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盟之勇配制互联网秘方

2014-09-15孙光海

网络传播 2014年6期
关键词:报业宁波报纸

孙光海

田勇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职务,除了报业集团副总编、中国宁波网总编辑之外,他还被委以集团数字新传媒版块“版主”,这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将旗下业务分为报纸杂志版块、出版发行版块、数字新传媒版块和文化产业版块四大矩阵的业务形态。报业集团把中国宁波网、《新侨报》、宁报传媒公司、悦报传媒公司、新文化广告公司等八家单位资产一起打包,并贴上“宁波新传媒公司”的标签,作为统一的独立核算单位。

宁波新传媒公司主要由田勇统筹,这样田勇的管理范围就从网络扩展至移动新媒体、报纸、杂志、户外等业务,集团这样设计的构想是希望报网融合发展。他被任命为新传媒公司董事长,中国宁波网副总编辑刘雄飞被任命为总经理。自中国宁波网筹备之初,刘雄飞就与他搭档,经历互联网严冬、复苏,也把宁波网从边缘带到主流。被装进新传媒袋子的其他单位负责人,也相应成为新传媒公司领导成员。

数字新传媒版块的促成源于中国宁波网转企改制。海定则波宁,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看到,如果单纯以中国宁波网转企改制,本身体量小意义不大,于是报业集团就增量做加法,划出一片自留地给新组建的新传媒公司。

田勇感叹体制之殇,体制内的网站只能出生,不能死亡,没有淘汰机制和创新机制就丧失竞争力。互联网公司是需要资本参与的,新闻网站自己没有力量投入,民营资本还不能进来。而体制内的弊病又人所皆知,人员讲编制讲级别,难以真正市场化分配管理。

“创新需要有一种土壤,”他谈到此时语速加快,甚为激动,“创新需要体制机制去保证,创新要允许试验,允许失败。”

就在两年前,报业集团下的宁波日报网、宁波晚报网和东南商报网相继开通,与各自的报纸紧密联动,至此,报业集团三大主流强势报刊都有自己的网站,形成一报一网格局,中国宁波网以独立的媒体形态在报业大楼占据一角,但在集团不再是“唯一”,这并不是宁波独有的现象,很多地方报业集团都采取这种策略,对地方新闻网站来说不一定是有利,但对于集团层面来说也许是应对未来挑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中国宁波网既不能与门户网站洽谈落地,也不能阻止他们与本地优秀的广告公司合作形成代理权,更不能阻止他们直接在宁波成立分公司来运营项目。那就只有PK。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十分支持网络经营的项目化运作,在集团领导的促成下,2013年7月8日,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三楼举行特别的仪式,宣告中国宁波网房产频道公司化独立运作,这是宁波新传媒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大动作。

田勇希望网站和报纸用项目来实现融合,将中国宁波网的房产频道和《新侨报》的房产广告进行资源融合,成立宁波莱尔斯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地产网,他还把这个运营权交给《新侨报》团队来主导。同时,中国宁波网将教育频道和有关外部资源整合,成立宁波网新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门运营教育网项目。

报业集团和新传媒公司的这一动作的更大亮点在于,突破了国有资本的股权激励机制:新成立的两个项目公司由新传媒公司控股,团队持股,鼓励内部员工持股。“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刘雄飞的职位是副总编辑、总经理,主抓经营。他的困惑是:宁波地产网目前只有二三十号人,而对手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新进的员工能拿到三千元工资就算很优秀,过两三年能加到五千元就算双方尽了最大努力,“但商业网站过来挖人,直接开价八千元,考核合格后另外还有奖金。”

宁波地产网是在2012年5月《新侨报》四周年之际正式升级上线。虽是探索报网融合的新路,显然田勇对此并不满足,他早在2007年就对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做了深入研究。在新的平台上,报业集团高层的目标是推进新媒体项目公司化运作,细分专业市场经营,这也是田勇带领整个版块创新经营模式、增加新的赢利点的一大尝试。在项目子公司成立仪式上,他和报业集团主要领导、新传媒公司核心团队共同按下启动球,在电机的高速运转下,球面一阵颤抖,这是受离心力的冲击,而这一离心力也将会冲击中国宁波网原有管理、发展、理念和方式。

