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半岛 “水火共荣”地的古村和古城
2014-09-12吴洁
吴洁
通往黑岩角的路是险峻的无人区,你需要手脚并用,攀爬泅渡才能抵达。但艰险的路途之后,迎接你的是令人震撼的科幻般的美景。
盐灶村的古银叶树群,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树龄最大者,而防御性极强的高岭古村,其建筑融合了西洋元素,使中西文化得到了意外的融合。
在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大鹏所城,五年一度的打醮活动是军士后裔纪念先烈的方式,而这里独有的“普通话”,则是游子们迅速融入故乡的最好媒介。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的那只名为“大鹏”的神奇大鸟,是由北海中的大鱼化身而来,当它飞到今天深圳的东南部沿海时,发现了一个依山靠海、壮丽辽阔的半岛,瞬间就被这里优美的景色吸引,于是从天而降,把这里作为了旅途的终点,而它飞落的地方,也被后人冠以“大鹏”之名。
大鹏的故事是庄子虚构出来的,但当地人宁愿相信这是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大鹏可以说是深圳的图腾——深圳的别称“鹏城”便是最好的诠释。而隐秘在鹏城之中的大鹏半岛,无疑是这座繁华都市里最后的净土。
形如哑铃的大鹏半岛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抱大鹏湾,包括葵涌、大鹏、南澳三镇。长达133公里的海岸线和屹立在海边的高山,构成了大鹏半岛迷人的山地海岸风光,而隐藏在山海之间的一个个古朴的村落,连同那座曾经辉煌的海防卫所,则是半岛最具历史和人文底蕴之所在。
“水火共荣”的奇特景象
半岛第一高山和徒步天堂黑岩角
水火不容,本来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在大鹏半岛,这个真理却被“颠覆”了——当地因为独特的地质条件,形成了“水火共荣”的奇特景象。一亿多年前,大鹏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在地质运动的影响下,区域内的3座火山同时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岩浆肆意横流,几乎吞噬了大鹏半岛所有的生物,冷却后的火山岩浆形成的陆地,构成了今天大鹏半岛的主要部分。
七娘山便是典型的火山岩喷发地,虽然海拔只有867米,却是大鹏半岛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深圳第二高山。七娘山有7座山峰,从“七娘”这个名字中,我们似乎可以还原出关于这座山的传说:曾有7位仙女游玩到此,因为留恋大鹏半岛的美景,不愿重返天庭,激怒了玉帝,为示惩罚,将她们化作7座山峰……
对于传说,我们无需过多探究,但不要错过七娘山的美景。从七娘山主峰脚下的地质博物馆出发,沿着狭窄的石阶朝顶峰攀登,沿途的每一块岩石都能带给你惊喜:大树底下,那些有着流水般的纹路的流纹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流动所形成的;巨石上整齐的裂缝,是岩浆冷却的结果。一路上,无论是从森林里突然钻出的小松鼠,还是隐藏在山谷深处的一道美丽的瀑布,都会给你的旅程增添无限的乐趣。抵达山顶,极目远望,但见山脚的地质博物馆宛如火柴盒,公路像缎带飘向远方,连绵的山脉在遥远的天边伸向蓝色的大海……
如果不想登山,沿着海边的景观大道漫步或骑车也是不错的选择。长达5公里的海岸景观大道东起鹿咀,西至杨梅坑,大道上风光无限:一侧紧贴海面,一侧是砾石滩、泻湖等海岸地貌,以及各种火山熔岩冷却后被海水不断冲蚀而成的奇岩怪石……大道的尽头杨梅坑,有一座长满杨梅的山丘,这里有深圳最美的溪谷,也有深圳最受新郎新娘们欢迎的婚纱外景拍摄地。无论何时来到杨梅坑,你总会看到一对对新人,对着蔚蓝的大海和险峻的山峰,留住爱的瞬间,许下海誓山盟。
大鹏半岛也是户外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位于半岛最南端的黑岩角,堪称深圳最险却又最美的海岸,在深圳户外圈,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没有去过黑岩角,就等于没有体验到深圳的户外精髓。通往黑岩角的路是险峻的无人区,沿途不仅有怪石嶙峋的山崖,还有17条海沟,你必须手脚并用,攀爬泅渡才能抵达,其间困难重重。但是,艰险的路途之后,你会得到诱人的回报:黑岩角的岩石如同巨型焦炭,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科幻画面,那便是大自然赋予勇敢者的奖励……
盐灶村的“生命树”
高岭古村中西合璧的建筑
那些来过大鹏半岛的人最留恋的风光,莫过于当地怡人的山海。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在山海环抱之中,还掩映着许多古朴的村落。据统计,深圳现存的158个古村落中,有111个都散落在大鹏半岛的山海之间。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青石板路……这些如诗如画的古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成为深圳市民远去的家园,也是他们寻找心灵归宿的原乡。
