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无视月球直达火星

2014-09-14陈静

博客天下 2014年34期
关键词:里斯马丁博客

本刊特约撰稿 / 陈静

请无视月球直达火星

本刊特约撰稿 / 陈静

仅仅重复一遍美国50年前做过的事,并不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追求国际地位的好方法。

正对着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大门,穿过一片巨大的草坪,伊丽莎白时代的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正是黄昏时分,深秋的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四周一片静谧,时光好像被锁在这个过分庄严的庭院里。古老的木门吱呀打开,马丁·里斯出现在门口。他穿一套深蓝色的西装,整个人纤瘦、苍白得厉害,尤其一张脸极富立体感,宛如古希腊雕塑。一头耀眼的银发被打理得一丝不苟,他看上去像个外星人。

马丁·里斯是三一学院第37任院长。这大概是英国学术界最尊贵的一个职位,数百年来,院长一直由首相亲自提名,女王直接任命,可以在任上待到70岁。马丁·里斯2012年卸任,那一年他刚好70。

作为一位宇宙学家、天文学家,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形容自己:“如果你随机挑出一万人,9999个人都有一个相似之处:他们关心地球表面,至少是附近的事,剩下的那个是天文学家,我就属于那样一个怪异的族类。”他还是那个族类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1995年,他被授予皇家天文学家的头衔,400年来,这一荣誉头衔只授给过15个人,包括哈雷彗星的命名者爱德蒙·哈雷 。

他研究大爆炸、黑洞、恒星、银河系,宇宙的起源和终极,但他最关心的,却是人类在其中的命运。他说,天文学是一种简单的科学,真正复杂的是生命,科学最大的谜题是:人类,我们,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是一流的科普作家,在英国报刊上发表很多文章,表达对科技滥用的忧虑。在2003年出版的《最后一个世纪》一书中,副标题几乎是绝望的,“人类能活过21世纪吗?” 他的答案是,50%的概率。核战争、生化恐怖主义、生态灾难、小行星碰撞,有可能使得人类在100年之内灭绝。他甚至与人打赌,赌注1000英镑—到2020年之前,会有一次大型的生物灾难,可能是因为失误,或者恐怖主义,上百万人会因此丧生。他最担心的,似乎是如今制造计算机病毒的人,有一天会制造起生物病毒来。

他承认自己的基调悲观了一点。但正如他所说,这的确是一个很特殊的世纪:世界正在从更多的维度,以更快的速度改变。几百年后,人类也许就是另外一副样子。

博客天下:宇宙只有一个吗?

神秘而邪恶的太空音乐短片《神秘而邪恶的太空》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出品。影片通过精妙而无与伦比的CGI动画技术带观众从地球旅行到宇宙边缘,影像素材来源于哈勃太空望远镜。该片在解说词中写道:“我们乘着冲击波,顺着时间前进,直到我们抵达在另一个旋转于大爆炸余晖中冷却的余烬。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我们的地球。只有现在我们才真正清楚,地球比我们想象的更小、更脆弱,最终会被将死的太阳吞噬。但是我们不应该绝望,而要感到欢欣鼓舞。我们已经经历了宇宙的奇观,我们就应该庆祝我们的成就,去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马丁·里斯:可能不是。我们的宇宙大爆炸可能只是宇宙群岛中的一个时空小岛,那里可能已经有无穷多的宇宙大爆炸,而不仅仅只有一个。组成这个“多元宇宙”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已经以不同的方式平静了下来,最后由不同的定律所支配。正如地球是无数星球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星一样,在更大范围内,我们的宇宙大爆炸也是很特别的。从这个极其膨胀的宇宙的角度来看,爱因斯坦和量子论定律可能仅仅是管理我们的宇宙碎片狭隘的法则。我们关于物理现实的观念可能和地球的视角一样狭隘(与整体相比较),因为在地球上,浮游生物的“宇宙”只是一勺水。

博客天下: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你能描述一下100年后的太阳系会是怎样的吗?

