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女性要防股骨颈骨折

2014-09-11朱亚楠孟长海

家庭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霞骨量骨细胞

朱亚楠+孟长海

王霞的妈妈偏信“老来瘦,能长寿”,每天只吃一个鸡蛋,喝一袋酸奶,吃点儿豆腐,油荤不沾,主食很少,就拿蔬菜果腹。看着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妈妈,王霞总担心会出点啥事。俗话说“怕啥来啥”,老太太下楼时跌坐在地上就起不来了。赶紧送到医院,照X片是股骨颈骨折。王霞开始还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需要卧床静养,找个护工贴身照护,自己常来看看就行了。谁知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老太太先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压疮,多次下病危通知,弄得王霞都快要崩溃了……

股骨颈是人体负重最大,并且是唯一与其所承受的躯干体质量斜行走向的骨骼,有着特殊的生物力学原理和机械应力,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老年人骨形成与骨丢失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密度下降;而且钙吸收减少,身体为了维持血钙稳定,破骨细胞作用增加,骨钙溶入血液,引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加之髋周肌群退化,因此不需多大的暴力,如平地滑倒、床上跌下或下肢突然扭转等,就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对老年人可以说是致命的危险。

研究显示,老年女性与男性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是6∶1。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如雌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这些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导致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引起骨转换加速,骨量下降,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体重指数(BMI)低下,也是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很重要的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体重指数的正常均数为22。研究结果显示,BMI大于23即超重时,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较低;当BMI低于20时,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这是因为人摔倒时,体内脂肪作为软组织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高BMI者在延缓骨丢失、峰值骨量的获得、骨强度方面占有优势。因为老年女性体内的的脂肪组织可以刺激血液中衍生较多的雌激素,而雌激素对骨骼的钙吸收有促进作用。另外,高BMI的女性体内肌肉组织含量高,在维持骨受的应力方面也占有优势,可减慢直接参与负重的皮质骨的骨量减少速度,减缓骨强度降低。BMI也体现人体的营养状况,不良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骨量和骨强度。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提示增加体重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保护性作用,可以降低骨折的风险。所以有学者建议体重指数小于20者要锻炼肌肉的协调性,平衡膳食,保持适当的体重,预防骨质疏松。

影响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因子还有许多,例如是否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否吸烟,每日酒精摄入量,既往骨折史,等等。皮质激素对骨强度的不利影响已经被医学界公认,一旦开始使用皮质激素,就会影响骨骼的构建和骨细胞活力,加速骨丢失,另外对肌肉的力量和代谢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易跌倒性和使跌倒的保护性反应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饮酒和大量酒精的摄入,都是公认的绝经后降低女性骨密度的危险因素,应慎重对待。

早期有效的积极预防,是减少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措施。首先一定要合理的饮食,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补充矿物质或微量元素,增加容易吸收并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鸡蛋、菌菇类等,多喝牛奶,多食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增加钙的吸收。此外,还要注意增加户外锻炼及适量活动,如晒太阳、散步、慢跑等,增加食欲,促进体质增强。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吸烟,适量饮酒。

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压疮和并发症。如果能及早预防和精心护理,提高老年人安全防护意识,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和预防骨折的发生,则可以尽量避免老年人受骨折病痛的折磨,提高生活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霞骨量骨细胞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教会孩子做选择题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机械力对骨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