“我在2004年就提出要做多媒体。”田勇在创办中国宁波网的过程中把他原来的工作经验和优势都展现了出来,他以前做过报纸、电台,管过广电,最后所有这些媒体形态都可以在网络媒体中发挥出来,在全媒体新闻部成立后,他们还尝试培养组建了100多人的社区DV播报员,全媒体记者同时兼职论坛博客,与网友播报队伍互动。田勇要求论坛和新闻要实现互动,这两个也是他重点盯的对象。

全媒体试水带来了新的理念,特别是对传统媒体记者触动很大。事实上,近几年来,报社对记者的多媒体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报社总编直接让记者在报纸网站上发稿。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最理想的人选就是在报纸工作三四年时间,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了就陷进报纸拔不出来,如果要拔出来需要本事,比塞进去更费劲。”李广华在报纸工作20多年,他认为在传统媒体工作三年时间可以培养认真的作风,熟悉整个新闻的运转规律,会有一些策划思路,而具备这些后再到网站锻炼,包括当前网络媒体的运作、技术操作、网络意识、技术应用等,“全媒体记者需要传统媒体的新闻意识,加上娴熟的新媒体技术运用。”

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主要任务就是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运营模式,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战略转型,推动报纸出版业态的重大变革。其中推出的重要概念就是“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电子报纸”。

这被称为“将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重点工程,首期吸纳了深圳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诺基亚、中国网通等18家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是首批八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数字报实验室形成了九大实验方向:报业数字化平台、报纸网站、多媒体数字报刊、电子商务、电子阅读器、户外数字媒体、手机报、手机二维码、移动采编系统。endprint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承担起电子阅读器、手机报等项目的实验组建工作,集团领导将重任交付给新媒体领头人田勇具体负责实施。2006年8月1日,中国宁波网推出全国首家多媒体互动报纸《宁波播报》,这是目前全国400余家数字报中惟一独立形态的多媒体数字报。《宁波播报》入选当年中国报业年度十大新闻,并载入中国网络媒体年度报告。

但这个多媒体互动报纸只能通过电脑看,而田勇要让《宁波播报》实现拿在手上看,这是一项技术活儿。田勇虽在宁波电台分管过技术,算是有“技术”背景,但他其实并不是技术出身,只是对技术领悟很高。他的想法要将《宁波播报》通过电子阅读器在手上翻阅。在体验方式上,田勇当时就提出要实行“标题+摘要”的版式设计,这点与美国网站的新闻编排很相近。

“我可能属于不甘落后的人,比较喜欢跟踪一些新的技术进步。”很快,田勇就做成了国内首份便携式电子报纸,这份电子报纸的初次亮相并不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而是城市网盟年会上。“当时也取了很多名字,最后初步敲定为‘播报。”宁波网总编室主任冯雷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他说,直到临近发布会前夕,才确定仍沿用网站原来的《宁波播报》的品牌,并于当年10月25日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全国第一张编辑形态不同于传统报纸的全新电子报纸问世。

“田总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创新走得算比较早,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宁波网办公室主任王巍说。王巍在宁波网算是资深编辑了,是2001年第一批进入宁波网的本科毕业生,担任过新闻编辑部负责人,曾专门到市委宣传部挂职锻炼一年。2011年8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播报》正式登陆苹果公司iPad平台,这是中国宁波网自行设计的应用程序媒体客户端,这个客户端是《宁波播报》的3.0升级版本,也意味着《宁波播报》从PC端到阅读器后,最后安家到苹果的客户端,《宁波播报》一直都在,变化的就是载体。

“我办网站如果说与一些人有什么不同,可能更多的是考虑这个网站在整个报业、整个新闻网站行业的坐标点,”田勇考虑比较多的就是宁波网与集团其他媒体之间的资源关系,在集团新媒体创新上,除了《宁波播报》外还有很多作品,如宽带电子报、手机报等。通过电子阅读器的分析,促使他重新认识手机移动终端报纸,这就有了几年后《宁波手机报》的兴旺,最高时收费用户近80万,现在也有四五十万收费用户,成为近几年具有最好效益的项目。

