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聚集与发展趋势
2014-09-15王少哲
王少哲
摘要:智能电网已成为国内外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之一。由于不同国家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不同,所以它们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和实施路线也不完全相同。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聚集的基础条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智能电网茶叶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江苏 智能电网 产业聚集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任务。单纯依靠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发展等手段,并不能从长远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其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和抢占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发展基础分析
2010年4月,江苏正式出台的《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提出要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智能电网产业,以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思路。江苏省设定每年在智能电网的投资200亿元,到2012 年、2015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3000亿元的宏大目标。
江苏省是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大省,2008年,全省智能电网产业实现产值约7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2家,50-100亿元的5家。扬州在输配电设备和线缆产品方面,南通在复合绝缘材料和电子式电能表计方面,镇江在成套开关设备和中压配电自动化设备制造方面,无锡和苏州在电力计量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他各市也具备了一定的电气设备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这些,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将其打造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江苏智能电网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新能源产业是江苏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覆盖薄膜太阳能及设备制造、大型海上风机和陆上风机等风电关键设备研发制造、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核电关键设备制造、生物质能及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等领域的产业体系。江苏银泰、江宁智能电网等一批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企业集聚新区。2012年,江苏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8%。
智能电网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全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涵盖电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不仅将促进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新能源发电、钢铁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上下游数百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将与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广阔领域的建设发展相呼应。可见,智能电网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拉动作用,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与升级,对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三、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发展趋势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智能电网引起了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复苏的一揽子计划,其中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被认为是美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心。除美国以外,丹麦、意大利、日本、英国等都已提出或即将提出智能电网建设计划。总体看,世界各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动因不同,实现路径和在具体工作中的侧重点也不同。无论具体做法如何,这些国家都把智能电网当作电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
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国情密切相关。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明确重点,分步实施。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目标,认为智能电网是坚强网架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是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调度自动化、通信等各个环节和各电压等级的有机整体。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包括建设坚强的交直流特高压电网,为大型能源基地(包括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开发和电力集中外送创造条件;建设智能化配电网为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以及为更高级的集成应用(如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能城市)创造条件。
四、江苏职能电网产业聚集发展建议
(一)完善空间布局
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工业园区,形成以南京为重点的电网自动化监控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以常州为重点的输变电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以扬州为重点的线缆研发和生产基地,以镇江为重点的智能配电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以无锡为重点的智能电网通信设施研发和生产基地,以南通为重点的复合电气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以及以苏州为重点的智能电表和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以上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以沿江地区为核心,遍及江苏全省的以智能电网设备生产企业为主体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
(二)发展重点产品
根据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发挥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优势,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产业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重点开发10大类100项技术含量较高、对智能电网产业进步有较大提升作用的重点产品。主要有: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调度通信系统(各类专业通讯装置、各类智能传感器、遥控遥测装置、各类光纤、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电能量管理系统、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安全稳定装置、励磁装置、一体化测控保护等)。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江苏省职能电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江苏省作为国内一个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大省,电网能源丰富,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度高,在未来的几年的发展中,江苏省可以通过完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产品等途径进一步扩大智能电网产业。
参考文献:
[1]韩晓平.智能电网—信息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整合[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10
[3]余贻鑫.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和实现顺序[J].南方电网技术,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