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产品分销商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

2014-09-15张丽娟

价值工程 2014年25期

张丽娟

摘要: 对于电子产品的分销商企业来说,伴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所拥有产品的库存可用性以及提供给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由于电子产品的特殊性,大部分仓库都设在保税园区,对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设立两级库存才能使保税区内的产品不仅在进口时方便快捷,在出口时也能提供给客户较高的物流服务水平。

Abstract: For electron components distributor enterprise,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market, enterprise focuses on what stock availability of products is and what kinds of logistic service level can provide to customers. To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ity of electron components, most of warehouses are located in bonded zone. When they do the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kinds of products, they also need considering that how to settle the two-level inventory in order to make bonded products more convenience for importing, and better logistic service level for exporting.

关键词: 物流服务水平;两级Pareto分类;两级库存;库存策略

Key words: logistic service level; two-level Pareto classification;two-level inventory;inventory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5-0020-03

0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分销商企业开始将企业发展的重心从原来的只关注产品本身转到关注物流服务水平所带给客户的满意度上来。好的物流服务水平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参与,增加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本论文研究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分销商企业,企业依靠电子商务的平台,通过网络销售和电话销售两种渠道,经营包括电子产品、仪器仪表产品、自动化控制设备、半导体以及维护维修等共计13万种产品。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亚洲的总部位于香港,当客户下订单后本地库存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时,会从英国和香港进行采购,采购的产品以保税的形式储存在位于上海外高桥的保税仓库,来供应中国本地的所有需求。

分销商,简单来说是指从原厂采购来产品,然后分着销售出去,所以库存对于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投资,因此物流服务水平就是衡量库存能否满足客户需求最重要的指标。对于分销商企业来说,物流服务水平通常是指一家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发货的产品占当天所有产品的百分比。论文所研究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具体来讲是指当客户下达订单后,在24小时即次日内能够准时出货的产品占订单中所有产品的百分比。能够达到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与库存可用性及报关需求有关。分销商企业承诺拥有现货库存,但往往由于供货问题、报关问题、订单需求不稳定以及产品质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准时出货。此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针对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找到对应解决的方法,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1 企业在物流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如图1企业2013年物流服务水平柱状图所示,2013年中国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平均只有34%,大大低于英国的80%。随机挑选一个月的物流服务水平并进行分析发现,能够在24小时即次日内发货的产品只占到了39%,没有满足物流服务水平的产品总共占了61%。通过对没有满足物流服务水平的61%进行研究发现,有库存但是由于需要报关的非分拨产品占到了34%,有销售记录但是库存不足的占到了26%,没有销量记录也没有库存的只占到了1%。

图1 企业2013年物流服务水平柱状图

对于保税区的产品来说,主要分为分拨和非分拨两种状态:分拨是指已经在海关处备案,可以先发给客户,然后在月底统一办理缴纳关税和增值税的工作,一旦产品转为分拨产品,其物流服务水平就相对较高;非分拨是指有些产品在海关处没有备案,或者是产品属于危险品等不允许申请为分拨产品的,非分拨产品如果是保税的状态,需要3至8天的时间待缴纳完关税和增值税后,才能发货。按照中国保税区及海关关于保税产品的管理要求规定,一般来说所有保税产品必须经过清关并且缴纳完关税和增值税后,才能发给国内客户。由于不同于香港的自由贸易区,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产品是以保税的形式储存于外高桥保税区的,当有客户订单需求时,需要将保税区内的保税的产品缴完关税和增值税等后,变为非保税的状态,再发货给国内客户。因此如果产品属于非保税的状态或者是分拨的状态,是可以先出货后的,此类产品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如果产品属于保税并且是非分拨的产品,由于涉及到缴纳关税和增值税等,因此其物流服务水平也相应较低。但海关也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允许保税区内资信高,守法经营的实体企业对其进出区的零部件、原器件、维修件等数量和金额不大的产品,根据海关归类结果和企业书面申请材料,经过批准其缴纳大于税款的担保金后,这些货物可以分批出区进入市场,事后在一个月内办理集中报关、纳税手续。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企业较低的物流服务水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企业是否有可用的库存,企业之前是按照传统的ABC分类法来对库存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只考虑销售成本,而忽视了需求频次,这样就缺少了对较高需求频次的产品的重点管理。需求频次库存管理策略不同,相应的产品库存水平也不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库存能满足订单的产品,但是属于非分拨的保税状态,所以需要在缴纳完关税和增值税后才能出货。结合海关的激励政策,哪些产品选择提前由非分拨转为分拨,哪些产品选择采取提前缴税的方式来从保税产品转为非保税产品,这些由于报关需求而引发的对于分拨和非分拨产品的分类及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也是本地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情况,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库存优化的研究。根据产品物流服务水平的特点及报关需求的条件对企业13万种的产品进行细致的分类,与此同时根据非分拨和分拨产品的特点,设立了两级仓库来更好的对企业的库存进行优化管理,以实现产品Pareto分类与报关需求相结合的供应链一体化。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企业由于缺货而产生的风险,增加了产品库存的可用性,从而稳定了企业在这一行业中的地位。

