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拓荒牛 上阵不回头
2014-09-15孙光海
孙光海
天山网的特殊性在于出生在新疆,多民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情,共有4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据大半江山,汉族在新疆是少数民族。更特殊之处在于新疆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边界,如果天山网要接地气,“多语种”“多民族”这一关无法绕过。
现在天山网有包括中文(简、繁体)、维吾尔文、哈萨克文、俄文、英文五种语言八个版本,“今年初就要开通土耳其语了。”朱建华介绍说,土耳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在土耳其本土使用,并通行于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希腊、马其顿、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主要是为了加强新疆的对外宣传。
在新疆呆了整整30年的朱建华跑遍了全疆绝大多数县市,作为苏北人的他比内地人更懂得新疆的民俗、民风、民情。“这些民众对本民族的语言依赖性很强,若到南疆就会发现,他们汉语能力比较弱,能写的就更少了。”所以在他2003年7月从《新疆经济报》编委、记者部副主任位置挪到天山网总编辑的靠椅上的当天,就开始了天山网维吾尔文版的筹备工作。
“2007年以来,有来自美国、德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来天山网参观和交流,国外各类媒体代表团参观天山网达30余次。”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媒体论坛上,朱建华向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等周边国家重要媒体和国内知名媒体负责人以及记者介绍天山网。
“我们不得不配备一个专业的解说员。”朱建华乐呵呵地说,新疆战略地位很重要,国内外比较瞩目,很多国内外的媒体团到新疆比较多,首先主动向自治区外宣办争取,把这些媒体团介绍到天山网参观访问,“每年大大小小都有几十批,”他说,这样做也反映了新疆新媒体的建设,特别是了解我国宣传政策、多元文化,特别是多语种网站建设是一个特色,更多的是通过这个窗口反映新疆特点。
天山网的“对外开放”是从2006年开始,真正迎来外国媒体访问团是在2007年,那一年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奥地利资深记者、评论员库尔特·赛尼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文苑”主任高大伟、香港政治经济文化学会访问团、自治区反腐倡廉新闻及信息培训班学员、兵团劳教系统理论调研新闻信息培训班学员等专家学者、访问团及培训班学员参观团先后走进天山网。
在2007年,天山网甚至与英国广播公司(BBC)达成合作,把英语教学节目引进过来,充实天山网英语频道,并与新疆师范大学等疆内几所高校联合举办一些现场教学活动。
“朱总是地方新闻网站中接受外媒采访最多的人,没有之一。”在李琴看来,这主要是新疆地缘优势,再加上天山网的特色所致,因为疆内还有其他新闻网站,但幸福之花只落在天山网身上,没有总结过他曾接受具体哪些国家、哪些媒体的采访,因为已经数不过来。朱建华坦承,现在天山网的大事记中一般不再记录媒体访问团参观访问,除非特别重要、特别典型的,在内地的地方新闻网站来看可能特别重大或者是首次,但在天山网身上已经不足为奇,就像一位外国朋友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一样,成为常态。
“我们在2011年7月还与巴基斯坦巴中学会签订了合作意向备忘录。”朱建华回忆,天山网的“外交”成果就是与“你好,萨拉姆”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萨达姆?”在采访中,我有点疑惑居然有这样一个网站。
“不是萨达姆,是萨拉姆!”他笑着纠正,“你好,萨拉姆”是巴中学会的一个网站,2012年2月与新疆《友邻》杂志在巴基斯坦合办《友邻》英文版杂志,同时与天山网合作的《友邻》网络版(英文)也上线。
在媒体对外合作上,“我们与中央媒体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朱建华半开玩笑地说,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都设有外事局,而天山网没有外事部门。
天山网的“外交”不仅表现在外国媒体来访,或者天山网记者走出去与土耳其、巴基斯坦、日本、香港、台湾等境内外媒体进行交流,最值得炫耀的还是中国外交部以及中国驻外使馆网站纷纷链接上天山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www. fmprc.gov.cn)上链接了七家媒体网站,其中有央视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新闻网站,而天山网则是七家媒体中唯一的地方新闻网站,并且 200多个中国驻外机构网站也通过链接把天山网带到世界各地。
2011年天山网成立十周年之际,苏清霞组织无线事业中心制作了一个特别专题——《在新疆影响世界》,专题背景置放的是一张世界地图,通过圆点标注与天山网有过“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并在14个标注点上标明与天山网的合作事例。“每个点都是来过新疆天山网的,都是出过新闻稿的。”李琴说,其实来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对于有些访问团来参观一下就走,天山网并没有做报道安排,而这些我们都没列上去。”
在天山网十周年的贺词贺信中,除了地方领导、网络媒体同行外,还有中国驻外大使馆的贺信,如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驻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等,更有来自捷克中欧新闻社、加拿大《加中时报》、新西兰“中国城网”等国外媒体机构的贺信,这些都是天山网的“外事”成果。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暴力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21人受伤,史称乌鲁木齐“7·5”事件,给新疆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天山网。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当地媒体(包括新闻网站)只能在统一部署中充当“传声筒”,自由发挥独立报道的空间留给了外地强势媒体,而“7·5”事件则彻底改变了天山网。
