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及其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2014-09-16郭诗卉

关键词:耕地面积陕西省城镇

郭诗卉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及其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郭诗卉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给耕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减少了耕地的面积。本文通过运用权重法和综合指数法来计算陕西省2000年到2011年城镇化指数,确认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通过对陕西省2000年到2011年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农业占总产值比重和公路里程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呈现高度负相关。我们应减少城镇化对土地的依赖,更好地合理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

城镇化;陕西省;耕地减少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耕地也不断被占用,城镇化规模的扩张,需要为之提供必要的土地作为空间载体。但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随着被不断占用,耕地面积会逐渐减少。城镇化的加快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得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等不断增加。

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就业方式、居住方式、交往方式的一种改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也就是说人类聚居模式、工作模式和经济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从小农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从技术含量低转向新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变化。所以,城镇化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1]。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极大的矛盾。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城镇化所引起的建设占用耕地的增加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2~6],城镇化的推进是以减少耕地为代价的,经济的增长加剧耕地压力[7]。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周边耕地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一方面加剧“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使得城市发展压力加大[8]。王远贵运用SPSS软件对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城镇化的发展与耕地面积减少存在着明显负相关性,且二者的矛盾日益尖锐[9]。与此相对,有些专家则认为城镇化对耕地保护有利。由于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少于农村,城镇化不仅不会增加耕地占用,且对耕地保护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10~13]。蔡继明等基于比较“优先发展大城市”“优先发展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并重”三种方案下占用耕地数量的情况,认为大城市化道路的集聚效应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使得人均用地出现节约趋势,缓解耕地压力[14]。黄大全,郑伟元研究指出了城镇化不仅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同时城镇化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9]。此外,还有一批学者认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是矛盾统一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15~17]。然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集中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方面。

陕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随着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目前,陕西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因此城市需要建设更多的住宅供城市人口居住,农用耕地必然会转化成建设用地;同时陕西省的交通也需要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而对于道路的建设也必将导致农用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民以食为天,而耕地是粮食充足的根本保证。然而,确保粮食充足的同时,又不能限制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和认识陕西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可以了解城镇化对建设占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又丰富了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研究体系,为陕西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发展战略,并为保护耕地资源提供现实依据。本文通过建立城镇化指标体系,根据城镇化指数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城镇化指数,然后通过具体的指标分析陕西省城镇化对耕地有什么具体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措施。

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省份,近十年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但是同时实现保护耕地面积,成为陕西省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指标和耕地资源的相关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易操作性原则,本文选取了不同的计量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所选取的数据有不完整的地方。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西安市统计年鉴》。

1.2 评价方法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之后采取综合指数法来计算城镇化指数。综合指数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方便、容易掌握、结论合理等特点。因此,用该方法进行研究计算。

1.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根据评价体系的原则、内容和意义,可以把评价体系分为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和科教文卫系统五个准则层和23个指标层。具体指标如表1。

表1 某地区城镇化水平

1.2.2 权重的确定

AHP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最先提出来的。此种方法能把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进行层次化,把决策过程中定性和定量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判断矩阵的建立、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的最后结果具有说服力,比较适合应用于本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同时,可将人的主观性依据用数量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条理化、科学化。从而可避免由于人的主观性导致权重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现象发生,克服了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难以相互沟通的现象,克服了决策者的个人偏好,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在多目标规划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8]。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19]。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在本系统中,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出,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和科教文卫系统的权重分别为19.54、19.30、19.24、20.81和21.11。

1.2.3 城镇化指数的确定

上述选取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镇化状况,为了从整体上反映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综合评价方法使用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计算城镇化指数来实现的。其计算公式为

P=ΣCiXik×w

式中:P为城镇化指数;Xik为第i个子系统中的第k个指标数值;Ci为第i个子系统的权重;w为系统权重。城镇化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城镇化程度越高。

1.2.4 结果的计算

由以上公式和所查询的数据可以得出近十一年的城镇化指数,可以对比近十一年城镇化发展的速率,带入指标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化指数随年份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陕西省城镇化指数随年份的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城镇化指数随年份的增加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2010年的城镇化指数高达10.86×105,2000年的城镇化指数是2.90×105,2010年的城镇化指数比2000年增加了2.74倍,2000年到2006年,城镇化指数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并没有近五年大,近五年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到2005年的城镇化指数增长了2.11×105,2010年比2006年增加了4.96×105。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1年实行“十一五”规划以来城镇化指数大幅度增加,其中2008年的城镇化指数增加幅度最大,为1.18×105。

2 陕西省城镇化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2.1 陕西省耕地面积概况

城镇化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伴随着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向城镇的聚拢,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非农建设占用。由于城镇外围耕地为低价地,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少、价值低、征地费低,且无需对众多的拆迁户及相关部门进行多方协调等原因,城镇用地不断向城镇周边扩张,占用大量耕地。为了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公路、铁路建设等也相应增加了耕地占用量。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占用耕地现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西省城镇化对耕地面积的影响状况,我们要先了解一下陕西省近十年的耕地面积的概况,把年末耕地面积分为水田、水浇地和旱地三种,把年末耕地面积、不同耕地类型的面积和每一乡村人口占有耕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图2。

