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观察

2014-09-12廖均平黄燕金梁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黄疸

廖均平++++++黄燕金++++++梁日光++++++梁永任++++++欧光武++++++刘杰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肝门部胆管癌89例患者,按胆道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组45例及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肝功能相关指标、胆汁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ENBD组的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B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 两种胆道引流术;肝门部胆管癌;黄疸

[中图分类号] R73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049-03

Effect observation of two kinds of biliary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jaundice caused by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LIAO Jun-ping HUANG Yan-jin LIANG Ri-guang LIANG Yong-ren OU Guang-wu LIU Jie-we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Gaozhou525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biliary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jaundice caused by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Methods 8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he different biliary drainage metho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group(45 cases)an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PTCD)group(44 cases).Drainage success rate,related indicator of liver function,bile drainag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drainage success rate of ENBD group was 73.33%,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TCD group(90.91%),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related indicator of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drainag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related indicator of liver function after drainag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Bile drainag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rate in ENBD group was 17.78%,incidence rate of PTCD group was 29.54%,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wo kinds of biliary drainag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hepatic portal cholangiocarcinoma caused by jaundice,and improve liver function.PTCD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Ⅳ hilar cholangiocarcinom,but PTCD has a higher incidence of biliary tract bleeding.

[Key words] Two kinds of biliary drainage;Hilar cholangiocarcinoma;Jaundice

近年来,临床报道显示,胆管癌术后极易引起黄疸的发生,治疗方法上,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治疗胆管癌所致黄疸作用的疗效较好[1-2]。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89例,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43~85岁,平均(63.7±12.4)岁;按不同胆道引流方法分为ENBD组45例及PTCD组44例。两组的黄疸时间、治疗前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确诊通过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显示:ALT、ALP、DBiL、TBA、γ-GGT和TBiL明显升高,DBiL/TBiL的值>50%。肝门部胆管癌根据Bismuth分型,Ⅰ型:肝总管梗阻;Ⅱ型:左右肝管分叉处梗阻;Ⅲ型:肝门部梗阻累及左或右肝管;Ⅳ型:肝门部梗阻累及左和右肝管。

1.3 方法

ENBD组手术方法:常规进行乳头插管,胆管插管在X线导丝引导下进行,使导丝越过胆管的狭窄段,引流管放置在扩张及引流范围最广泛的胆管,并留置外引流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插管困难患者中实施。PTCD组手术方法:常规CT进行扫描,穿刺位置根据肝内胆管的情况来确定;患者皆采用局部麻醉,行经皮经肝穿刺,以右侧第7~9肋间腋中线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碘帕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胆管显影后根据胆管情况分类,然后放置外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PTCD或ENBD外引流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每天胆汁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

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6,P<0.05)(表1)。

表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2.2 两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引流前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胆汁引流量的比较

ENB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52.19±123.16) ml/d,PTC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39.37±110.22) ml/d,两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7,P>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低于PTCD组的2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6,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1],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就诊时晚期病例多,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如何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一直是肝胆外科的热点。患者即使可进行外科手术,为了改善其效果,术前胆道引流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及时解除梗阻,病情将迅速恶化[5-6]。

各种胆汁引流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胆道梗阻,但并不能延长生存期。胆汁引流术包括PTCD、ENBD及外科手术引流术。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技术的发展,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梗阻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主要术式,因为在以上治疗过程中,不仅安全准确,操作简捷,而且能减少梗阻部位对手术的限制等[7-8]。

以往的介入治疗中,一般只对存在优势侧的肝内胆管采取引流措施,结果显示,黄疸的消退效果比较差,易引起梗阻或感染加重[9-10]。PTCD采取双侧胆管同时引流的方法,增加了引流的范围,使患者黄疸减退,改善或恢复肝功能,显著降低胆管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提高[11]。

本研究结果显示,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组病例经两种治疗方法后,减黄效果均达到预期,术后TBiL及DBiL明显下降,ALP、ALT等与肝功能有关的酶均明显下降。在减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12-13]。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TCD组与ENBD组比较,经内镜治疗具有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14]。

综上所述,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建雄,刘维,窦晓霞,等.X线透视联合超声引导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309-314.