2 考虑物流服务水平与报关需求的库存分类管理策略

2.1 传统ABC分类法的原则

传统ABC分类法来源于ABC分析法,又叫做库存重点管理法,根据80/20的原则即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将产品按照库存金额的80/20分类。这种按照Pareto产品分类,然后对于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在企业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是严格按照80/20来分类的,也可以按照60/30/10来分类,如表1传统ABC分类法的特点。

表1 传统ABC 分类法的特点

传统ABC分类法对于分销商企业来说,由于缺少了对于需求频次的研究,往往会增加库存缺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了客户的购物体验,削弱了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力。

2.2 结合物流服务水平两级Pareto分类法的应用

当企业拥有数量较多的产品时,只按照销售金额来对库存进行分类不能完全体现销售频次对于分销商企业的重要影响,因此,采取考虑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分类法来进行库存管理。具体分类法是将产品按照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两级Pareto来分类,通过两维尺度来对所有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根据产品的优先级对新的类别按照新的库存策略来管理。第一位Pareto是销售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销售金额来分类,将所有产品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销售额占总金额的60%、30%和10%的产品。第二位Pareto是服务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需求频次进行分类,将所有产品的需求频次也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需求频次占总数的60%、30%和10%的产品。最后,将两组分类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合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AA,AB,AC,BA,BB,BC,CA,CB,CC。

对于两种分类方法种的A、B、C类产品,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别,但是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从A到C递减。因此无论是销售金额中的A还是需求频次中的A,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将A类产品统一管理。同理,此规则也应用于B、C类产品。具体两级库存及其对应的库存策略见表2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表2 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2.3 考虑报关需求的两级库存分类

由于保税企业的实际特点,在制定企业库存策略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报关的需求。设立两级库存策略的原则主要是考虑产品的属性以及销售的情况,第一级库存包含所有的产品,而第二级库存是从第一级库存中挑选需求频次中等的B类产品,采用不从分拨产品转为非分拨产品,而是将是将一定数量的该产品提前清关出来的非分拨产品。第一级库存策略根据产品的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来采取不同的库存策略,而第二级库存相当于一个备货的蓄水池,周期性检查所有产品是否满足最大最小库存的标准,因此对于所有产品都采取统一的库存策略原则。如果同一个产品同时存在于第一级库存和第二级库存中,那么这个产品就在这两个库存系统中分别按照两种不同的库存策略来进行二次管理,且第二级库存的管理应早于第一级库存。

两级库存按照各自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来对产品进行分别管理,其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的库存分类和产品分类,来对企业大量的产品进行细致的、条理性的分类管理,通过将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目标细化到产品上,结合产品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库存备货方法的优化。

3 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

通过对库存产品的重新分类以及相应库存策略的调整,结合分拨非分拨产品的特点,建立了两级不同的库存策略。对于电子产品或者其他类型产品、属于保税仓库的、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琴.基于顾客效用的物流服务水平决策[J].物流科技,2011,12:81-84.

[2]黄进红,周根娇.基于服务水平约束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型 [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19-21.

