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地理教育实践及地震灾害应急改革思路

2014-09-15马建芳

关键词:应急教育

马建芳

[摘要]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在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加强防灾教育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一步加强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全国的应变能力。那在我们的祖国,这样令人心痛的事情已经接连发生,我们又当如何自省呢?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震 地理学习 教育 互联网

2008年,一场地震毁了汶川的宁静。2010年,一场地祸又毁掉了玉树的安详。2013年4月20日又是一场地震同样让雅安陷入了灾难和痛苦。由于应急预案的启动及时、人民子弟兵的快速救灾投入、还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精神,我们在地震中一次又一次看见了伟大的力量与奇迹,但是我们仔细品味中却又会发现,地震中,常有市民因跳楼逃生而受伤。事实上,地震发生时不顾一切向外冲反而更危险。

雅安芦山地震,重庆震感强烈,目前两人受伤。其中一男子因恐慌从三楼跳下,脑部重伤,经治疗现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王某的邻居徐女士介绍,地震发生时,该楼居民匆忙从住处跑出,楼梯间挤满居民,且多为老年人,情急之下王某从三楼跳下,头部着地,当场昏迷,附近居民立即拨打120将其送至附近医院。据了解,跳楼者王天智系四川省安岳市人,现年37岁,现居重庆市江北区海尔路溉澜溪塔山村,来重庆务工10余年,事发时独自在家,因地震恐慌且楼道人员众多,便从三楼的窗口跳下。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我国国民对于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应急知识储备呢?当地震悄然来袭,这样的惨剧还要再重蹈多少回呢?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地震,在地震中正确逃生,如何分辨地震的来源等等?在我们中学地理的教育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我们需要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

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在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加强防灾教育方面,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一步加强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全国的应变能力。在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相关部门印制了形形色色的地震防灾手册,指导民众平时要准备好收音机、饮用水、食物、药品等应急物品并经常清点,以及对居室家具进行加固等。日本的地震教育做到了从娃娃抓起,一些小学经常举行防震演习,教育孩子们一旦发生地震不要慌乱,要保护好头部,从容有序躲避。日本主妇也积累了丰富的室内防震经验。由于地震可能引发燃气管道破裂甚至火灾,因此一觉察到大地摇动她们就立即关闭厨房火源,打开可出逃的门窗。日本家庭通常会准备几个“防灾袋”,里面有多种应急用品,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手电筒、毛巾、口罩、绳索、口哨等。主妇们会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应急用品,以防过期或失效。在办公室、商场、街道等其他场合,日本也设计了不少避险和互救方式,比如牢记发生地震时避免停留在货架或悬空物体附近,一些公共场所绘制有详细的逃生路线图等。

在中国,从08年汶川地震后,关于地震救援以及自救等问题已经暴露无疑,很多地方也相应的举办或者开设课程和拓展训练等等。

那为何效果平平呢?究其原因无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主义。

很多地方开展的所谓地震自救等等课程或者拓展训练,无非是想要寻求刺激,或者做为娱乐项目,根本就无心进行实际的学习。

很多地方不过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随机性集中进行地震救援训练。

二、国内地震教育停留在科普日。

当前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缺乏针对地震的危机教育,广大普通民众对地震并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缺乏地震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华北地区未来真的发生大级别的地震,就会造成异常严重的后果。

尽管在很多城市,每年时不时有一些社区、学校或者其他一些单位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地震救援、逃生的有关演练,但是一般都是在科普日等一些特定的日期才这样做,平时则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象。

“目前我们在科普日进行的一些地震教育,主要是象征意义,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孙进忠表示,实际上,要很好地对民众进行地震教育,就是要让地震教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成日常的事情来做,而不能是仅仅在科普日等特殊日子做做样子。

《2012科学发展报告》称,中国需要建立和实施的一个强有力地震学教育拓展计划应该包含3方面内容:一是建立一个权威机构和平台在地震来临时向公众提供地震发生的信息、地震相关现象的科学解释和目前地震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二是成立一个专门组织来制定和实施一个对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大学生和一般科学团体进行长期地震科学教育和宣传的计划;三是针对中国内地大学只有少数开设地震学或固体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缺乏地震学教育的现状,加强高校对地震学学科的重视和关注。

下面我们谈谈如何成立一个专门组织来制定和实施一个对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大学生和一般科学团体进行长期地震科学教育和宣传的计划。

一、教育从娃娃抓起。

首先,我们要强化现有学生和民众的地震自救常识教育。如:发生地震时,住在楼房里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正在教室上课、公共场所活动的师生,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办公家具下躲避。要远离外墙、门窗、阳台,不要乘坐电梯,也不要跳楼逃生,而应走安全通道。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不要惊慌和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确保呼吸畅通,设法用石块、铁器等敲击物体,发出声音,争取与外界联系等。

二、特殊机构应该准时给中小学进行培训。

学校或者相关政府单位应该成立起有效的机构,随时对学生进行地震自救教育,以学生学习影响长辈等为逐级影响,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以他们特有的学习能力进行影响,这样的影响在最初并非明显,但是到了后期,这样的自救思想影响将会以一种飞速影响的姿态传播扩散。

三、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信息传播。

现如今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雅安地震不过发生十分钟,整个网络的新闻快讯已经开始急速传播。

那么,当学校举行定期或者固定的课程进行地质灾害自救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的强大力量,以视频、电影、新闻、自救方法、案例等等来告诉学生们,如何在地震等强大的地质灾害来临时进行自救和自我逃生。

结语

地震,已经不再是离我们近距离的事情了,我们,应该让自己抱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对未知的灾害防患于未然,诚然预警是非常的重要,但是突发状况,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应该倡导,摒弃死板的的教科书,灵活多变的让学生们重新认识地理,而不是让地理如同一门功课一样,就算课上如何的激情,回家却毫无作用。既然与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息息相关,我们就更加的应该让地理学习改革的脚步较快速度。

[参考文献]

[1]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2]史诃.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心太.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结实,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应急教育
应急管理部即将举行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准备好应急包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