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老年人群不同肥胖类型与慢性病危险因素
2014-09-12付奕兰江于芳
付 奕 兰 江 于 芳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肥胖与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5〕。肥胖不仅指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还包括脂肪组织在人体的异常分布。研究证实,相对于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局部分布特别是腹部脂肪的堆积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更加显著。许多与肥胖相关疾病常在体重指数(BMI)相对较低时就已发生〔6〕。因此,若单独用BMI可能低估其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险。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了我国成年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BMI界值和判断腹部脂肪蓄积的腰围(WC)界值〔7〕。本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肥胖老年人群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样本来自“2010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户籍和居住地在山西省11个地市、60~69岁的老年人4 957人。城镇人群占50.13%,乡村人群占49.87%,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3.2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6.71%。;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占21.64%,办事人员及服务业人员占10.6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占27.3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12.93%;经常锻炼人群占11.70%,偶尔锻炼人群占17.45%,不锻炼人群占70.85%。见表1。
1.2指标测量法 测量身高、体重、WC等指标,测量均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按照标准的步骤进行。
1.3问卷调查法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二是体育锻炼情况:经常锻炼:每周大强度+每周中强度≥3次且每天大强度+每天中强度≥30 min;偶尔锻炼:每周大强度+每周中强度+每周小强度>0次且每天大强度+每天中强度<30 min;不锻炼:每周大强度+每周中强度+每周小强度=0次。三是慢性病的患病情况(需经医院确诊)。
表1 山西省老年人群人口学特征分布〔n(%)〕
1.4肥胖评价指标 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7〕,按BMI分类标准、WC界值点判定肥胖类型。BMI<18.5 kg/m2为偏轻,18.5 kg/m2≤BMI<24 kg/m2为正常,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男性:WC<85 cm为正常;85~95 cm为高WCⅠ;≥95 cm为高WCⅡ;女性:<80 cm为正常;80~90 cm为高WC Ⅰ;≥90 cm为高WCⅡ。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以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数比(OR)衡量肥胖相关指标与主要慢性病的联系。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调整混杂因素,估计OR值及其95%CI。将BMI和WC的等级作为连续变量代入模型中进行趋势检验。
2 结 果
2.1山西省老年肥胖流行特征 山西省老年男性平均BMI(24.52±3.19) kg/m2,超重、肥胖1 401人,占总人数的57.75%;平均WC为(86.38±9.78) cm,超标1 374人,占总人数的56.64%;山西省老年女性平均BMI(25.26±3.36) kg/m2,超重、肥胖1 644人,占总人数的64.95%;平均WC为(85.29±9.33) cm,超标1 843人,占总人数的72.82%。山西省老年女性超重、肥胖率和中心型肥胖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0.001)。见表2,表3。随着BMI值的升高,WC正常的比例减少,而超常的比例增加。即使是BMI偏轻,也有WC超常的人数,在BMI正常组中,老年男女高WC的比例分别达到19.86%和41.40%;在超重和肥胖组,老年男性高WC比例分别达到79.98%和98.19%,女性则分别达到87.32%和98.60%。
表2 山西省老年男性不同类型超重、肥胖人数〔n(%)〕
表3 山西省老年女性不同类型超重、肥胖人数及百分比〔n(%)〕
2.2山西省老年慢性病患病情况 55.21%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选择“不知道”和“无”的占44.79%。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高血压(20.25%)、骨关节疾病(10.82%)、高脂血症(7.76%)、糖尿病(5.34%)、冠心病(4.22%)。其中,老年女性在高血压、高脂血症、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率极明显高于男性(P<0.001)。见表4。
2.3不同肥胖类型人群与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
2.3.1不同BMI分组与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调整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体育锻炼及WC后,高血压、高脂血症、骨关节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随BMI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肥胖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骨关节疾病的趋势检验P值<0.001,糖尿病和冠心病的趋势检验P值<0.01,<0.05,与BMI正相关,慢性支气管炎的趋势检验P值>0.05,与BMI不存在相关性。见表5。
表4 山西省老年组不同性别患病情况比较〔n(%)〕
2.3.2不同WC分组与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调查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体育锻炼因素,除消化性溃疡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率随WC的增高而上升。WCⅡ与正常WC组相比,高脂血症、高血压、骨关节疾病的趋势检验P值<0.001,糖尿病、冠心病P<0.01,与WC呈正相关;慢性支气管炎的趋势检验P值>0.05,与WC无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无疾病比例随WC的增高而下降,与正常WC组相比消化性溃疡趋势检验P值<0.01,无疾病趋势检验P值<0.001,与WC呈负相关。见表6。
表5 不同BMI的慢性病患病率(%)及其之间的关系
表6 不同WC的慢性病患病率及其之间的关系
