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分析

2014-09-16郑瑞贤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

郑瑞贤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发展导致了现在教育需要进行信息化教育,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信息化的教育能使更多的人才适应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对农村地区中学的教育进行信息化教育提上日程。为了促进农村地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程度,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到教育的首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从根本上说,农村地区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决定了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速度。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使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领导要制定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从思想上和能力上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重视。

二、信息技术能力概述

教师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能使其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提高对教材的加工、理解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包括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获得信息的能力。要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获得有效使用,需要把教材中的相应问题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反应出来,通过把文字信息用信息技术表现出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对信息加工使用的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逐步获得。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

根据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内容,不仅仅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为了使信息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能,还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信息技术操作,使教师把在培训中和学习中获得的操作能力运用到教学中,把教学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农村地区教师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推进农村地区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让教师在思想上明确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在哪些方面,从自身角度积极地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意识。同时在进行课题交流和公开课时,寻找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使自己不仅在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还要在行动上运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包括:熟知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明白信息技术常用术语的含义,知道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与趋势等;知道信息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卫星IP的接收原理等基本知识;熟悉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形式与功能,如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中央处理器、卫星接收装置及其功能等;掌握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Word、E-mail等理论知识。

3.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这部分内容比较繁杂,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如操作系统、IP接收软件等的安装;准确操作信息系统,如光盘播放机的操作、投影仪的使用、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常用媒体的操作、排除信息系统发生的故障等;使用一些开发工具进行软件与数据的开发,如多媒体素材的搜集、课件的设计、多媒体著作工具及开发平台的使用;网络知识与技术,如IE浏览器的使用、电子教室教学平台和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校园网络管理与应用、网页制作等。

4.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这种能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掌握了这种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信息,通过把与教材相关的信息进行设计,来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要掌握很好的搜索技巧,能在较短的时间中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选取与课程密切相关的资料。在进行资料选取时需要教师具备比较敏锐的判断力,把与教材内容联系最紧密的资料抽取出来,通过精心设计,达到教学设计完美的目的。在把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利和弊,不能一味地运用信息技术。

5.信息交流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具备的信息交流能力包括通过公开课来分享和学习优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启发;在学校教师进行的教研活动中互相学习探讨,解决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和专家、同事进行经验的探讨,运用聊天工具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6.社会责任。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对具备个体特征的学生进行全面促进,在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下,虽然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但由于信息技术其本身对知识存在的直观性,能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论中解脱出来,把理论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7.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对农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提高过程中,需要着重从教师的运用能力方面入手:例如,培养教师多媒体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学会如何使用光盘、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何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在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增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使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情况下,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件的制作。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需要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教师具备收集、使用和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个发展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对信息技术教学投入精力,在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的初期,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对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时,学校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使教师通过培训,能学到真正使用的知识,获得能运用于教学中的能力。

总之,随着信息化教育的逐步发展和深化,实现农村地区中学的信息化教育势在必行。教师要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信息技术意识,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合理结合,使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乐趣,不断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