图2 2000年和2011年耕地面积比较

由图2可知,陕西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从2000年到2011年下降了252 980 hm2,其中水田的面积下降了27 880 hm2,水浇地下降了62 780 hm2,旱地由1 944 210 hm2下降到了1 781 890 hm2,每一乡村人口占有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0.11 hm2下降到2011年的0.10 hm2,可以看出,不同耕地类型的耕地面积在近十一年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

2.2 陕西省城镇化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2.2.1 陕西省城镇化对耕地面积的相关指标分析

近十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指数在不断增加,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影响耕地资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公路里程等。本文对陕西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2),涉及评价的指标包括多个方面,为保证数据准确及其分析方便,本文选取了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农业占总产值比重和公路里程4个因变量,城镇化指数为自变量,对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2000-2010年)进行城镇化指数与耕地面积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2 城镇化对耕地面积影响的相关指标

2.2.2 结果分析

在对城镇化指数和耕地面积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中,城镇化指数与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农业占总产值比重和公路里程均呈现显著相关性(见图3),显著性分别为0.7553、0.9066、0.860和0.9183。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 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住房等一系列用地问题 , 因此城镇化必然要占用土地。尽管大批农民进入城镇 , 但农村的建设用地却没置换出来 , 这不是城镇化本身的问题 , 而是由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尽管城镇化发展并不是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 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 各地盲目设立开发区 , 工业园占用了大量耕地 ,造成大量土地荒芜现象。再加上城市规模盲目不合理地外延式扩张 , 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3 结论与建议

(1)陕西省城镇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2000年城镇化指数是2.90×105,2010年是10.86×105,近十年增长了7.96×105,尤其是在2006年到2011年实行十一五规划以来城镇化指数大幅度增加。

(2)在2000-2010年城镇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了0.46×106hm2,其中房屋建筑占用耕地的面积为10.51×107m2,公路里程增加了10.77×104km,农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下降了10.05%;

(3)通过城镇化与耕地面积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城镇化指数与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相关性,最高的达到了0.9183。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造成了大面积的耕地浪费,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面积、房屋建筑、修建公路和农业占总产值比重与城镇化指数均呈现出了高度的相关性,随着城镇化指数的增加,耕地面积和农业占总产值比重呈现减少的趋势,房屋建筑面积和修建公路的长度呈现增加的趋势。

城镇化是由工农业现代化所派生出来的“副产品”, 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地域扩张是表现,最终目的是保证居民有良好人居环境。而且城镇生活的环境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现有耕地的保护。一方面,要保证居民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必然要建房、修路、植树、种草,必然要占用耕地;而另一方面,民以食为天,首先必须保证粮食安全,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耕地。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土地整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城镇化发展中,我们要把分散布局的土地变为集中布局,变粗放型利用为集约型利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占用耕地,进行土地整理、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对耕地的浪费;二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城镇化体系的规划和土地利用水平的总体规划对促进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和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三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耕地资源的总量平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证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

图3 城镇化和耕地面积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1]项英辉,李荣彬.城镇化对我国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95-297.

[2]王定祥,李伶俐.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个整体性视角与政策组合[J].中国软科学,2006(10):20-31.

[3]夏珺.上半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358.2万亩[N].人民日报,2009-07-30(1).

[4]国家土地管理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课题组.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中期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98(1):75-90.

[5]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1-5.

[6]George C.S Lin and Samuel P.S Ho.China,s land resources and land-use Change:insights from the 1996 land Survey[J].Land Use Policy,2003,20:87-107.

[7]陈湘满,姚俊华.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机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13-15,74.

[8]赵金芸,李培仁.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J].中国土地,1997(9):15-17.

[9]诸逸飞.城市化进程中长沙地区耕地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10.

[10]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1):24-30.

[11]Jikun Huang,Lifen Zhu,Xiangzheng Deng,et al.Cultivated land changes in China: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J].Proceedings Paper,2005,5884:135-149.

[12]宋戈,吴次芳,王杨.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64-67.

[13]朱莉芬,黄季琨.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2):137-145.

[14]蔡继明,周炳林.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J].社会科学,2005(6):10-12.

[15]张华.论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J].资源·产业,2000(Z1):51-55.

[16]李志民,周宝同.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J].国土资源,2005(4):20-23.

[17]濮励杰,周峰,彭补拙.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6):779-785.

[18]仇保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6):1-15.

[19]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5):119-122.

TheImpactofUrbanizationonArableLandResourcesinShaanxiProvince

Guo Shihui

(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Northwester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00,China)

It is the inevitable for urbanization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a country or a reg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Shaanxi province increased over the recent year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used damage to the arable lan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ethods of weighing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to calculate the urbanization index and the speed of urbaniz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2000 and 2011.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gricultural total output value propor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area and highway mileage for each year were analys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cators of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rbaniz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arable land. So we suggested that more rational use and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reduce the dependenc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arable land.

Urbanization; Shaanxi province; Arable land

2014-04-28

2014-07-06

郭诗卉(1988-),女(汉),山西长治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

X4

A

1671-8151(2014)06-0535-06

(编辑:武英耀)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陕西省城镇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