[2]王树松,韩明宏,刘春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90-91.

[3]许哲,徐明林,汤迎春,等.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21(1):18-19.

[4]王健,罗鹏飞,于新发,等.单通道植入T-型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19-20.

[5]谭志刚,郭奕彤.胆管支架置入联合锁骨下动脉药盒贯序化疗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种类支架选择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 13(52):10377-10381.

[6]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DSA下联合超声定位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69-71.

[7]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超声引导与DSA联合超声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6162-6163.

[8]刁同进,高百春,蔡宏剑,等.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15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5):1575-1581.

[9]吴英超,杨金炜,李冠海,等.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7):81-83.

[10]杨莉莉,曹贵文,崔新江,等.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0-273.

[11]孟岩,周海华.放射治疗在晚期不可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6):583-584.

[12]王田田,潘亚敏,高道键,等.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3):252-256.

[13]罗剑钧,刘清欣,瞿旭东,等.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指南的建议[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7):509-512.

[14]王威.36例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3-24.

(收稿日期:2014-03-08本文编辑:李亚聪)

1.3 方法

ENBD组手术方法:常规进行乳头插管,胆管插管在X线导丝引导下进行,使导丝越过胆管的狭窄段,引流管放置在扩张及引流范围最广泛的胆管,并留置外引流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插管困难患者中实施。PTCD组手术方法:常规CT进行扫描,穿刺位置根据肝内胆管的情况来确定;患者皆采用局部麻醉,行经皮经肝穿刺,以右侧第7~9肋间腋中线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碘帕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胆管显影后根据胆管情况分类,然后放置外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PTCD或ENBD外引流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每天胆汁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

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6,P<0.05)(表1)。

表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2.2 两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引流前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胆汁引流量的比较

ENB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52.19±123.16) ml/d,PTC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39.37±110.22) ml/d,两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7,P>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低于PTCD组的2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6,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1],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就诊时晚期病例多,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如何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一直是肝胆外科的热点。患者即使可进行外科手术,为了改善其效果,术前胆道引流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及时解除梗阻,病情将迅速恶化[5-6]。

各种胆汁引流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胆道梗阻,但并不能延长生存期。胆汁引流术包括PTCD、ENBD及外科手术引流术。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技术的发展,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梗阻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主要术式,因为在以上治疗过程中,不仅安全准确,操作简捷,而且能减少梗阻部位对手术的限制等[7-8]。

以往的介入治疗中,一般只对存在优势侧的肝内胆管采取引流措施,结果显示,黄疸的消退效果比较差,易引起梗阻或感染加重[9-10]。PTCD采取双侧胆管同时引流的方法,增加了引流的范围,使患者黄疸减退,改善或恢复肝功能,显著降低胆管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提高[11]。

本研究结果显示,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组病例经两种治疗方法后,减黄效果均达到预期,术后TBiL及DBiL明显下降,ALP、ALT等与肝功能有关的酶均明显下降。在减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12-13]。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TCD组与ENBD组比较,经内镜治疗具有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14]。

综上所述,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建雄,刘维,窦晓霞,等.X线透视联合超声引导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309-314.

[2]王树松,韩明宏,刘春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90-91.

[3]许哲,徐明林,汤迎春,等.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21(1):18-19.

[4]王健,罗鹏飞,于新发,等.单通道植入T-型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19-20.

[5]谭志刚,郭奕彤.胆管支架置入联合锁骨下动脉药盒贯序化疗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种类支架选择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 13(52):10377-10381.

[6]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DSA下联合超声定位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69-71.

[7]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超声引导与DSA联合超声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6162-6163.

[8]刁同进,高百春,蔡宏剑,等.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15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5):1575-1581.

[9]吴英超,杨金炜,李冠海,等.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7):81-83.

[10]杨莉莉,曹贵文,崔新江,等.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0-273.

