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配合中西医治疗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2014-09-12聂莹黄碧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宫腔粘连诊治宫腔镜

聂莹+++++黄碧艳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配合中西医治疗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8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因周期性腹痛、月经异常(月经减少或闭经)或不孕等住院行宫腔镜分离粘连,术后配合口服中药3周及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周期的108例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宫颈粘连程度与患者的治愈率呈正相关(r=0.32,P=0.01)。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配合中西医治疗宫腔粘连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宫腔粘连;诊治

[中图分类号] R7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c)-0166-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egre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NIE Ying1 HUANG Bi-yan2

1.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Nanha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200,China;2.School Hospit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icacy of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egree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08 cases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strogen and rogesterone sequenti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8 to August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ervical adhesion(r=0.32,P=0.01).Curettage number,total effective rate in patient with Ⅰ degree of adhesion and Ⅱ degree of adhesion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urettage number,total effective rate in patient with Ⅰ,Ⅱ degree of adhesion and ≥Ⅲ degree of adhesion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uterine adhesion is a simple,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steroscopy;Intrauterine adhes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宫腔粘连临床上称之为Asherman综合征,任何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的因素均可引起宫腔粘连,其中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1%,常见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近年来随着社会意识的改变,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逐年升高,宫腔粘连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本研究选取因月经异常(经量过少或闭经)伴周期性腹痛、不孕等在本院行宫腔镜治疗并诊断为宫腔粘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8月以周期性腹痛、月经异常(经量过少或闭经)、不孕等在本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108例,年龄21~51岁,平均(30±6.9)岁;其中月经异常22例、继发闭经72例、不孕14例;发病前有宫腔操作史105例,占97.22%。

1.2 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诊断标准

依据欧洲妇科内镜协会的分度标准进行评定[1]。①Ⅰ度:宫腔内多处有纤细膜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正常;②Ⅱ度:子宫前、后壁间有致密的纤维素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③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④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⑤Ⅴ度,又分为Va和Vb度,其中前者为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后者为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完全消失。Ⅲ度以上表明粘连程度较重。

1.3 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麻醉:静脉全麻。仪器:宫腔镜(奥林巴斯12度镜)。宫腔镜诊断:在宫腔镜引导下,观察颈管、内口、宫腔形态,明确宫腔粘连的部位、范围及性质。分离宫腔粘连:针对患者的粘连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粘连分离措施;若患者表现为宫颈管、内口及侧壁的轻度膜性粘连,可借用镜头之锐缘予以分离,若表现为肌性粘连或纤维结缔组织性粘连,则采用电圈(奥林巴斯配套电圈)切开分离粘连,并放置金属圆环1枚[2]。

1.4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抗生素口服3 d预防感染,中药(自制补肾活血汤:熟地10 g,当归尾5 g,菟丝子10 g,枸杞子5 g,川芎10 g,赤芍、白芍各15 g,1剂/d,水煎分2次服)口服3周,并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个周期,以预防宫腔再粘连[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89)3片/次,每隔8 h口服1次,连续服用3个月,最后7 d加服地屈孕酮片(荷兰Solvay Pharmaceuticals BV,国药准字H20090470)1片/次,1次/d]。

1.5 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诊,于月经干净3~7 d再行宫腔镜检查加取环术,查看宫腔是否仍有粘连,询问药物副反应及月经来潮情况,并停止服用雌激素。

endprint

1.6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宫腔粘连完全分离,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内膜光滑,两侧输卵管开口可见,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月经恢复,经量较术前增多,但比正常月经量少,宫腔形态基本正常;无效:月经未恢复,宫腔再粘连。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

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次,x±s)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2.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

宫腔粘连越严重的患者治愈的机会越低,宫颈粘连程度与患者的治愈率呈正相关(r=0.32,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完整的基底层是内膜再生的基础。任何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的因素均可影响其再生功能,启动纤维性修复而致宫腔粘连形成。宫腔操作手术是主要高危因素,尤以刮宫术常见,人工流产术中扩宫、刮匙或吸头过度锐利、胚胎排出后负压过高或过度吸刮等均可造成宫腔粘连的发生[3]。有文献报道,90%以上的宫腔粘连由刮宫引起[4]。有研究发现,81.95%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次数与宫腔粘连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轻、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人流次数≥3次的百分比逐渐升高[5],提示反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可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甚至瘢痕所替代,造成宫壁相互粘连,致难以恢复宫腔解剖与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

