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2014-09-16张建良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美术

张建良

美术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责任。在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不再只是美术基本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美术知识,运用这些美术知识来提升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要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再是简单地运用美术知识,而是真正学会创作,富有个性化特点,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终身受益。而能力是教师无论如何也教不会的,只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各种学习体验来感悟和迁移,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智慧的火花是开放在指尖上的。”也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亲自动手体验,获取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获取自主学习的本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进行美术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灵感,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强迫性学习,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抑制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懒惰状态,学生游离在教学之外,会直接降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他所任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态度。我们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以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教学风格来感染学生,发挥教师的正面引导作用。一是树人格魅力。美术教师除了要具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外,还要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更具有吸引与带动作用。而且美术教师还要为学生时时树立一个美的形象,带给学生美感,突出美术教师所特有的特色。二是创教学风格。教学是具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网上的教学案例,要将教学、学生与教师结合起来,创造独特的风格,这样才能让教师与众不同,才能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上教师。

2.发挥优秀作品带动作用。一幅美丽生动、富有个性特点与新意的作品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与心理期待,从而发挥作品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学习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展示名家名作,或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学生强烈的感觉冲击,带给学生强烈的美感,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强烈动机。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构建师生互动探究教学

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在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既要避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边缘化的误区。教师要学会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诱发学生主动探究,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探究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在师生之间展开知识、情感与心灵的互动与沟通,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自由创作。正所谓:“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鱼即基本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渔即终身受用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主体性、发散性与独创性。如让学生学会通过对比、比较等来寻找相关作品的异同等,不同色彩运用的不同效果比较等。当教师抛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打开思维的闸门,运用想象、联想等展开互动探究。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一味的学习和探究,没有有效的评价,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善,就会让学生陷入探究学习的误区之中。时间一旦过长就会很难改正。为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也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

1.寓评价于活动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并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富有情趣地探索和学习,逐步掌握美术的特征和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

2.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评价自己或是评价他人的探究方法。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评价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评价和探索结果,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

3.评价内容全面化。要作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而不是只重结果,只重结果会造成评价的片面性,抹杀学生在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如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但是他们基于自身的基础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进行了独立思考,如果只是看结果,则会打击这部分学生的信心。全面化的评价,实现量化考核,更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增强学生的信心,为学生指明方向,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新课改师生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