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50例
2014-09-14刘友刚监利县大垸医院外科湖北监利433300
刘友刚 (监利县大垸医院外科,湖北 监利 433300)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基层医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往进行胆结石胆囊切除术主要采用开腹手术、小切口手术[1],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病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现观察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0例,均有上腹疼痛、黄疸等临床表现,经B超、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经保守治疗无效。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1~69岁,平均 (48.15±11.37)岁;体质量48~81kg,平均 (62.14±8.15)kg。研究组50例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9.19±10.86)岁;体质量47~81kg,平均 (60.27±8.14)kg。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右侧肋缘下长约10cm的斜切口,依次切开腹壁各层,充分显露胆囊三角区,离断结扎胆囊管和动脉,将胆囊由胆囊床上剥离并切除。术毕缝合胆囊床,并放置T管引流[2]。
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位,适当左倾。于脐下作一10mm穿刺点作为观察孔,剑突下作一10mm穿刺点作为主操作孔,分别于右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作2个穿刺点作为辅助操作孔。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解剖Calot三角,离断胆囊动脉。分离胆囊管,近端以钛夹夹闭。逆行剥离胆囊并切除,电凝胆囊床止血。切除的胆囊经腹壁切口取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的稳定率与有效率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统计分析检验采取双假设检验。检验水准取a=0.05,即当P<0.05时被认定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石进入胆总管可导致胰腺炎、胆管炎、黄疸等并发症。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胆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原则[4]。传统的开腹手术可充分显露病灶,手术操作方便,但创伤大、恢复慢、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在胆囊切除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在腹壁做几个操作孔,在气腹状态下切除胆囊,术后无需缝合皮肤[5],一般不会引起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和功能恢复,减少便秘、肠粘连、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瘢痕小,不影响美观,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受到广大患者的亲睐。
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手术情况看,研究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手术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术后并发症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1]李青 .规则性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比较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5):87-89.
[2]邹永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J].求医问药,2012,10(12):325-326.
[3]武洪友,张跃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J].当代医学,2012,18(24):83-84.
[4]丰枭 .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 [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203-204.
[5]韦杨年,黄海,莫世发,等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应用 [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