马丁·里斯:在本世纪,整个太阳系—行星、月球和小行星—将由小型机器人太空船舰队进行探索。人类在其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作为一名科学家或者一个讲求实际的人,我几乎看不到将人类送往太空的意义。虽然如此,我对于载人航天任务还是充满热情的。我希望现在活着的人类能实现在火星上漫步的梦想—作为冒险活动,这也是向恒星迈出的重要一步。或许未来载人航天飞行会掌握在受私人资助的冒险家手中,他们参与太空探索项目的风险,将远大于任何政府支持的公众科学活动。

马丁·里斯,英国著名理论天文学家、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前任会长。他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随后取得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

博客天下:根据中国的航天计划,在2030年前后,就会实现载人登月,尽管美国人在近50前就已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作为其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的一部分,中国也积极加入了其他国家登陆火星的计划。你如何评价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马丁·里斯:中国显然将成为太空角逐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我认为在宇宙空间,机器人应用和建造大型结构方面存在很多机会。如果中国想要在载人航天上创造出非凡成就的话,就必须瞄准送人上火星这个目标。因为仅仅重复一遍美国50年前或更早就做过的事,并不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追求国际地位的好方法。中国必须超越美国已达到的成就而直接瞄准火星。

博客天下:你说过美国一些私人公司很快会进行轨道飞行,而且有计划要绕月球远侧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这些项目的进展如何?

马丁·里斯:美国企业家、前宇航员丹尼斯·蒂托计划在无着陆的情况下将人类送往火星并返回,这想法也许并不疯狂。到2100年,可能将有成群的先驱者成功地建立独立于地球的基地—或许在火星上,或许在小行星上。无论我们此时多么强调道德限制,但我们确实应该祝愿冒险家们好运,希望通过他们的探索,能够改变后代子孙的基因,使其适应陌生的环境。这些后代子孙将成为新的物种,在若干世纪内开启后人类时代。他们的出现可以确保即使是在可以想象的最坏的灾难降临地球的情况下,高级生命也能存活。但是,切勿期盼能从地球向外大规模移民。目前还没有发现太阳系中有任何一处地方所提供的环境,能比地球南极地区或珠穆朗玛峰峰顶温暖。太空并不是躲避地球问题的去处。

“我希望现在活着的人类能实现在火星上漫步的梦想—作为冒险活动,这也是向恒星迈出的重要一步。”

博客天下:星际旅行目前需要克服什么难题?

马丁·里斯:最紧要的障碍是化学燃料的固有低效率,以及携带远远超过其有效负荷重量的燃料的后续要求。如果将发射器设计得可以被更充分地重复利用,那么星际旅行会更便宜一些。但是,只要我们依赖于化学燃料,行星间的旅行依然是一个挑战。核能可能是具有改革性的能源。尽管有了核能,旅行到附近恒星的转接时间还是超过了人的寿命。因此我认为星际间的旅行将由我们的物种进化来实现,它不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而是刻意为之。

博客天下:如果后人类可以长生不老,什么样的目的能推动他们探索宇宙?

马丁·里斯:我们不能预测什么样的神秘目标能推动后人类探索宇宙。如果先驱们已经证明了宇宙里生物圈是稀有的,那么人类便不会有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了。相反,如果先驱探索已经揭示了宇宙的奇观,那么将会激发人类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热情。正如去过澳大利亚或地球其他偏远地方的欧洲探险家,如果那里只是一个不毛之地,那么他们将不再有兴趣第二次前往了。

博客天下:你是相信搜寻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存在有可能成功的科学家之一。那么,你认为地球以外的智慧生物将会以什么方式存在?

马丁·里斯:即使能够找到最原始的昆虫存在的有力证明,也将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也许能在木星木卫二冰下找到一些游动的物体,但别期望能在太阳系其他地方找到高级生命体。

博客天下:史蒂芬·霍金警告人们应该避免和外星人接触,以免引火烧身。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

马丁·里斯:我十分不赞同史蒂芬·霍金的观点,他的顾虑是多余的。如果外星文明比我们更先进,无论我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感知到我们的存在。当然,向太空喊话要比送一艘宇宙飞船跨越星际距离容易得多。

猜你喜欢

里斯马丁博客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神笔马丁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发现者”卡纳里斯的法律方法论
维马丁的诗
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FSU)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思考与启示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