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幸福感调研报告

2014-09-15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称主观幸福感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2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主观幸福感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行为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和完整的人格,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质量一样重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成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水平日益受到社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自己的关注。国外学者Greenspoon和Saklofske认为,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水平。而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经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比较多,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少,其中针对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研究更少。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特征,以期为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提升职业幸福感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样本是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河西分校、河东分校等院校在职的继续教育教师。此次调查共涉及继续教育教师100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式参照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结合成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编撰而成。从奖金福利、职称晋升、学术科研、教学氛围、办公环境、教师培养、领导关怀、考核评价等角度调研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工作成就感、荣誉感、价值感,以及总体的幸福感受程度。对于每一个调研问题,都可以量化统计和分析,分值在1-5之间,A很不同意记1分;B不同意记2分;C一般记3分;D同意记4分;E很同意记5分。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三)统计工具

将问卷所得原始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1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数据及直方图

表2 被调查者性别分布数据及直方图(注:以下直方图本刊省略)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男2222.022.022.0女7878.078.0100.0Total100100.0100.0

表3 被调查者学历分布数据

表4 被调查者职称分布数据

表5 被调查者工资待遇分布数据

(二)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表6 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观幸福感统计描述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成人高等院校教师总体幸福感受平均水平为中等偏上。教师主观感受到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和幸福的人数分别是12、34、18,占被调查总数的64%。说明成人高等院校教师对生活、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相对较多,负性情感相对较少。

(三)主观幸福感的个别差异

表7 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比较

*表示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示差异在0.001水平上显著

注:除业余精力、考核评价、健康情况、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工作成就感这些题目外,均是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表7所示,成人高等院校男教师和女教师在对于现有考核评价的满意程度,以及工作成就感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男教师对于学校的考核评价的满意程度要低于女教师;而在工作成就感方面,男教师的量化分值却远低于女教师,也就是说多数男教师的工作成就感要低于女教师。表1其余量化指标虽有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表8 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观幸福感职称差异比较

*表示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示差异在0.001水平上显著

注:除业余精力、考核评价、健康情况、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工作成就感这些题目外,均是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经统计发现,职称结构和年龄阶段的相关性分类统计结果基本相同,所以表8选取职称结构为变量,分析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有显著差异的是职称晋升、现有考核评价的满意度,以及在工作成就感、价值体现、稳定感这三方面的职业幸福感受度。

经多重比较发现,随着职称级别的升高,教师们对于职称晋升的满意度成正比例提升;但从考核评价的满意程度来看,讲师的满意程度最低,助教的满意程度比讲师略高,而副教授的评价得分是三者中的最高。至于工作成就感的主观感受度,与考核评价满意度因素的分布趋势是一致的,说明二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显著相关。工作的价值体现和工作稳定感的量化分布保持一致,即讲师对这两项指标的感受满意度最低,其次是副教授,而助教的感受满意度最高。

表9 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观幸福感学历差异比较

*表示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示差异在0.001水平上显著

注:除业余精力、考核评价、健康情况、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工作成就感这些题目外,均是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表9所示, 因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学历程度不同,在学术科研、教学氛围、教师培养这三项幸福感影响因素上呈现显著差异。统计显示,成人高校学术科研的主观满意程度呈现出学历越高,满意程度也越高的正比例关系。对成人高校教学氛围、教师培训的主观满意程度的量化分布是一致的,均是从专科、本科至硕士依次递增,但博士学历的教师对于成人高校教学氛围和教师培训为四个学历层次中的最低。学历层次的不同,其对工作成就感的主观感受也不同,从低到高依次是博士、大专、本科、硕士。

四、讨论

一般来说,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较高的道德观、有着较高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在工作中比其他的职业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对其幸福感影响因素因性别、职称(年龄)、学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重要程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教师队伍这一职业的待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日渐丰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生活满意度。从调查发现,教师对奖金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影响因素对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显著。但成人高等院校教师的健康情况却不理想,因工作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导致部分教师幸福感下降。

在性别上,张河川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中男性对成就感等比女性期望值更高,而且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也高于女性,导致男性压力大,幸福感低于女性。从本次调研统计结果来看,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幸福感也符合这一特征。男性教师对于学校的考核评价的满意程度要低于女性教师;在工作成就感方面,多数男性教师的工作成就感要远低于女性教师。

经调研发现,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对于拥有寒暑假的幸福感受程度较高,领导关怀的程度也较为满意,量化分值均呈中上水平。相比较而言,教师们更看重关系个人发展和利益相关的职称晋升、考核评价这两个指标。随着职称级别的升高,教师们对于职称晋升为影响因素的主观幸福感成正比例提升。

从职称和年龄上说, 20-35岁年龄段教师,职称大多是助教、讲师,大部分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职称、收入都比较低,情绪容易躁动,或者是没有完全适应继续教育教师队伍这一职业的特点,但这个区间的教师年轻、有旺盛的精力、有朝气,更关注自身在教学工作上的晋升空间和提升速度,而且青年教师数量较多,教师间竞争比较激烈,所以他们对于考核评价公正性的关注度最高,满意程度最低。而处于35岁以上区间的副教授职称人员,他们在成人高等院校中职称晋升空间有限,所以对于考核评价的关注度有所降低,满意度有所提高。

从学历结构上说,因为成人高等院校较之于普通高等院校,在大部分学科领域专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这一原因,成人高等院校教师很难实现堪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在某一专业的学术影响和学术成就,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正是教师事业的成熟期阶段,但成人高等院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源质量影响了其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导致主观幸福感的下降。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因专业适应度较好,加之其就业期望值与目前的工作基本持平,工作稳定性量化分值较高,导致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较高,其中以硕士研究生的得分最高。

参考文献:

[1]Greenspoon, P J, Saklofske DH.Toward an integration ofsubjectivewell-being and psychopathology[J].SocdicatorsResearch, 2001, 54(1): 81-108.

[2]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

[3]申艳娥.中学青年教师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4):277-27.

[4]郝振君.试析当前教师的生存状况及其调适策略[J].美中教育评论,2005, 2(4).

[5]DienerE,EmmonsRA,Larsen RJ, eta.l The satisfactionwith life scale[J].Journalofpersonality assessme, 1(49): 71.

[6]邱秀芳.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6.

[8]王陈.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D].汕头大学,2005.

[9]张河川,李润仙.中年教师身心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8, 14(3): 13-16.

猜你喜欢

职称主观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