事发当天正值周日,朱建华按照惯例节假日都要到办公室,因为傍晚要到乌鲁木齐北区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所以比往常早走了一会儿,当得知二道桥发生暴力事件后,他立即从会场出来准备赶回办公室,但通往办公室的交通全部中断——天山网办公所在的新闻大厦就在二道桥附近,属于危险区。他打电话询问办公室有关情况时被告知,新闻大厦大门玻璃被砸,人员安全。“我们的编辑许多都仍在坚守岗位待命。”朱建华说,大难之下是考验一个新闻人职业素养的最佳时刻,第二天早晨很多早班同事都冒着危险,步行到单位上班,他们从17楼窗外可以把昨晚留下的痕迹看得一清二楚。因为道路封锁、交通瘫痪,有的员工走到中午12点才到办公室。朱建华接到紧急通知要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开会,为在海德酒店召开的“7·5”事件新闻发布会做准备。endprint
刚到办公室就被告知网站断网四个小时,直到早上8点才恢复。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全疆互联网中断之后只临时恢复了天山网,也就是说,外面的人只能访问天山网,疆内网民也只能访问天山网,此时的天山网成为连接疆内外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这里有个误区,“其实后来又开通了几家,”朱建华说,只是那些网站当时的影响力较小,给人的感觉是只开通了天山网。
天山网派到二道桥、大巴扎去采访的多半是女孩,当时条件还很差,不能保证都有车辆。“也有哭鼻子的,这对大家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锻炼,对业务能力也是一个锻炼。”李琴说,更重要的是,当天只有海德酒店临时新闻中心的网络可以访问疆外,所以他们一边忙于12点召开的“7·5”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报道,另一边还要把相关新闻在海德酒店编辑好后,一路小跑送回新闻大厦。朱建华按照上级指示,在天山网上推出了第一个“7·5”事件的新闻专题,对外发布“7·5”事件重要信息,在关键时候承担起重大使命,以满足民众了解事件过程以及事实真相的需求。作为一个媒体人,他要求天山网记者加快报道速度,有什么动态新闻立刻上网,挖掘感人故事背后的故事。
正当李琴为丰富“7·5”新闻专题而安排了大量记者进一步采访的时候,一个电话改变了天山网的命运,也成为网站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停止上传拍摄‘7·5事件血腥视频、图片,删减此前的血腥视频和图片。”朱建华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向李琴布置工作。
“为什么?”作为内容执行总监,李琴在当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正处在事件的第一现场,面对重大事件不去报道还要删除以前的图片和视频,她想到可能是来自自治区上层的要求和压力。
“揭批事件完成以后,如果大篇幅、持久地把那些血腥的照片和视频挂在网上,会加重民族对立,特别是维汉对立,不利于消除隔阂,更不能解决问题。”朱建华并不是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而是站在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做出痛苦的决定,毕竟一家新闻网站不报道新闻还报道什么?
当时新疆全境断网后,大家都在打听哪里可以上网、能上什么网。天山网几乎成为当时被人们提及的唯一网站。新疆互联网起步于2002年,当时只有网民44.8万人,2012年,这个数量已达到962万,而乌鲁木齐市网民普及率高达90%,所以上网需求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乌鲁木齐。
“朱总,办公室停电了!”内容中心首先向朱建华反映。接到电话后他在电话中竟把内容中心负责人痛骂一顿,接着打电话给行政中心的杨燕萍,更是一场“暴风雪雨”。
苏清霞当时觉得被骂得很冤枉:“停电跟我有关系吗?是我能左右的吗?”
“停电跟我有关系!”苏清霞最后想明白逻辑关系:停电就不能更新,没有更新就是失职,没电赶快去找电力公司。一起挨骂的还有技术中心,因为放在办公室的服务器也将无法访问。“7· 5”事件导致断网一年,如果天山网因停电而无法访问了,“大家会很敏感,猜测新疆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建华发火的理由是,作为部门负责人就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去把问题解决了,保证天山网正常运行,至于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则是各部门自己要去想的事情。
“天山网是政治意义,不是普通的居民用电。”杨燕萍向新闻大厦物业处、电力公司交涉“突然断电”造成的严重后果。
现在即使停电,天山网也可以提前获得通知,电力公司也将把发电车开到新闻大厦专供天山网免费使用,以防万一,网站还配置了UPS(不间断电源),不能让网民因为天山网停电而假想为“政治事件”或其他重大社会事件。
“7·5”事件之后,每个周末,朱建华都会到办公室来一趟,两种情况除外:要么他出差,要么生病住院了。
在天山网的布阵上,朱建华将维吾尔语作为先头部队,包括哈萨克语也放在最前沿。在资源、人员、设备配备上等完全倾向于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它们成为天山网今后几年发展的排头兵,也是今后的业务增长点。在他看来,中文网站竞争很激烈,网站发展模式基本成熟,而天山网的优势还在多语种,维吾尔语等多语和中文几乎同步发展,再加上外语的辅助,可谓如虎添翼。
天山网现在每天访问量区外约占40%,其中境外约占15%,新疆区内为60%,这构成了天山网的特色:新疆周边有八个国家,天山网也成为国家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天山网一直有着双重身影,既要做好内宣,又要做好外宣,既要成为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又要成为新疆新媒体行业的“外交部”。
毕竟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新闻网站能做到这样,既能做好内宣,又能把外宣做好,更能把自己区域内民族语言网站做出特色。中央媒体可以做到前者,但没有地方特色,天山网做到了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中国特色,还能影响世界的地方新闻网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