[3]钱蓉.FDX公司物流服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4]王东东.供应链敏捷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一个是企业是否有可用的库存,企业之前是按照传统的ABC分类法来对库存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只考虑销售成本,而忽视了需求频次,这样就缺少了对较高需求频次的产品的重点管理。需求频次库存管理策略不同,相应的产品库存水平也不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库存能满足订单的产品,但是属于非分拨的保税状态,所以需要在缴纳完关税和增值税后才能出货。结合海关的激励政策,哪些产品选择提前由非分拨转为分拨,哪些产品选择采取提前缴税的方式来从保税产品转为非保税产品,这些由于报关需求而引发的对于分拨和非分拨产品的分类及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也是本地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情况,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库存优化的研究。根据产品物流服务水平的特点及报关需求的条件对企业13万种的产品进行细致的分类,与此同时根据非分拨和分拨产品的特点,设立了两级仓库来更好的对企业的库存进行优化管理,以实现产品Pareto分类与报关需求相结合的供应链一体化。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企业由于缺货而产生的风险,增加了产品库存的可用性,从而稳定了企业在这一行业中的地位。

2 考虑物流服务水平与报关需求的库存分类管理策略

2.1 传统ABC分类法的原则

传统ABC分类法来源于ABC分析法,又叫做库存重点管理法,根据80/20的原则即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将产品按照库存金额的80/20分类。这种按照Pareto产品分类,然后对于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在企业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是严格按照80/20来分类的,也可以按照60/30/10来分类,如表1传统ABC分类法的特点。

表1 传统ABC 分类法的特点

传统ABC分类法对于分销商企业来说,由于缺少了对于需求频次的研究,往往会增加库存缺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了客户的购物体验,削弱了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力。

2.2 结合物流服务水平两级Pareto分类法的应用

当企业拥有数量较多的产品时,只按照销售金额来对库存进行分类不能完全体现销售频次对于分销商企业的重要影响,因此,采取考虑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分类法来进行库存管理。具体分类法是将产品按照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两级Pareto来分类,通过两维尺度来对所有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根据产品的优先级对新的类别按照新的库存策略来管理。第一位Pareto是销售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销售金额来分类,将所有产品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销售额占总金额的60%、30%和10%的产品。第二位Pareto是服务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需求频次进行分类,将所有产品的需求频次也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需求频次占总数的60%、30%和10%的产品。最后,将两组分类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合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AA,AB,AC,BA,BB,BC,CA,CB,CC。

对于两种分类方法种的A、B、C类产品,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别,但是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从A到C递减。因此无论是销售金额中的A还是需求频次中的A,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将A类产品统一管理。同理,此规则也应用于B、C类产品。具体两级库存及其对应的库存策略见表2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表2 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2.3 考虑报关需求的两级库存分类

由于保税企业的实际特点,在制定企业库存策略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报关的需求。设立两级库存策略的原则主要是考虑产品的属性以及销售的情况,第一级库存包含所有的产品,而第二级库存是从第一级库存中挑选需求频次中等的B类产品,采用不从分拨产品转为非分拨产品,而是将是将一定数量的该产品提前清关出来的非分拨产品。第一级库存策略根据产品的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来采取不同的库存策略,而第二级库存相当于一个备货的蓄水池,周期性检查所有产品是否满足最大最小库存的标准,因此对于所有产品都采取统一的库存策略原则。如果同一个产品同时存在于第一级库存和第二级库存中,那么这个产品就在这两个库存系统中分别按照两种不同的库存策略来进行二次管理,且第二级库存的管理应早于第一级库存。

两级库存按照各自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来对产品进行分别管理,其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的库存分类和产品分类,来对企业大量的产品进行细致的、条理性的分类管理,通过将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目标细化到产品上,结合产品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库存备货方法的优化。

3 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

通过对库存产品的重新分类以及相应库存策略的调整,结合分拨非分拨产品的特点,建立了两级不同的库存策略。对于电子产品或者其他类型产品、属于保税仓库的、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琴.基于顾客效用的物流服务水平决策[J].物流科技,2011,12:81-84.

[2]黄进红,周根娇.基于服务水平约束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型 [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19-21.

