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跑学生?圆梦六月

2014-09-15孟立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中考

孟立新

〔关键词〕中考;考前焦虑;心理疏导

一、捕捉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班级备考前的“异常”举动

初三第二学期开学后的一天午饭后,我打算进班找两个学生谈话,还没进入教室就听到一声 “加油!好样的!”我加快了脚步,推门一看,悦悦和爽正抱成一团在地上打滚。“你们在干什么?”我大吼一声,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随后我把悦悦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我告诉他今天只是想听他最真实的想法,不会批评他,更不会告诉他的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后,悦悦告诉我,他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烦,心里特别痒痒,总想跟谁打一架,刚好爽过来跟他掰手腕,掰着掰着就滚到地上了。悦悦正说着,语文老师进来了,询问他为何周末的作业又没写,悦悦的回答让我很是意外,他说没心思写,他觉得自己已经很用心了,可每次考试结果都不理想,考那么点儿分,写不写作业都一样。悦悦还告诉我,其实不只是他,同学们都有点“异常”。那天语文测试中,有一道题全班只有作为课代表的子怡一个人出错,午饭后子怡大哭了一场,之后几天,子怡的其他各科也是频频出错,大家都说子怡像变了一个人,课间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叫,要不就追着同学满楼道地跑,说是跑完后心里会舒服点。

其实,开学仅一周的时间,多名科任教师就向我反映,学生们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力,有的上课还睡觉,作业的质量也不同以往,错误率较高,抄作业现象也比较明显。教师们还发现学生们的表现越来越“幼稚”,课间十分钟时,男孩子竟然玩起了弹“魔兽”“精灵”等小孩子的游戏,女生在楼道里玩起了“丢手绢”“跳房子”等;他们的创意还层出不穷,拿上几只粉笔,随便一画,就成了五子棋的“临时战场”,这些小游戏让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在走廊上玩得不亦乐乎。

二、问题产生的背景——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所以针对上述现象,我联合科任教师一起针对班级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我们分别走访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们到了初三的冲刺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特别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拼一把,但过重的升学压力和频繁的考试让他们很厌倦,烦躁不安,情绪也比较激动,自我控制能力也减弱。事实上,他们心里也很犹豫,很纠结。我们根据已有的材料以及学生成长年龄段的特点,发现本班的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考前焦虑症”。

“考前焦虑”的产生通常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他们很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及师长和同学对自己学习状况的看法,如发现自己的学习状态或最近的考试成绩与自己预想的相差较大,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刺激,认为自己考不好,父母和教师都会失望,同学们会看不起他,以致害怕考试、害怕失败。比如子怡就是因为语文测验失利,导致对考试失去信心,乃至产生恐惧感,下意识地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学习形成排斥感,从而导致各科频繁出现失误。像悦悦这样的学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稳定,对即将来临的中考没有把握,不敢去面对可能的不好的结果,也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他们也会通过一些逃避学习的方式来自我安慰。

另一方面,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过高且过于急切,比如悦悦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诸如“考不好别人就会笑话你”“这辈子就完了”之类的话,等于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原本心理压力就很大的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其情绪受到极度压抑,稍不如意就可能大爆发。

三、制定有实效的方法措施——榜样引领、团队教育与“自省手册”

通过访谈,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的发展目标,我及时调整班级工作重点。要想帮助学生克服考前焦虑,我想还是应该在班级的氛围营造、班级的精神引领方面下功夫,通过集体成员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制约等,彼此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实现自我腾飞、自我超越。

1.榜样引领

开学第一次月考过后,英语老师找到了我,告诉我阿文是班级最高分,还告诉我这是外区上学期期末试题,有一定难度。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阿文,一个外地随迁子女,由于在老家没学过英语,初一入学时的英语可以说是零基础。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再给阿文一些鼓励、让她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为班级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说做就做,在放学前的总结会上,我告诉大家今天的榜样之星是阿文。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她时,阿文说:“老师常说,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管我能否在北京上高中,我希望我自己能有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内涵。每个人都有惰性,这不该成为不努力学习的理由,我每天把教师课堂上讲的基础知识想办法弄会,把试卷上、作业中的错题也像其他科一样,弄一个错题本,每个周末、考试前我都会认真温习。我每天做一篇中等难度的阅读题,把教师给的每一篇英语写作范文都背下来了,刚开始很难,也想放弃,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阿文的那番话,让学生们安稳了许多,学习效率也明显提升,办公室里我班学生问问题的身影又出现了,教师们也反映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将头转向阿文,之后像阿文一样记笔记、读书、做题……榜样的引领,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只有把握今天,才能梦想成真;只有珍惜现有,才能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2.团队教育