位于葵涌镇的盐灶村是半岛最著名的古村,这里曾是从东部沿海进入深圳的门户,从前,这里的村民依靠捕鱼和晒盐为生,“盐灶村”也因晒盐而得名。不过,比盐灶村本身更具名气的是村后的古银叶树群。银叶树是一种珍稀的红树树种,因树叶背面呈银色而得名,目前仅中国、日本和印度存有少量种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盐灶村的银叶树群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树龄最大者,共有近30棵,大部分的树龄在300岁以上,有少数超过了500岁。
盐灶村的村民之所以把这片古树视为“生命树”,要从几百年前说起。那时,这里的海风特别大,庄稼很难生长,常常颗粒无收,村民忍饥挨饿。一次,到海外谋生的村民从东南亚带回了银叶树种子,将其撒在村后的一片空地,没想到它们茁壮成长,生命力十分旺盛,数年后,这些树木便枝繁叶茂,很好地起到了挡风挡潮的作用,于是,村民们把这些树木当作宝贝,世世代代细心呵护。据说“大跃进”时期,有人想砍掉这些古树去“大炼钢铁”,由于村民们誓死保护,才使其存活下来。
走进这片树林,一棵棵数十米高的大树虬龙似地扭曲、伸展、盘错,密密层层的枝叶遮天蔽日,将那些在地面上蔓延交错的树根遮得严严实实。茂密的树冠里不知道藏着多少鸟儿,每当黄昏倦鸟归巢,清脆悦耳的鸟鸣此起彼伏,你会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鹏半岛的一些古村也日渐败落,位于七娘山半山腰的高岭古村就几近废弃。想要去高岭古村寻幽探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村子仅有一条青石小径作为唯一的出入口,而随着村民的迁出,小径已经被杂草覆盖,难觅踪迹。明末清初时,一群福建客家人为躲避战乱迁居至此,繁衍生息,因此村子具有极好的防御性——所有建筑不仅都隐藏在山林之中,而且每座建筑都只有小小的窗户,窗户上镶嵌着拇指粗的铁条,如果有敌人前来,村民们便可从窗口向外射击。高岭古村的住户不多,鼎盛时也不过五十来户,建筑多为两层楼结构,清一色的灰瓦、白墙、青砖,显得古朴而庄重。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还融入了西洋元素,如位于村子中心的高岭小学,有着圆形大拱门和希腊多立克柱式设计,中西文化在这里得到意外的融合。如今,老祠堂是古村里唯一仍在使用的房子,每到年节祭祖之时,外迁的村民就会相聚于此,这或许是他们追古思宗唯一的方式。
明清海防卫所大鹏所城
打醮活动和独特的“普通话”
要在大鹏半岛追忆历史,大鹏所城是必到之处。大鹏所城位于大鹏镇,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
在过去的600多年里,大鹏所城一直承担着中国南部海防的重任,有着辉煌而壮烈的历史:明代中叶,倭寇猖獗,这里是抵御倭寇入侵的第一前线;清朝嘉庆年间,振威将军刘起龙仅率25人的巡逻小队,突袭150多名入侵倭寇,几乎将敌军全部歼灭,成为倭寇望风而逃的抗倭英雄;1839年,赖恩爵将军指挥大鹏所城水师在九龙海战中击败英军,取得鸦片战争首场战役的胜利……
战火与硝烟早已远去,如今的大鹏所城虽然失去了军用功能,但明清时期的内城建筑却几乎完好地保存下来。
天后宫是所城内最重要的建筑。天后是靠海为生的人们的保护神,无论是海边的渔民,还是保家卫国的水师,出海前都一定会去拜祭天后,每逢节庆,祭祀活动也必不可少,而每隔五年举办一次的打醮活动更是当地最大的盛事。在这五年一度,长达七天七夜的盛会中,居住在所城和遍及他乡的军士的后裔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祭祖、祭英烈和祭天后的活动,他们巡游古战场遗址,并通过舞麒麟、奏八音、演大戏、吃“将军宴”等传统活动,纪念逝去的先烈,弘扬英雄传统。
军士们的后裔早已开枝散叶,遍布世界各地,打醮活动是将他们重新连接的纽带,而乡音则是这些游子迅速融入故乡的最好媒介。尽管大鹏所城只是一座占地面积约150亩的小城,但这里的语言却自成一体。所城话初听起来好像是北方话和客家话的混合体,但在语音、语法、词汇和措辞上又与广东话非常接近,并保留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千音”的特殊语调。原来,当初在大鹏所城从军的,不仅有广东人,也有许多来自东北的将士以及随军家属,北方方言和广东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融合,逐渐形成了大鹏所城独有的“普通话”。
除了语言,大鹏所城还保留了独特的传统婚俗。如只要涉及计数,都要用“九”作为吉利的数字,做衣服要做九套,做鞋子也要做九双,寓意“长长久久”;女子出嫁前要唱哭嫁歌,少则哭三天,多则哭七天;迎亲者到达新娘家门口时,要跨过门前的一堆熊熊大火,寓意“烧掉邪气”;新娘坐着花轿向新郎家行进时,伴娘每隔几步就扔下一小段红绳,这叫“抛路引”,意思是新娘回娘家不会认错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