[3]钱蓉.FDX公司物流服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4]王东东.供应链敏捷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一个是企业是否有可用的库存,企业之前是按照传统的ABC分类法来对库存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只考虑销售成本,而忽视了需求频次,这样就缺少了对较高需求频次的产品的重点管理。需求频次库存管理策略不同,相应的产品库存水平也不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库存能满足订单的产品,但是属于非分拨的保税状态,所以需要在缴纳完关税和增值税后才能出货。结合海关的激励政策,哪些产品选择提前由非分拨转为分拨,哪些产品选择采取提前缴税的方式来从保税产品转为非保税产品,这些由于报关需求而引发的对于分拨和非分拨产品的分类及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也是本地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点。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情况,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库存优化的研究。根据产品物流服务水平的特点及报关需求的条件对企业13万种的产品进行细致的分类,与此同时根据非分拨和分拨产品的特点,设立了两级仓库来更好的对企业的库存进行优化管理,以实现产品Pareto分类与报关需求相结合的供应链一体化。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库存,减少了企业由于缺货而产生的风险,增加了产品库存的可用性,从而稳定了企业在这一行业中的地位。

2 考虑物流服务水平与报关需求的库存分类管理策略

2.1 传统ABC分类法的原则

传统ABC分类法来源于ABC分析法,又叫做库存重点管理法,根据80/20的原则即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将产品按照库存金额的80/20分类。这种按照Pareto产品分类,然后对于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在企业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是严格按照80/20来分类的,也可以按照60/30/10来分类,如表1传统ABC分类法的特点。

表1 传统ABC 分类法的特点

传统ABC分类法对于分销商企业来说,由于缺少了对于需求频次的研究,往往会增加库存缺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了客户的购物体验,削弱了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力。

2.2 结合物流服务水平两级Pareto分类法的应用

当企业拥有数量较多的产品时,只按照销售金额来对库存进行分类不能完全体现销售频次对于分销商企业的重要影响,因此,采取考虑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分类法来进行库存管理。具体分类法是将产品按照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两级Pareto来分类,通过两维尺度来对所有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根据产品的优先级对新的类别按照新的库存策略来管理。第一位Pareto是销售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销售金额来分类,将所有产品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销售额占总金额的60%、30%和10%的产品。第二位Pareto是服务Pareto,是指一定时期内按照需求频次进行分类,将所有产品的需求频次也分为A、B、C三类,分别代表需求频次占总数的60%、30%和10%的产品。最后,将两组分类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合物流服务水平的两级Pareto:AA,AB,AC,BA,BB,BC,CA,CB,CC。

对于两种分类方法种的A、B、C类产品,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别,但是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从A到C递减。因此无论是销售金额中的A还是需求频次中的A,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将A类产品统一管理。同理,此规则也应用于B、C类产品。具体两级库存及其对应的库存策略见表2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表2 两级Pareto库存策略分类明细

2.3 考虑报关需求的两级库存分类

由于保税企业的实际特点,在制定企业库存策略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报关的需求。设立两级库存策略的原则主要是考虑产品的属性以及销售的情况,第一级库存包含所有的产品,而第二级库存是从第一级库存中挑选需求频次中等的B类产品,采用不从分拨产品转为非分拨产品,而是将是将一定数量的该产品提前清关出来的非分拨产品。第一级库存策略根据产品的销售金额和需求频次来采取不同的库存策略,而第二级库存相当于一个备货的蓄水池,周期性检查所有产品是否满足最大最小库存的标准,因此对于所有产品都采取统一的库存策略原则。如果同一个产品同时存在于第一级库存和第二级库存中,那么这个产品就在这两个库存系统中分别按照两种不同的库存策略来进行二次管理,且第二级库存的管理应早于第一级库存。

两级库存按照各自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来对产品进行分别管理,其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的库存分类和产品分类,来对企业大量的产品进行细致的、条理性的分类管理,通过将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目标细化到产品上,结合产品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库存备货方法的优化。

3 物流服务水平的改善

通过对库存产品的重新分类以及相应库存策略的调整,结合分拨非分拨产品的特点,建立了两级不同的库存策略。对于电子产品或者其他类型产品、属于保税仓库的、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目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燕琴.基于顾客效用的物流服务水平决策[J].物流科技,2011,12:81-84.

[2]黄进红,周根娇.基于服务水平约束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型 [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19-21.

[3]钱蓉.FDX公司物流服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4]王东东.供应链敏捷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