建设新闻网站也需要无私的心。田勇是中国宁波网创始人,接到这个任务前是宁波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总编和分管技术的副台长,电台、电视台与报纸最大的不同就是,那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媒体。

现在,田勇办公室仍摆放着一台老式的音响收音机,这是他的电台情结。他创办中国宁波网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建网络电台,之后随着宽带的普及升级为网络电视,《对话》就是王牌栏目的重要代表。如果说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是《对话》登顶之舞,那么还有众多的热身之舞:《对话》栏目中的相关节目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就多达六件,也在2009年拿到过浙江省新闻名专栏。不仅如此,《对话》栏目中的访谈《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看自主创新》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访谈”二等奖,这是登顶之前的敲门砖,这块砖对田勇来说非常重要,毕竟这也是中国宁波网获得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

如今《对话》已不再是当年一般的访谈栏目,而是已经发展到反映民生热点,领导干部走进演播室,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上发布厅、网络问政,社会管理创新,主题在不断深化,内涵得到延伸。但田勇并不满足于此,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把《对话》变成一个孵化器,“新闻是一次性消费,名专栏评上以后会持续发挥作用,其品牌效益会延伸,是一个持久性的效益。”他准备把其他相关栏目装进《对话》,通过《对话》的品牌效应来孵化其他栏目,在他看来,《对话》的品牌影响力毋庸置疑,把这些栏目装进去,头顶着《对话》的光环,那么这些栏目就可以说是含金出生。孵化到一定程度可以剥离出来,就像母鸡要主动远离小鸡一样让他们自己独立,这预示着孵化器将进行下一轮孵化。

他自己在网站树立起一个标杆,希望大家超越标杆。田勇的这个习惯是在创建网站之初就从电台带过来的。他来到宁波日报社,工作很明确,就是组建新闻网站,昨天还坐在电台副台长的豪华大桌前对下属交代工作、签署文件,而来到级别更高的报社后,留给他的却是外墙爬满藤叶、内部脏乱的一间办公室,并且这间办公室还是从宁波侨乡报社(2008年后改名为《新侨报》)临时借用,经常光顾的壁虎给这间遗弃的办公室带来了新生命,中国宁波网的出生证上就是填写的这间办公室。可能是巧合、缘分,10年后,中国宁波网的血液又融合到《新侨报》。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宁波网办公都在临时借用的办公室,但即使是借用的办公室,田勇也很讲究,他在内部规定:谁先到办公室就先把卫生打扫了。

就在采访期间的一个周末,他连着参加集团党委会,直到下午四点还没有吃午饭,便让同事下楼代买四个包子,花两分钟吃了两个包子后开始接受采访。两个多小时后我们一起离开办公室,“我要把包子带回家,”他顺手还把垃圾带出去,不让它“玷污”办公室的空气。

“但是,把抽屉拉开又是另一个世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爱人说出另一番景象:“小票据和小杂物在抽屉里混战。”她作为电视台主持人,也受田勇“研究”习惯的熏陶,开始为我分析这种现象:从行为看性格的话,做事重视秩序讲究效率,也相对脚踏实地比较严谨,做事的时候常常比较稳妥,比较有毅力,并且显得有条不紊。“这就像老面包一样,表面光滑细腻,但掰开里面是粗糙的,”这说明他细中有粗、粗中带细。

他做事的确就像面包,并不注重某些细节管理,但这点在中国宁波网部分内部人士看来并不赞同,可能大家更多看到的是对外的、形象的东西,事实上他在大局上面体现出规整、严谨、效率。

田勇所在的新媒体已经驶入深水区,2013年经营的吞吐量为5000万元,上级主管部门要求2014年增加到7000万元,2015年为亿元级。率先打造全新体制的地产网、教育网作为驱逐舰,既要为新媒体的巡洋舰抢占市场,锻炼队伍,又要肩负护航、警戒的任务。

“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方位,看准自己的目标!”这是田勇告诫中国宁波网同事的话,也是他给同行的忠告,毕竟,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在市场上,在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上,需要正确把握行驶方向才安全。endprint

猜你喜欢

报业宁波报纸
一图读懂宁波
报纸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