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孝行问卷调查与研究

2014-09-15徐华热阿孜亚阿斯古丽夏依旦木买热古丽卡斯依拉

关键词:大学生

徐华 热阿孜亚 阿斯古丽 夏依旦木 买热古丽 卡斯依拉

[摘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讲求孝的美好传统,孝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孝即是“心敬长辈”,“感恩社会”,“热爱祖国”等,孝行则是如何去实现这些“孝”的心意。通过对大学生孝行的实际调查,旨在让更多的大学生懂孝、行孝,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让中华孝文明在青年人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以世代受益。

[关键词]大学生 孝行 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源起

中国讲究孝道由来已久。古代的圣贤如尧、舜、禹、周公、孔孟等,没有一个不教人孝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亲自实践孝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也常有表达对父母的爱戴、思念和赞颂孝行的文字。《说文》上说:“孝,善事父母者。”意思是:孝,就是要善待父母。而《孝经》上也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些无疑都是对孝道意义的最高诠释。中华文化发展至今,社会变迁,朝代更迭,人类进步,但是唯一不变的仍然是文化的精髓,思想的光辉,而孝文化无疑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保证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源之所在。有了孝,则家庭和睦,上贤下孝;有了孝,则礼尚往来,笑语盈盈;有了孝,则学校稳定,师生融洽;有了孝,则社会如沐春风,温暖如家……可见,社会发展需要孝文化,现代文明需要孝道教育,民族兴旺需要孝行教育,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接班人,就更需要接受孝道文化熏陶,践行孝道思想。

何为真正的“孝”?孝”文化历数千年,提倡孝亲、敬老、尊老,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准则。“孝”之本就是以“仁义”为核心,而“孝”也成了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和知仁行义”的起点和归宿。而孝行即“孝观指导下的孝道行为,践行孝义,用实际行动行孝”,现代社会的孝行意义已经变得丰富而广泛了,主要包括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表达孝顺父母、感恩学校、回报社会、振兴民族、热爱祖国的心意等。我们常讲“孝顺”,但是关于“孝”,我们作为大学生究竟知道多少呢?我们是不是也真正懂得孝的重要性?我们又应该怎么表达孝心呢?我们自己在道德品质上应达到哪些孝的要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课题组走访了四川大学、西南财大、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始了历时一年的“大学生孝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组总共发出了525份调查问卷,成功收回有效问卷473份,回收率为90.10%。下面表格显示为问卷内容及调查数据:

以上问题都是基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孝观和孝行设计的,虽然调查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其中的数据也反映出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孝行认识有局限性

中国从古至今,孝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社会制度,家庭结构,还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孝行是否重要?有没有必要提倡?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问到“你认为当代是否应当提倡尽孝道?”时,选择“很应该”的同学占92.8%。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在应该提倡孝道的观点上达成了一致。在问到“如果你认为我们应该尽孝道,那么原因是——”中,选“对父母的爱”占55.6%、“选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占42.9%,前两个选项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这表明大学生对父母为他们的付出和奉献的关注,普遍都能对父母心存感恩,这样的结果是很有助于在大学校园形成倡孝感恩的道德风尚的。在选择“你最赞成的孝顺行为是——”中,选择“赡养照顾父母,尽儿女责任”、“尊重父母,爱父母”、“与父母多交流”分别占36.1%、34%、0.10%、显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大的孝顺就是让父母衣食有保障,心底尊重和爱父母;选“努力进步,让父母以自己为骄傲”的只占29.8%,显然,大学生眼里的孝顺行为还没能上升到让父母精神感到愉悦的程度。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进取心强的一个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活力,看问题尖锐、敏感,但同时受阅历成长环境的影响,以致对孝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当然落实在孝行上就各有不同。从调查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孝行的知晓程度较高,但对孝及孝行的具体含义和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在对待孝的态度上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占大部分,这部分同学认同在当代社会提倡孝行的观点,同时又有他们自身独特的见解。

(二)“自我中心观”让孝行缺失

在了解大学生对孝行的态度之后,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孝行状况究竟如何?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行孝吗?

调查发现:(见表格)在问到“你会帮父母做家务吗?”中选“经常”的占64%、选“偶尔”占34.9%、选“从不”占1.1%。在问到“父母生病时,你主动关心照顾过他们吗?”中选“经常”占74%、选“偶尔”占25.6%、选“从不”占0.4%,可见,仍然有近30%的学生对父母的关心是很不到位的,也许太过于自我了。在问“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会选?”中,选“完全听从父母意见”占25.3%、选“与父母沟通商量”占71%、选“坚持自己意见”占3.7%,可见,许多学生都把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建议作为孝敬的途径,也有少数学生表示从不听从父母建议。

