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差异系数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2014-09-12曹筱筱高波
曹筱筱+高波
内容摘要: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区域差异系数,建立基于TOPSIS法的区域差异系数折算模型。运用东西部地区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剔除区域差异影响后西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有了较大变化,东西部地区的企业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了外部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东西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差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TOPSIS法
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指标评价角度,Ki-Hoon Lee和Reza Farzipoor Saen建立了一个DEA模型,以所有与经济、社会、环境等相关的直接花费以及人力成本为投入要素,以节约成本为产出,并且引入税收利益的双重作用因素。李希炜(2008)设计了一个具有6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的评价系统,该评价体系通过在十个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实验,帮助企业找到阻碍发展的根本原因。章和杰等(2007)以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为理论基础,将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引进约束层指标,在方法上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另一个是财务管理的角度,诺尔曼·斯特朗和马丁·沃克(1993)选取14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盈利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公司盈利信息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可持续发展能有显著影响。苏冬蔚、吴仰儒(2005)构建了一个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计量模型,选择了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并运用屏面数据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综合来看,涉及区域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将以财务指标为评价体系,对东西部地区部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差异系数,将东西部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对比,来探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差距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即“一个特定的系统成功地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一)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选择以下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作为一级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率润、净资产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等。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和效益,主要是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按时足额地归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债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潜在能力。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净理论增长率等。
为了所选的二级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一级指标,结合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主要的二级指标进行了筛选,从而得到了如表1所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由于反映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的多样性,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即将分散指标信息集中化,以尽可能少的指标来表示原有信息。设有N个待评价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数位P个,样本数据矩阵为:X=(X1,X2,…,Xp)其中Xi=(x1i,x2i,…,xni)T,(i=1,2,…,p)。用数据矩阵X的p个列向量作线性组合为:
通过数据标准化、建立相关系数矩阵,求出特征值及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选出主成分等步骤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WiFi,其中,Wi表示各主成分因子的权重,权数为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区域差异系数
为了消除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将东西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更加公正、合理的对比,引入区域差异系数这一概念并利用TOPSIS模型,对样本所涉及的区域环境进行评价。
(一)区域差异系数指标体系
本文将主要从整个宏观环境出发,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区域差异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区域环境分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在三个子系统下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建立区域差异系数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在确定每个系统下的分级指标时应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中所涉及的公司样本属于医药化工行业,所以在指标的选择在上会注重科技教育的投入以及资源环境等指标。虽然整个指标体系尚不够成熟,但也能够较为明确地反映出整个区域的发展状况。
(二)TOPSIS模型
TOPSIS距离函数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且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来进行排序,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最远离最劣解,则为最好;否则为最差。模型建立步骤分以下五步:
第一步:将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所在省市的各项指标值进行排列,构成矩阵A。其中xij为第i个省市的第j个指标值,i=1,2...,m,j=1,2...,n。
第二步:将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规范矩阵Z。
,原指标为高优指标。
,原指标为低优指标,其中x`ij为xij的倒数。i=1,2,…,m;j=1,2,…,n。endprint
第三步: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
其中:
第四步:计算目标值与理想值之间的欧式距离。
,i=1,2,...,m
,i=1,2,...,m
第五步:计算各个目标的相对贴进度。
C*i=S*i/(S-i+S*i),i=1,2,…,m,C*i越大说明第i个被评方案越接近最优值。
(三)区域差异系数的运用
通过TOPSIS得到的区域差异系数是一个相对值,能够反映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能源等各方面的综合差异,使区域差异系数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而且分析原理直观,计算过程易于实现(迟国泰等,2007)。通过区域差异系数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折算,消除区域差异,使评价指标纯粹地反映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xij第i个企业的第j个指标为例,ki表示第i个企业所在省市的区域差异系数,则有:X`ij=xij/ki,X`ij表示折算后的指标值。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为了能充分反映地域差异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样本的选取中主要考虑了企业分布、行业差异以及数据完整度等因素,筛选了东西部地区各10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涉及到浙江、江苏、山东、四川、贵州、新疆六个省市,选取了2011年的财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国泰安数据库。
(一)原始数据分析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值。
设变量V1-V16分别表示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已建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16个指标。
为消除纲量的影响,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通过MIN-MAX标准化法将数据转化为0到1之间的值,即:
当变量为效益型指标时:
当指标为成本型时: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的检验值为0.616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分布值为551.088,自由度为120,显著性小于0.01,因此样本数据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和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五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69%,大于80%,说明所提取的五个主成分已涵盖了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通过分析主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F1在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上的得分较高,说明F1更多地反映了偿债方面的信息,体现了偿债能力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F2在体现盈利能力四个指标上的综合得分较高,因此可以认为第二主成分更多地反映盈利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F3在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股东权益周转率指标上得分较高,因此认为F3主成分更多地体现了营运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F4在各指标上的载荷较为平均,没有相对突出的正系数,是综合能力的反映;F5在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两个指标上的得分相对较高,因此认为F5反映发展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所选取的四个一级指标中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的强弱依次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
通过所提取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的方差贡献率,确定各个主成分的权重wi,得到综合评价函数:
