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研究

2014-09-13邹戈奔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秘毕业生岗位

邹戈奔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13)

基于市场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研究

邹戈奔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1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凸显“市场导向”的定位,以增强文秘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和适应性。本文从提升高职文秘人才的专业性入手,分析基于市场导向的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凸显文秘人才“能力本位”的优化对策,为拓展高职生职业道路提供参考。

高职文秘人才;市场导向;人才培养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的实质就是“市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细化,为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奠定根基,并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课题。高职文秘专业作为培养企业应用型文秘人才的“摇篮”,必须强调“市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实现“市场导向”的驱动,以期实现“工学结合”、“市场导向”核心理念下高职文秘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文秘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存在的岗位适应性、匹配性、胜任力等不足的诸多缺点严重阻碍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脱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完善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加快,就业市场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换,传统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早已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共计39269人,其中97.61%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不突出。而根据全国人力资源服务相关公司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全国共有约71265个岗位在招聘文秘类专业毕业生,然而,这些岗位中,明确规定文秘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非常突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达45%,共计28000余工作岗位。由此彰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转型之于人才需要的深度变化,已然实现由“理论掌握”向“能力本位”的“质的跃升”。然在考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时,理论灌输大于实践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压制以学生为主体、知识本位胜于能力本位的思想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场,以致于所培养的文秘人才在创新力、实践力、岗位适应力与市场需求脱轨。

(二) 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

文秘人才不仅是企业文件收发、信息汇总发布等的实施者,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传播者、规章制度的改进者,是企业实现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秘从业人员素质在各个行业分布非常不均衡,且从业人员总量缺乏。这种状况的存在,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招生的规模与区域分布明显失调。我国文秘相关行业在管理体制上分属不同部门,同时受到各个部门政策规章的约束,导致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设置初期只看重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效用,割裂了文秘专业设置总体规划,导致文秘专业课程狭隘,形成不了大文秘专业的观念,弱化了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内在效能,并主观导致了文秘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如广州市南方人才市场所发布的岗位需求信息显示,招聘岗位虽是文秘专业人才,但70%的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毕业生具备包含会计、审计、档案、计算机等与本单位业务相近的技能,并且将文秘岗位定性为助理、前台、接待、合同管理、文员、录入等综合事务。然我国高职院校文秘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却多集中在礼仪、策划、公共课程等方面,文秘实践课程更是少得可怜,严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三)文秘人才质量与市场“不匹配”

高职文秘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总量并不大,但就业形势却非常糟糕。究其原因,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是首要原因。很多文秘专业毕业生表示:其在校期间所学的文秘理论知识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相去甚远,不得不重新梳理知识,并强化实践能力的“跃升”。此外,高职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岗位协调能力也略显“短板”,客观上导致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很难充分就业,部分毕业生即使暂时就业也不稳定,跳槽或转行的概率较大。据统计,2013年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文秘相关工作的人数仅占全部毕业生总人数的69.32%,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工资基本在每月1500~2500元之间。毋庸置疑,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能量”决定了其职业薪资和发展的“动量”,而当前文秘专业毕业生质量不高、与市场“不匹配”的现状,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不利局面。

(四)文秘专业人才能力结构与市场脱钩

文秘专业从业人员中拥有高技能、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非常稀少,企业文秘岗位从业人员学历、年龄、性别结构良莠不齐,文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缺位。现有文秘从业人员中,多是从企业基层生产线转型而来,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文秘从业人员中,中职或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竟然占41.23%,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3.69%。这些现状都严重阻碍了文秘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企业效益提升,见表1。

表1 我国文秘行业人才基本结构状况

基于此,针对当前企业文秘人才的“短板”,高职院校以其职业化、社会化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事实上是大有可为的。然囿于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在培养手段上过于依赖教师主导、在培养方向上未能紧跟市场、在培养模式下未能尽显创新驱动、在课程设置上未能优化,如此种种,最终导致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能力结构与市场脱钩。

二、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化路径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在机制、课程设置、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文秘人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文秘专业传统培养模式,从岗位专业力、岗位竞争力、岗位适应力等方面优化高职文秘人才培养。

(一)课程设置应与市场匹配,增强高职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都是由20世纪80年代初创时期其他相近专业转换形成的,设置该专业时,并没有深入调查文秘专业的特点及本校实际情况,对于市场需求更是缺乏研究和论证。因而,高职院校设置的文秘专业课程几乎全部照搬相近专业课程设置,根本不符合市场、文秘专业自身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在总量上也比较少,有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课程到二年级上学期就已经基本结束,整个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所上的能够突出专业特点、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主干课程寥寥无几。某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课程中,职业拓展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课时仅占全部人才培养总课时的35%,而公共课程甚至比职业技术课程高出近100个课时。这种课程安排所培养出来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非常有限。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优势是应用技能,必须注重财务会计学、公关礼仪、商务谈判、档案管理等应用性、实用性较强课程的开设,把秘书实务中的所有内容都传授到位,把秘书当做管家来培养。

(二)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趋势,优化高职生的岗位竞争力

高职院校只有依据市场需求制定适合于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逐步实现由岗位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才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文秘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教师队伍建设。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既包含职业与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适应能力,也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应用操作技能,满足企业对于“多面手”的需求。这是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督促文秘专业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断依据市场变化更新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教师学历、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加强协调;二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系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合适与否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可以互通交流,教师到企业兼职,企业来学校任教,达到双赢效果。在国家教育部相关指标体系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师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师、文秘等资格证书的比例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三)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的市场导向,强化高职生的岗位适应力

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市场是提升文秘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要想得到企业的认可与青睐,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素质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解决:首先,采取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与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岗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稳定、规范的文秘岗位实习机会,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实习岗位。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如辅导员助理、院系秘书等,既可以承担学校文秘相关工作,减少学校负担,也能够锻炼学生,提升技能。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高职院校文秘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最后,加强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促使学生提前具备就业意识与观念,提升学生实践与实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技能与素质,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中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

总之,市场定位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导向,基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也必定能够较好适应企业、公司的岗位要求,从而能够使文秘专业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公司作出巨大贡献,赢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与肯定。

[1]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6).

[2]徐明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3]李林伟.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J].教师论坛,2013,(9).

[4]杨喜军,刘小年.浅谈基于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J].高教论坛,2012,(2).

[5]李志宏,王 伟,李津石.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

[责任编辑刘福满]

TalentCultivationandTransformationofSecretarialMajorBasedonMarketDemand

ZOU Ge-ben

(HumanityandTourismDepartment,HunanVocationalCollegeofCommerce,ChangshaHunan410013,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 bas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occupational,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must strengthen the “student-centered”concept, highlights the “market-oriented”orient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to strengthen the matching degree and adaptability of secretarial talents and the market.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of secretari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in secretari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arket demand,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ing strategy to highlight the secretarial talents “competence-ba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occupation road.

higher vocational secretarial talents; market orient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2014-04-17

邹戈奔(1977-),女,湖南安化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和文秘专业研究。

G715

A

1009-9042(2014)06-0042-03

猜你喜欢

文秘毕业生岗位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