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4-09-12侯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通率心肌细胞溶栓

侯金霞

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侯金霞

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的死因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的破裂以及血栓的形成。然而这些情况都是源于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的结果。研究证明, 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1]。控制心肌梗死面积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在心肌梗死早期极可能的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如果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能够灌注再开通冠状动脉, 使冠状动脉的血流尽早恢复流通, 心肌细胞尽可能地恢复功能, 就能够尽最大可能阻止梗死面积的再扩大。因此, 溶栓成为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就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与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效果哪一个更好展开讨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进入本院确诊治疗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4例)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平均12 d进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为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68例, 女性患者为46例, 其平均年龄为(65.3±3.2)岁。测定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如严重的心力衰竭等。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法 患者入院后, 在手术前要立刻嚼服阿司匹林0.3 g, 手术过程中要及时注射肝素。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常规方法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成功后, 静脉注射普通肝钠7000~9000 U。利用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梗死的相关病变部位。并结合心电图, 将导管送至病变的血管远端, 先进行预扩张后再将支架放置在病变梗死的血管上, 使血管得到扩张并恢复血流畅通。

1.2.2 静脉溶栓治疗 患者入院后, 即刻嚼服阿司匹林0.3 g, 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 后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 min。90 min后复查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总疗程共3~5 d。

1.3 评价指标 这114例患者均经溶栓再灌注治疗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 如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观察终点主要为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就诊前性别、年龄、患病时长、梗死部位以及危险因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两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可进行比较。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具有可比性,但是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仅为60%, 而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达到了90%, 两组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死亡率也比试验组高出许多, 这就表明了直接进行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对照组再心肌梗死患者的总的临场时间发生率严重高于试验组的发生率, 两组试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死因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的破裂以及血栓的形成。然而这些情况都是源于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的结果。如果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能够灌注再开通冠状动脉, 使冠状动脉的血流尽早恢复流通, 心肌细胞尽可能地恢复功能, 就能够尽最大可能阻止梗死面积的再扩大。因此, 溶栓成为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法。静脉溶栓是最早投入使用的溶栓疗法, 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多项临床研究实验证明, 应用静脉溶栓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虽然静脉溶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但是其梗死再通率以及并发症发病率都很高。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血管通畅, 挽救更多的濒死的心肌细胞。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拥有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仅靠药物治疗并且简单易操作, 对治疗条件不苛刻, 在任何具有正规医疗卫生许可的单位都能实施,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静脉溶栓治疗已经被世界认可并大范围应用。但静脉溶栓同样拥有其不足之处, 比如说梗死后相关血管的再通率较低, 即使是目前最有效的溶栓剂的血管再通率也不理想, 而且溶栓剂对于心源性休克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闭塞的心肌梗死患者无效, 并且还有伴发并发症的高风险, 溶栓后的血管再狭窄以及梗死再通率都相当高。

这恰恰表明了直接实行动脉介入治疗能够使梗死的血管得到充分的扩张而使血流更加流畅, 这一治疗方案能够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 使心脏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对照组的死亡率也比试验组高出许多, 这就表明了直接进行动脉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对照组相较于试验组发生严重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比重较大, 这也就表示直接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更能够挽救患者生命, 使患者得以康复。本研究显示, 尽管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基本相同, 但是试验组梗死的相关血管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等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 崔惠康, 张叶.急诊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安徽医药, 2013, 17(8):1400.

2014-03-24]

454191 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一分院内科

猜你喜欢

通率心肌细胞溶栓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