定专业人才结构性培养目标,加大对在岗的采编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在岗的采编人员的培养上要不断加大与其他新闻媒体的合作,定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能力。

(四)加快网络建设,推出网络版报纸

网络媒体在给报纸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报纸这种平面媒体的更新和发展,甚至可以弥补报纸在发展中的不足,因为哈萨克民族居住较为分散,在报纸的发行环节上的困难较大,如果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借势发挥自身的新闻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网络版哈萨克文报纸的建设,以便更好、更快、更广的为哈萨克民众服务。目前,《伊犁日报》哈萨克文版报纸、《新疆科技报》哈萨克文版报纸已经实行了网络版的哈萨克文报纸,读者可以随时登陆该报纸网站浏览报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总之,哈萨克文报纸经历了起步、成熟、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日益成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哈萨克文报业的发展像我國的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和严峻挑战,但报社在办报过程中如能正视存在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将其逐一解决,哈萨克文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 帕哈尔丁.新疆新闻事业史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建国.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4] 塔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5] 塔城日报(哈萨克文版)[N].2006-01-12.

[6] 新疆科技报(哈萨克文版)[N].1985-01-05.

[责任编辑:东子]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发展现状
走出思想品德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高校体育课堂评价的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