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探析

2014-09-11王文波,杨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

王文波,杨瑞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一种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的硕士学位制度,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顺应科学技术发展及完善硕士生培养制度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制度的完善性和学习质量,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应措施,以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转型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80-02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具有较高学历且具有很强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硕士生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自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以来,我国硕士生教育以培养科研型毕业生和大学教师为主。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又迅速扩大,学术性人才以及大学教师大多被博士研究生所取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转向更偏向实际的工作。为了促使我国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必须将研究生教育从单一的培养科研型人才逐渐转变为科研型和应用型并重的模式。为了达到该目的,我国教育部自2009年开始展开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本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现状以及当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毕业生的需求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强调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培养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同时,为了保证学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文章探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改进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必然性

1.由教育发达国家的招生策略反映我国全日制硕士生扩招的必然性。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职业分化越来越细,社会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各国的教育都在积极地调整其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其国际竞争性。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代表着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实用性,坚持学术研究生教育和专业研究生教育并重的策略。多年来,为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硕士毕业生,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美国专业硕士学位非常完善,而且种类很多,覆盖面大,基本覆盖了社会技术分工的各个方面,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社会发展逼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我国自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以来,硕士研究生一般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大学教师为主。近些年来我国招生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去向已转向

更偏向实际性的工作,然而这批学生进入真正的实际性、应用性工作后出现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问题,很多研究生表示“工作期望值与现实相差太远”。

在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也不再盲目地将学位作为门槛,他们更加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经调查,2010的高校招聘中,大约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非学术科研能力,在平等的竞争条件下,许多硕士研究生对工作的待遇期望值较高,同时用人单位所强调的应用及创新能力相对于不少本科生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以来,国家、个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培养出的研究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促使我国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必须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存在着不公正的看法。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开展并没有改变社会对该类学生的偏见,认为该类硕士毕业生学历能力差,和以往的硕士毕业生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甚至认为其学习能力更差,所学的知识更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在实际找工作时不被用人单位承认或认可度低。人们思想意识里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只局限在学术性学位,认为专业硕士是一种不够正规、只为拿文凭的教育模式。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法规不够健全。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持续发展,国家各个部门非常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该类教育的正常发展。但在我国,新出台的《教育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都没有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和开展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滞后了该类学位的规范性及科学发展。

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收和培养单位自身的能力问题。在我国,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深过的单位的性质差异大、本身实力参差不齐。有些高校是由于自身的实力及局限性,还有些院校参与此项目仅仅为了挣钱,学校的现有条件完全无法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面临着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的危机。有些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延续着学术型学位的课程或稍加调整,没有能够将对学生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1.政府方面。①面对人民长期以来对专业硕士的偏见,政府以及各高校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宣传。②加大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该类研究生的奖学金额度和数量,成立专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资助项目,鼓励学生做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创新性工作。③在选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试点时要考虑各高校的综合实力及办学水平,以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培养单位。各培养单位应重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转型培养,及时转变观念,注重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①要严格地制定并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注重为这批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保证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水平和实践相结合。②培养单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对专业范围、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要避免随意性以及直接移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实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已较为合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五、结论

自1991年开展至今,专业学位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比专业学位更成熟、更合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顺应了世界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增招势在必行。然而,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全日制硕士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我国硕士生转型培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范杜丹.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2]刘念才,刘少雪.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分析[J].教学前沿,2003,(6).

[3]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4]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5]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6]教育部.今年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Z].2009,(3).

[7]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8]袁玲,吉雪松.从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1).

[9]周涛,王晖,叶红齐,等.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270,11201354)。

作者简介:王文波(1978-),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设置。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西部理工科院校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