在问“是否记得父母亲的生日”选项中父母的生日都记清楚的只占64.4%,问“父母的生日,你送过礼物吗?”中,选“经常送的”占37.2%、从没送过的占16.8%,可见,过生日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礼节对部分学生来说都淡忘了。在问“在外求学,你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吗?”中,“经常”占59.1%、“从不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的”只占1.4%。在问“你常常跟父母谈心吗?”中,选“经常”的占44.6%、选“从不”占9.6%,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谈心情况不能完全表现出孝行,但从这点我们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代沟,结果显然是存在的。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过于宠爱他们,也难免出现代沟。其实,跟父母多沟通本身就是让父母放心,替父母分忧的孝敬方式。在问“每年节日你会跟爸妈过吗?”中,选“每年都跟父母过”的占47.1%、选“从不和父母过”的只占0.5%,在问“以后你是否希望一直跟父母一起生活?”中,选“希望”的同学占69.3%、选“不希望”的占14.1%、选“从不考虑过”的占16.6%,显然大部分大学生以后还是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在问“父母养育了你,你觉得是否应该感恩父母?”中,选“很应该”的同学占88.8%。

可见,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总体趋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大学生大多能够听从父母意见,经常与父母沟通,关心孝敬父母,但还是存在一部分同学孝行观念薄弱的状况。有一些同学对父母漠不关心,生活上自理能力低下,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更别说去照顾别人,许多大学生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应当,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在调查中显示选“父母养育理所应当”仍占11%。有的大学生甚至还嫌弃自己的父母,对父母不够孝敬的事情时有发生,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孝行缺失的现状。这些可能都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过于受到溺爱有关。另外,当代大学生认为孝行的主流表现应是照顾父母、尊敬长辈、好好学习等,关注点较多的在自己和家庭身上,还未能把孝推己及人,上升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高度,这也是问题所在。

(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孝观有差别

我们把收集的调查问卷又分不同地区(主要是新疆,四川)、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同前),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问:“关于是否应当提倡孝道?”回答为“很应该”的四川学生占84%,新疆的占94.1%,在回答如何行孝的问题中(2—13题是关于行孝的题),四川和新疆大学生比,相对来说新疆地区的大学生行孝比较突出。在问:“毕业后是否想回家乡建设”中,四川和新疆地区的大学生比较,新疆地区的大学生想回新疆发展的比率较高,大部分“很想”,而四川的相对来说,选择的答案比率较低,可见,新疆学生的家乡回归意识要浓于非新疆学生,他们深受自己家庭观念和地区特点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表示要回去建设新疆,发展新疆,他们认为这也是爱家乡,爱民族的表现,也是孝观念的广义化。

按民族不同来分析调查数据时,我们发现,在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中关于“是否应当提倡尽孝道”回答为“很应该”的少数民族占94%,汉族占95.5%,同样是行孝的问题,少数民族比汉族大学生更为支持。对“在毕业后想不想回家乡建设”的问题,“想回家乡建设”的少数民族比汉族比率要高,他们认为回家乡建设本身就是贡献于家乡的良好方式,既是对家乡的热爱又能在父母身边不远行同时尽到孝心,一举两得。

综上,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同学对孝行的看法以及行孝方式也不一致。我们分析,以四川为代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疼爱有加,有的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而新疆地区情况却相反。

(四)高校孝行教育培养建议

1.开展感恩教育[1]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学会对父母感恩、对家庭感恩、对学校感恩、对社会感恩。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

我们常说,“大孝”为国,“小孝"为家。“大孝”其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心与孝德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由对祖宗的敬拜、故乡土地的热恋、对父母的孝敬、对同胞的友爱而升华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孝行得到提升,对国曰“忠”,对家曰“孝”,两者可以一脉相承。

3.节约教育

现代大学生有不少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躺在父母怀里衣食无忧的过活,如果能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从缩减自己生活费的开支着手,把钱用在刀刃上,教育他们节约用钱就是在减轻父母的辛劳,减少父母的压力,就是最现实的孝顺,最有意义的孝行,那么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自己挣钱的时候就对父母更懂得珍惜,更懂得体谅了。

4.开设孝德教育课程

虽然现在有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有一定的孝德孝行教育知识讲解,但是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来说,还应在各高校开设专门的孝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接受系统的孝德孝行教育,认真阅读《礼记》、《孝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近到学会关怀父母,远到热爱学校,报效祖国等。而且,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课程的始终,通过考核孝德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进行生存社会实践,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孝德水平,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以唤醒学生的尊重意识、感恩意识、独立自主意识为终极目标。

当然孝德孝行教育的培养还应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孝行活动,比如定期举办孝行教育讲座,播放孝德主题影片,开展孝德知识竞赛等,营造高校校园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孝观真正深入人心,让孝行无处不在。

三、结论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有无“孝”意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孝心的表达形式即孝行的有无,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大学生孝德状况如何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孝德状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孝行实施除了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外,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则学生懂,学校不教,则学生迷茫。试问,一个连基本孝顺都不懂的学生,又怎能成为关心他人,关注学校,关怀祖国的栋梁之材呢?因此,表达孝心,应从孝行做起,实施孝行,又得从孝顺父母做起,孝顺父母,学校是最好的教育基地,因此,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随着大学生不孝事件的不断发生,针对部分大学生孝行缺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孝德培养,提高大学生孝德水平,成为了改进当前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新的突破。

我们真诚希望,此次调查数据能引起更多大学生、高校教育者和整个社会的重视,让我们都一起为孝行的推广、孝文明的传播、社会和谐等关注不停,奋斗不止。

该论文为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之创新训练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X201210656054。

[参考文献]

[1]蒋长富《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2009年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参考蒋长富《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2009年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