由于现代社会意识的改变,人们接受宫腔操作的手术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平均人工流产率为29.1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6]。妊娠、创伤(吸、刮宫)和继发感染是造成宫内粘连的三部曲[7],因此宫腔粘连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由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闭经、下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如能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安全、准确地诊治宫腔粘连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诊断宫腔粘连常采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超检查、子宫探针等作出诊断,但准确度较差,使患者产生巨大的痛苦;治疗上,主要通过宫腔探针、扩宫条等进行机械性分离、B超下灌注扩张术以及球囊扩张术,因均未能直视宫腔操作,故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很可能进一步损伤子宫内膜;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宫腔粘连不仅能够在直视下作出准确诊断,而且能对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组织类型作出估计,对比过去诊治宫腔粘连的方法,宫腔镜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其在诊断绝大部分宫腔粘连时,可进行机械性分离且定位准确,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损伤正常的子宫内膜,减少再次粘连的机会,避免了宫腔粘连治疗失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宫腔镜已是诊治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及早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有利于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的修复[8]。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只能将粘连部位暂时分离,手术结束后,宫腔前后壁相贴,短时间内可能再次发生粘连[9],尤其是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再次粘连,保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生长与修复疗效公认、确切,是常用的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选择配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属于中医的“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为瘀滞冲任胞宫,或胞脉空虚冲任血海亏虚所致。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金刃损伤,胞脉胞络为金刃所伤,致肾中精气虚损,冲任气血不足,精血俱衰,脉络瘀阻,瘀血不尽,新血不生或久病伤肾,胞脉空虚,血海亏虚,即“肾中天癸过少”。需要采用补肾益精,破瘀生血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体内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

综上所述,宫腔镜术后加用中药及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再粘连,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Dawood A,Al-Talib A,Tulandi T.Predisposing factors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intrauterineadhesions[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0,32(8):767-770.

[2]中华妇产科编委会.妇科内镜操作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5):267.

[3]陈学煌.节育术与慢性盆腔疼痛[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6):292.

[4]刘雪琴.B超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探讨[J].微创医学,2007,2(6):523-525.

[5]牟晓玲.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0):1591-1593.

[6]李颖,程怡民,黄娜,等.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43-245.

[7]陈如均,江鱼.不孕不育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5-87.

[8]成九梅,靳琳,夏恩兰,等.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108例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1):55-57.

[9]张丹,夏恩兰,聂焱.宫腔粘连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4):336-337.

(收稿日期:2014-03-21本文编辑:李亚聪)

endprint

1.6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宫腔粘连完全分离,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内膜光滑,两侧输卵管开口可见,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月经恢复,经量较术前增多,但比正常月经量少,宫腔形态基本正常;无效:月经未恢复,宫腔再粘连。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

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次,x±s)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2.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

宫腔粘连越严重的患者治愈的机会越低,宫颈粘连程度与患者的治愈率呈正相关(r=0.32,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完整的基底层是内膜再生的基础。任何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的因素均可影响其再生功能,启动纤维性修复而致宫腔粘连形成。宫腔操作手术是主要高危因素,尤以刮宫术常见,人工流产术中扩宫、刮匙或吸头过度锐利、胚胎排出后负压过高或过度吸刮等均可造成宫腔粘连的发生[3]。有文献报道,90%以上的宫腔粘连由刮宫引起[4]。有研究发现,81.95%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次数与宫腔粘连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轻、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人流次数≥3次的百分比逐渐升高[5],提示反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可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甚至瘢痕所替代,造成宫壁相互粘连,致难以恢复宫腔解剖与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

由于现代社会意识的改变,人们接受宫腔操作的手术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平均人工流产率为29.1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6]。妊娠、创伤(吸、刮宫)和继发感染是造成宫内粘连的三部曲[7],因此宫腔粘连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由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闭经、下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如能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安全、准确地诊治宫腔粘连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诊断宫腔粘连常采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超检查、子宫探针等作出诊断,但准确度较差,使患者产生巨大的痛苦;治疗上,主要通过宫腔探针、扩宫条等进行机械性分离、B超下灌注扩张术以及球囊扩张术,因均未能直视宫腔操作,故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很可能进一步损伤子宫内膜;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宫腔粘连不仅能够在直视下作出准确诊断,而且能对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组织类型作出估计,对比过去诊治宫腔粘连的方法,宫腔镜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其在诊断绝大部分宫腔粘连时,可进行机械性分离且定位准确,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损伤正常的子宫内膜,减少再次粘连的机会,避免了宫腔粘连治疗失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宫腔镜已是诊治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及早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有利于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的修复[8]。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只能将粘连部位暂时分离,手术结束后,宫腔前后壁相贴,短时间内可能再次发生粘连[9],尤其是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再次粘连,保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生长与修复疗效公认、确切,是常用的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选择配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属于中医的“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为瘀滞冲任胞宫,或胞脉空虚冲任血海亏虚所致。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金刃损伤,胞脉胞络为金刃所伤,致肾中精气虚损,冲任气血不足,精血俱衰,脉络瘀阻,瘀血不尽,新血不生或久病伤肾,胞脉空虚,血海亏虚,即“肾中天癸过少”。需要采用补肾益精,破瘀生血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体内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

综上所述,宫腔镜术后加用中药及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再粘连,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Dawood A,Al-Talib A,Tulandi T.Predisposing factors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intrauterineadhesions[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0,32(8):767-770.