[11]孟岩,周海华.放射治疗在晚期不可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6):583-584.

[12]王田田,潘亚敏,高道键,等.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3):252-256.

[13]罗剑钧,刘清欣,瞿旭东,等.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指南的建议[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7):509-512.

[14]王威.36例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3-24.

(收稿日期:2014-03-08本文编辑:李亚聪)

1.3 方法

ENBD组手术方法:常规进行乳头插管,胆管插管在X线导丝引导下进行,使导丝越过胆管的狭窄段,引流管放置在扩张及引流范围最广泛的胆管,并留置外引流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插管困难患者中实施。PTCD组手术方法:常规CT进行扫描,穿刺位置根据肝内胆管的情况来确定;患者皆采用局部麻醉,行经皮经肝穿刺,以右侧第7~9肋间腋中线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碘帕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胆管显影后根据胆管情况分类,然后放置外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PTCD或ENBD外引流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每天胆汁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

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6,P<0.05)(表1)。

表1 两组引流成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2.2 两组引流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引流前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胆汁引流量的比较

ENB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52.19±123.16) ml/d,PTCD组的胆汁引流量为(339.37±110.22) ml/d,两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7,P>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低于PTCD组的2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6,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ENBD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1],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就诊时晚期病例多,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如何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一直是肝胆外科的热点。患者即使可进行外科手术,为了改善其效果,术前胆道引流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不及时解除梗阻,病情将迅速恶化[5-6]。

各种胆汁引流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胆道梗阻,但并不能延长生存期。胆汁引流术包括PTCD、ENBD及外科手术引流术。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技术的发展,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梗阻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主要术式,因为在以上治疗过程中,不仅安全准确,操作简捷,而且能减少梗阻部位对手术的限制等[7-8]。

以往的介入治疗中,一般只对存在优势侧的肝内胆管采取引流措施,结果显示,黄疸的消退效果比较差,易引起梗阻或感染加重[9-10]。PTCD采取双侧胆管同时引流的方法,增加了引流的范围,使患者黄疸减退,改善或恢复肝功能,显著降低胆管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提高[11]。

本研究结果显示,ENBD组引流成功33例,引流成功率为73.33%,明显低于PTCD组的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引流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组病例经两种治疗方法后,减黄效果均达到预期,术后TBiL及DBiL明显下降,ALP、ALT等与肝功能有关的酶均明显下降。在减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12-13]。EN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TCD组与ENBD组比较,经内镜治疗具有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14]。

综上所述,两种胆管引流术均可有效缓解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黄疸,改善肝功能;PTCD为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PTCD后胆道出血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建雄,刘维,窦晓霞,等.X线透视联合超声引导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309-314.

[2]王树松,韩明宏,刘春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90-91.

[3]许哲,徐明林,汤迎春,等.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21(1):18-19.

[4]王健,罗鹏飞,于新发,等.单通道植入T-型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19-20.

[5]谭志刚,郭奕彤.胆管支架置入联合锁骨下动脉药盒贯序化疗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不同种类支架选择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 13(52):10377-10381.

[6]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DSA下联合超声定位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69-71.

[7]杨金炜,李冠海,彭玲,等.超声引导与DSA联合超声定位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6162-6163.

[8]刁同进,高百春,蔡宏剑,等.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15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5):1575-1581.

[9]吴英超,杨金炜,李冠海,等.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7):81-83.

[10]杨莉莉,曹贵文,崔新江,等.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2):270-273.

[11]孟岩,周海华.放射治疗在晚期不可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6):583-584.

[12]王田田,潘亚敏,高道键,等.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3):252-256.

[13]罗剑钧,刘清欣,瞿旭东,等.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指南的建议[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7):509-512.

[14]王威.36例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23-24.

(收稿日期:2014-03-08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黄疸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护理黄疸新生儿,从正确判断黄疸程度开始
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母乳性黄疸的4个真相
宝宝黄疸不容忽视
对新生儿黄疸的3种误解
光屁股晒太阳 黄疸退得快
哪些黄疸宝宝需要就医
60例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