2.3.3多元回归模型中各自变量与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关系比较 以各种慢性疾病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城乡、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体育锻炼、BMI和WC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然后统计进入模型中的各自变量偏回归系数β、标准误S.E、Wald值、P值、OR值(95%CI)。表7可见,对于高血压,性别、城乡、BMI和WC值进入模型,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其中,BMI偏回归系数稍高于WC值,且P值<0.001;对于高脂血症,性别、城乡、退休前职业、BMI和WC进入模型,从偏回归系数β来看,WC预测高脂血症能力大于BMI;对于糖尿病和冠心病,除了分别受年龄、城乡、教育程度和体育锻炼影响外,WC值进入模型,且P值<0.01,说明,对于这两种慢性疾病,WC的预测能力较高;对于消化性溃疡和骨关节疾病,仅有性别和BMI进入模型,BMI与消化性溃疡负相关,与骨关节疾病正相关,且P值<0.001,BMI对于这两种慢性病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表7 多元回归模型中各自变量与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关系
3 讨 论
WGOC对我国体量指标和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分析不同BMI和WC切点对于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确定了判断我国20~70岁以上成年人判定BMI标准和判断疾病危险的WC切点值〔7〕。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男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0.141和0.109倍〔8〕。高血压的发病率还与体内脂肪分布有关〔9〕。覃羽乔等〔10〕研究表明高血压组中WC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肥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不仅与肥胖程度有关,还与体内脂肪分布有关。本研究提示高脂血症是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隐性杀手〔11〕。
1978年至今,我国组织的5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横断面调查均提示,肥胖(或超重)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患因素之一。应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我国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的特征不但有腹内脂肪增多,尚有股部皮下脂肪减少,且不受BMI影响〔12〕。因此,WC比BMI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预测更有价值。当然,肥胖的时程也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以色列对2 000名40~70岁的人群进行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高患病率与其10年前较高的BMI有更大的相关性〔13〕。
中心性肥胖比全身肥胖更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危险及死亡相关。此外,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如弗明汉(Framingham)研究、多种危险因素干预研究(MRFTT)和明斯特心脏研究(PROCAM)中可以看出,冠心病发生很少取决于单一因素,多决定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危险远远高于单一因素危险因素作用的总和〔14〕。
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世界上造成女性健康问题的第四大原因,而在男性则位于第八位。未来20年内,这一数字还会迅速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会翻倍〔15〕。肥胖引起骨性关节炎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有:①肥胖加重了关节面的负担,使得关节结构加速磨损、老化,引起变形性关节炎;②肥胖可通过其他代谢并发症间接影响关节,如糖耐量异常、脂质异常症等。③肥胖者饮食结构通常不合理,这也会影响关节。比如高脂肪的摄入,不但可引起肥胖,而且可以对骨、软骨及关节结构造成不良影响〔16〕。消化性溃疡在肥胖者中患病率显著低于偏轻者。可能与此类消化道疾病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
慢性病具有迁延性、无自愈性和极少治愈的三项特征,并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危险因素〔17〕。肥胖作为共同危险因素之一,对相关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支持这观点。老年人群静止的生活方式及衰老导致的肌肉量减少和萎缩抵消了腹部脂肪堆积造成的体重增加,因此许多具有高代谢风险的人群并不表现为BMI升高,而实际上,BMI<24 kg/m2人群的慢性病的发病率并不低。因此,在这类人群中检出代谢危险因子的聚集同样不容忽视。腹型肥胖是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提示在预防慢性疾病时,除了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也十分重要。
4 参考文献
1杜松明,李艳平,房红芸.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联的比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6):626-32.
2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20.
3赵文华,翟 屹,胡建平,等.中国超重和肥胖造成相关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55-9.
4Field A,Coakle E.Impact of overweight o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during a 10-year period〔J〕.Arch Inern Med,2001;161(13):1581-6.
5Calle E,Thun M.Body-mass index and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US adults〔J〕.New Engl J Med,1999;341(15):1097-105.
6李伟扬,李晓霞,高凤敏,等.中年人群腹型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1):64-5.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8李 园,翟风英,王惠君,等.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关系的四年随访研究〔J〕.卫生研究,2007;36(4):478-80.
9陈 捷,赵秀丽,武 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4.
10覃羽乔,徐永芳,梁桂民,等.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6):656-7.
11关乐林.中老年人高血脂对心血管病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08;4(8):17-8.
12《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会议纪要(第三部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4):219-23.
13李枝萍,刘 军,徐婷婷,等.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10;12(4):754-6.
14鄢盛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6):384-6.
15盖学周,饶平根,赵光岩,等.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20(1):46-9.
16殷 浩.如何应对世界头号致残病〔J〕.养生月刊,2007;28(3):211-3.
17李泓澜,徐 飚,郑 苇,等.中老年男性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4):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