[2]中华妇产科编委会.妇科内镜操作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5):267.

[3]陈学煌.节育术与慢性盆腔疼痛[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6):292.

[4]刘雪琴.B超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探讨[J].微创医学,2007,2(6):523-525.

[5]牟晓玲.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0):1591-1593.

[6]李颖,程怡民,黄娜,等.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43-245.

[7]陈如均,江鱼.不孕不育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5-87.

[8]成九梅,靳琳,夏恩兰,等.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108例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1):55-57.

[9]张丹,夏恩兰,聂焱.宫腔粘连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4):336-337.

(收稿日期:2014-03-21本文编辑:李亚聪)

endprint

1.6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宫腔粘连完全分离,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内膜光滑,两侧输卵管开口可见,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月经恢复,经量较术前增多,但比正常月经量少,宫腔形态基本正常;无效:月经未恢复,宫腔再粘连。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

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刮宫次数的比较(次,x±s)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2.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

宫腔粘连越严重的患者治愈的机会越低,宫颈粘连程度与患者的治愈率呈正相关(r=0.32,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Ⅰ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程度宫颈粘连患者疗效的比较(n)

与≥Ⅲ度粘连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完整的基底层是内膜再生的基础。任何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的因素均可影响其再生功能,启动纤维性修复而致宫腔粘连形成。宫腔操作手术是主要高危因素,尤以刮宫术常见,人工流产术中扩宫、刮匙或吸头过度锐利、胚胎排出后负压过高或过度吸刮等均可造成宫腔粘连的发生[3]。有文献报道,90%以上的宫腔粘连由刮宫引起[4]。有研究发现,81.95%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次数与宫腔粘连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轻、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人流次数≥3次的百分比逐渐升高[5],提示反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可对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甚至瘢痕所替代,造成宫壁相互粘连,致难以恢复宫腔解剖与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

由于现代社会意识的改变,人们接受宫腔操作的手术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平均人工流产率为29.1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6]。妊娠、创伤(吸、刮宫)和继发感染是造成宫内粘连的三部曲[7],因此宫腔粘连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由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闭经、下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如能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安全、准确地诊治宫腔粘连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诊断宫腔粘连常采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超检查、子宫探针等作出诊断,但准确度较差,使患者产生巨大的痛苦;治疗上,主要通过宫腔探针、扩宫条等进行机械性分离、B超下灌注扩张术以及球囊扩张术,因均未能直视宫腔操作,故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很可能进一步损伤子宫内膜;随着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宫腔粘连不仅能够在直视下作出准确诊断,而且能对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组织类型作出估计,对比过去诊治宫腔粘连的方法,宫腔镜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其在诊断绝大部分宫腔粘连时,可进行机械性分离且定位准确,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损伤正常的子宫内膜,减少再次粘连的机会,避免了宫腔粘连治疗失败,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宫腔镜已是诊治宫腔粘连的金标准,及早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有利于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的修复[8]。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只能将粘连部位暂时分离,手术结束后,宫腔前后壁相贴,短时间内可能再次发生粘连[9],尤其是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率高,因此,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再次粘连,保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生长与修复疗效公认、确切,是常用的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选择配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属于中医的“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为瘀滞冲任胞宫,或胞脉空虚冲任血海亏虚所致。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金刃损伤,胞脉胞络为金刃所伤,致肾中精气虚损,冲任气血不足,精血俱衰,脉络瘀阻,瘀血不尽,新血不生或久病伤肾,胞脉空虚,血海亏虚,即“肾中天癸过少”。需要采用补肾益精,破瘀生血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体内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

综上所述,宫腔镜术后加用中药及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再粘连,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Dawood A,Al-Talib A,Tulandi T.Predisposing factors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different stages of intrauterineadhesions[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0,32(8):767-770.

[2]中华妇产科编委会.妇科内镜操作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5):267.

[3]陈学煌.节育术与慢性盆腔疼痛[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6):292.

[4]刘雪琴.B超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探讨[J].微创医学,2007,2(6):523-525.

[5]牟晓玲.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0):1591-1593.

[6]李颖,程怡民,黄娜,等.中国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43-245.

[7]陈如均,江鱼.不孕不育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5-87.

[8]成九梅,靳琳,夏恩兰,等.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108例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1):55-57.

[9]张丹,夏恩兰,聂焱.宫腔粘连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4):336-337.

(收稿日期:2014-03-21本文编辑:李亚聪)

endprint

猜你喜欢

宫腔粘连诊治宫腔镜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foley尿管球囊的治疗分析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