F=0.41817F1+0.2081F2+
0.18362F3+0.1018F4+0.083F5
通过此评价函数,计算得到在以内部财务为主要考察指标的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表3、表4所示。
表3显示,样本中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的为F值万昌科技的为2.559;整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的均值为0.856。表4中,样本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的为贵州的久联发展,F值为0.586;F值最低的为四川的天原集团,整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的均值为0.306。对比发现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在最大值与均值方面都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高于西部地区。
(二)基于区域差异系数的主成分分析
1.区域差异系数的计算。本文运用TOPSIS模型,选取样本所涉及到的东西部地区共6个省市的2011年的相关的17个指标数据来计算区域差异系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江苏、山东和浙江三个省份的差异系数更加接近于理想值1,也就是说该区域具有相较于四川、新疆和贵州这些地区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还是资源环境来看,东部省市的宏观环境更能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和支持。
2.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通过公式:x`ij=xij/ki(x`ij表示折算后的指标值、ki表示区域差异系数),用区域差异系数修正原始的指标数据;然后再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新的评价函数计算得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F`,如图2、图3所示。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修正前后的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区域差异系数越小,变化幅度越大。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省由于较低的区域差异系数导致了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均值从0.3064提高到了1.5547;相对而言,区域差异系数较高的东部地区,变化幅度明显要小于西部地区,修正后的综合评价均值为1.567,基本与西部地区的均值持平。由此可见,外部区域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隐含在企业的产出、经营绩效等指标中,如果将企业的经营成果剔除掉由这些外部环境所造成的部分,东西部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也说明了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endprint
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较弱的共性与提升内部竞争实力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提示中小企业结合宏观环境特征进行产业定位与发展选择的重要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研究思想上,以企业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宏观环境特征的区域差异系数,探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部要素,及与外部宏观环境的关系;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客观性评价为支撑,将主成分分析与TOPSIS法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对比区域差异系数剔除前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现差异。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构造区域差异系数时外部宏观环境指标的选择仍有讨论空间;基于客观的原因,样本的选取存在着数量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结果的精确度与可信度等,需要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总之,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成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晰刻画和深入讨论应是企业个体和宏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Ki-Hoon Lee,Reza Farzipoor Saen. Measuri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40(1)
2.崔勇,段勇,赵文晋,王丽莉,李鱼.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4)
3.李希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4.章和杰,黄必成.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Norman Strong,Martin Walker.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Earnings for Stock Return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68(2)
6.苏冬蔚,吴仰儒.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1)
7.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9.迟国泰,芦丹,孙秀峰.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3)endprint
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较弱的共性与提升内部竞争实力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提示中小企业结合宏观环境特征进行产业定位与发展选择的重要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研究思想上,以企业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宏观环境特征的区域差异系数,探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部要素,及与外部宏观环境的关系;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客观性评价为支撑,将主成分分析与TOPSIS法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对比区域差异系数剔除前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现差异。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构造区域差异系数时外部宏观环境指标的选择仍有讨论空间;基于客观的原因,样本的选取存在着数量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结果的精确度与可信度等,需要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总之,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成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晰刻画和深入讨论应是企业个体和宏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Ki-Hoon Lee,Reza Farzipoor Saen. Measuri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40(1)
2.崔勇,段勇,赵文晋,王丽莉,李鱼.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4)
3.李希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4.章和杰,黄必成.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Norman Strong,Martin Walker.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Earnings for Stock Return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68(2)
6.苏冬蔚,吴仰儒.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1)
7.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9.迟国泰,芦丹,孙秀峰.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3)endprint
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较弱的共性与提升内部竞争实力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提示中小企业结合宏观环境特征进行产业定位与发展选择的重要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研究思想上,以企业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宏观环境特征的区域差异系数,探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部要素,及与外部宏观环境的关系;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客观性评价为支撑,将主成分分析与TOPSIS法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对比区域差异系数剔除前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现差异。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构造区域差异系数时外部宏观环境指标的选择仍有讨论空间;基于客观的原因,样本的选取存在着数量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结果的精确度与可信度等,需要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总之,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成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清晰刻画和深入讨论应是企业个体和宏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Ki-Hoon Lee,Reza Farzipoor Saen. Measuring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40(1)
2.崔勇,段勇,赵文晋,王丽莉,李鱼.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4)
3.李希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4.章和杰,黄必成.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Norman Strong,Martin Walker.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Earnings for Stock Return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68(2)
6.苏冬蔚,吴仰儒.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1)
7.刘斌,刘星,黄永红.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主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12)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9.迟国泰,芦丹,孙秀峰.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