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09-13张林根董江楠
张林根 董江楠 李 靖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胃癌的转移和侵袭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而腹腔种植转移约占50%,预后极差[2]。胃癌腹腔种植转移是指医源性和非医源性等原因脱落并种植于腹膜和腹腔内其他器官而形成的一种复发形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既往我院收入的胃癌患者及其临床病理学资料,以探讨可能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入的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60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69例;年龄34~81岁,平均(61.2±8.9)岁。入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收集所有可能影响胃癌患者腹膜种植转移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瘤体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随访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给予随访,随访工作主要通过书信、电话、门诊复查、住院检查等方式进行。医院检查包括B超、胃镜、CT、胸片、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等。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影响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
本组胃癌患者中无转移112例,有转移48例。将可能影响胃癌患者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纳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是可能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例
2.2 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将患者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可能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因素纳入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胃癌腹腔种植转移发生机制为目前公认的种子-土壤学说,即胃癌细胞先脱落进入腹腔,形成种植所需要的种子,脱落细胞可能源自于浸润到浆膜外的胃癌细胞[3]。Ishida等[4]提出了脱落细胞源自于二次转移,即转移到淋巴结的癌细胞穿透被膜脱入腹腔中而最终发生种植转移。其次腹膜受损后腹膜间皮下结蒂组织裸露形成癌细胞容易种植的土壤。当胃癌患者发生腹膜种植转移时,患者死亡率会显著增加[5]。虽然胃癌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治疗,但术后复发伴随腹膜转移的比例仍相对较高,而且还会并发肠梗阻、恶病质、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地影响胃癌患者预后[6]。此外,防治胃癌腹膜转移也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当前检测技术有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难做到。
既往文献报道显示,影响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因素较多,胃癌患者年龄、Borrmann分型、胃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为影响患者腹腔种植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7-9]。Kurita等[10]通过对236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发现,46例患者存在腹膜转移,其中肿瘤直径大于5 cm、TNM分期Ⅳ期、淋巴结侵犯数大于3枚及低分化癌的胃癌腹膜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Kurita认为胃癌患者化疗能够减少癌症的扩散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积极预防腹膜转移能够极大地延长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本组研究显示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印戒细胞癌、浸润深度为T3-4、TNM分期的Ⅲ~Ⅳ期、胃短路术、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胃癌腹膜种植转移。
表2 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淋巴结腹膜种植转移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上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临床医师应该尽量根据一些客观指标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本组研究中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研究认为,对于胃癌患者综合治疗时应尽量考虑上述可能导致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改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
[1] Ajani JA,Barthel JS,Bekaii-Saab T,et al.Gastric cancer〔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0,8(4):378-409.
[2] Hyatt BJ,Paull PE,Wassef W.Gastric oncology:an update〔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09,25(6):570-578.
[3] Yonemura Y,Endou Y,Sasaki T,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from gastric cancer〔J〕.Eur J Surg Oncol,2010,36(12):1131-1138.
[4] Ishida K,Katsuyama T,Sugiyama A,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 of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es from gastric carcinomas〔J〕.Cancer,1997,79(6):1069-1076.
[5] Nakamura K,Okamoto Y,Matsui H,et al.Impact of difference in the definition of extranodal spread on the outcome of node-positiv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0,395(3):211-216.
[6] Washington K.7th edition of the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stomach〔J〕.Ann Surg Oncol,2010,17(12):3077-3079.
[7] 郑 军,陈 旭,韩朝阳,等.胃癌腹膜转移与相关因素表达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10):1039-1042.
[8] Kim JH,Jang YJ,Park SS,et al.Surgical outcom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4 gastric cancers〔J〕.Asian J Surg,2009,32(4):198-204.
[9] 徐闻博,熊 斌.胃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103-106.
[10] Kurita N,Shimada M,Utsunomiya T,et al.Predictive factors of 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0,57(101):98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