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的改进
2014-09-12阮长久
阮长久, 苏 静
(金华第一中学,浙江 金华 321015)
1 教材中的演示方法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1第三章第2节“磁感应强度”中安排了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3块相同的蹄形磁铁并列放在桌上,可以认为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将1根直导线水平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导线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下向上)垂直. 有电流通过时导线将摆动,通过摆动角度的大小可以比较导线受力的大小. 分别接通“2,3”和“1,4”,可以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 电流由外部电路控制. 先保持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然后保持电流不变,改变导线通电部分的长度. 观察这2个因素对导线受力的影响.
图1 教材中的演示装置
2 设计思想
把通电的导线框放入用2块钕铁硼超强长方形磁铁相互靠近形成的磁场中,矩形线框平衡在竖直位置不动时,通电导线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安培力等于力传感器拉力的变化,通电导线的电流由电流传感器来测量,导线的单匝有效长度用磁铁的宽度来表示. 在导线匝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流的大小形成同一实验装置多组数据的对比,把这些数据导入表格中,再利用电脑F-I图像中拟合,直接可以判断安培力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电流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导线的匝数,把这些数据导入另一个表格中,再利用电脑F-L图像中拟合直线,直接可以判断安培力和导线匝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磁感应强度和电流大小、导线长度无关.
3 制作材料
10 cm×13 cm钕铁硼超强方形磁铁2块,长度为25 cm、宽为3 cm、高为10 cm带有凹槽的长木板1块,直径为0.3 mm的漆包线6根(长度分别为3.5,7,10.5,14,17.5,21 m),钢锯1把,朗威电流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各1套,胶水1瓶,自制架1个,滑动变阻器1个,铁架台2个,电脑1台,学生电源和导线若干.
4 装置制作
用钢锯把木架做好,再把钕铁硼超强方形磁铁放入木架中,该装置用以固定钕铁硼超强方形磁铁,以防止实验过程中2块钕铁硼超强方形磁铁吸在一起难以分开. 把导线绕制在长木板的凹槽内,并分别用记号50,100,150,200,250,300标示,这样导线的匝数就很清楚了. 把带有导线的凹槽固定在朗威力传感器上,再把朗威力传感器固定在2个铁架台的中间. 连好电路,分别接入朗威电流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并与电脑相连,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图2 实验电路图
图3 实验装置图
5 实验方法
首先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开关断开. 将力传感器和矩形线框调至竖直状态,使矩形线框处于2块钕铁硼超强方形磁铁的中间位置,与磁铁的底座有一定的距离,对力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示数进行调零.
保持导线的有效长度不变(即不改变导线的匝数),闭合开关,调节学生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待示数稳定后,点击“点击记录”,记录多组电流与对应力F值,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出F-I图象并保存图象,数据和图象如表1和图4所示.
表1 实验数据1
图4 F-I图象
分别接入匝数不同的接头(相当于改变通电导线的有效长度),改变滑动变组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流I保持在0.09 A,待示数稳定后点击记录电流和安培力F的值,并另加一个变量(导线的匝数对应的抽头)依次表示为50,100,150,200,250,用图象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出F-L图象并保存图象,数据和图象如表2和图5所示.
表2 实验数据2
图5 F-L图象
6 结束语
经教学实践证明,新的实验设计使磁感应强度的教学层次变得简单明了、逻辑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和掌握,且该实验的改进可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创新过程带来的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 肖少斌. 自制“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原理演示装置[J]. 物理实验,2005,25(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