考前的焦虑常源于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到位、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从学生成长的特点来看,此阶段的学生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初三学生考前焦虑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现象,也是个普遍问题。

一模成绩出炉,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我的召集下,科任教师们又聚在一起,对我班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全部达到预期目标,但也暴露出普遍的问题,即在基础题上失误率偏高,在二模、中考到来之前,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抓基础上。教师们还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学生做试卷分析。请看学生的反思日记。endprint

莹儿:又一次发扬了小学时的“传统”,粗心大意,不认真读题,看个大概就往上写,吃了亏不长记性,接下来我一定痛改前非,我要求自己在二模前做题时,每次读题至少两遍再落笔,把关键词划出来,把每条信息都利用上,不自己造信息,利用简洁的方法计算,认真计算,心静不急。

班级的科任教师也综合自己与学生的试卷分析结果,以及对课堂的反思,不断进行调整。物理老师是这样调整的:

在二模考试前的最后一次课,将物理课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学生自发寻找自己的师傅。起初学生有两组,一组是真想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另一组是借机会找玩伴。在巡视过程中适当调配,看到借机聊天的学生,先不批评而是进行复习指导并鼓励。将个别活跃的小组进行重新组合。让学生快速进入有序的复习氛围,小组间互相带动,互相竞争,学生会慢慢地静下心来进入状态,真正地认真寻找自己的学习问题。事实证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时效性的方法策略,学生乐于接受,成绩自然会有提升。

3.“自省手册”显神威

在初三的最后阶段,我想通过反思自省来引领学生,解决学生考前焦虑、紧张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成长。我将学校现有的成长手册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与科任教师们协商,最后形成了一本名为《助跑三(6)梦想成真主题系列——追梦之每日自省手册》。在中考倒计时的最后30天里,通过自省手册的填写,通过倾诉(自省手册项目每日填写)、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上,如师生共写备考日记)等方式,消除学生焦虑、紧张情绪的同时,引领学生过一种更简单、更积极、更文明的生活。

每天放学晚总结前,随着班长一声“手册上桌”,每位学生都会迅速将手册拿出来认真地填写,我曾问过学生每天填写手册会不会觉得是负担,时间长了会不会应付了事。学生的回答让我很兴奋:“我们挺喜欢的,每天能有一个固定时间反思一下自己,这是以前没有的,您不是常说,谁要想进步,就要学会反思吗?现在我们的心似乎更静了,这个手册和励志日记一样,能让我们每天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健康、人际、时间利用、心态情绪、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反省,每周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笔别人没有的财富呀!”

随着自省手册填写工作的进行,教师们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变化。

为了帮助悦悦顺利度过考前焦虑期,我请物理老师监督他每日填写自省手册,特别关注悦悦“我的课堂需关注”这一项,第一周前三天,悦悦的等级全部是C,到第四天有所好转,教师觉得可以给一个B,到周五就已经达到了A的标准。周五放学之前,悦悦乐颠颠地来找我,问我可不可以同意他买一个玩具小魔兽(妈妈说孟老师答应了才可以)。我说:“如果下周连续两天达到A,孟老师送你一个。”我觉得要尊重学生的释压方式,对于学生们无伤大雅的 “另类”或“幼稚”的小游戏应予以尊重,必要时还可融入其中以示配合。因为这只是学生们想方设法缓解学习压力,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而已。6月8日晚总结放学后,我把悦悦叫到办公室,送了一个魔兽给他,他很高兴,我又给他提了下一步的要求:“如果在周总结时,在“完成计划”这一栏,如果老师们都能认可你,我就送你三个小魔兽。”又过了两天,物理老师找到我说:“走访了几位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悦悦这周表现特别好。”我笑了,表面上看是魔兽的力量,其实是自省手册的监督,让悦悦更加自律、自信、优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在每日认真填写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的用笑脸、皱眉头、哭脸等代替了ABCD等选项,有的在“个性内容我做主”这一栏,用英文、数学公式、物理知识来描述“今日我想说”。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心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我想,班主任应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学会去积极地应对人生。

在初三这个特殊的阶段,面对考前的焦虑、紧张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果能有一个良好班级环境做支撑,能营造一个和谐、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场,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也皆有可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根基,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走向成功的有力支撑,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助推力。

在2013年中考中,作为普通班,我们以总分443.5分名列年级第二,仅次于实验一班,全班所有学生的成绩从一模到中考提升了20~88分。

其实,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分数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改变。

(作者单位:北京市太平桥中学,北京,100073)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中考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例谈中考化学推断题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