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2014-09-11白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课题学校管理

白艳

(辽宁省建平县第三小学,辽宁 建平 122400)

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白艳

(辽宁省建平县第三小学,辽宁 建平 122400)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在中小学中基础教育科研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其管理模式。我们对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模式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新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和分析目前一些教育科研管理的结构模式,提出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将给教育科研工作带来的新的预期效果。

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基础教育科研工作是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因此,学校科研管理必须强化策划意识,在调查了解的前提下,我们在对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主客观条件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科研管理的构思和设计,全面加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把科研管理工作做到最佳。

一、现状分析

由于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之路,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已取得一定优秀的成果,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学校还存在着科研管理薄弱等问题,例如:教师科研意识不够强;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管理不规范;课题研究出现重“大”轻“小”的现象;有些科研课题不能够从教育实践出发,去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甚至有的课题出现只立项,不研究,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可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此课题的提出,对加强教育科研管理,解决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教育科研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探索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目的是使科研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原则

构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坚持以邓小平关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构建科研管理新模式,促进学校“教科研一体化”的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新的贡献。我们提出以下几个粗浅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构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的新模式。

2.科学性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使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

3.整体性原则。教育科研管理要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全面管理,全方位实施。加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强化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健全教育科研制度管理,优化教育科研队伍管理,搞好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实现教育科研整体优化。充分发挥指导与检查的作用,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齐抓共管,齐心合力,共同做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4.主体性原则。管理者的对象是广大教师,是搞好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突出主体地位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应该是参与教育科研的主体,但也是参与教育科研民主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在科研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主导性原则。突出以教育科研管理为主导,学校的校长、科研副校长、科研主任、教导主任的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发挥。

6.实效性原则。坚持实效性原则,是解决重口头、轻实践以及实现教育科研管理实效性的重要原则。必须要抓实,要实干,见实效。

7.有序性原则。教育科研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有序化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选题、论证、开题、实施、中期成果总结、终端成果验收以及成果交流与推广等,必须周密组织,有序运作,取得圆满的效果。

8.发展性原则。坚持发展性原则,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实现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管理模式

在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对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立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促进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

1.建立“一体两翼”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以教育行政管理为主体,以科研管理、教研管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教科研一体化”的管理水平。

2.构建校本科研“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所谓校本科研“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即以科研为先导,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为重点,实行校、处、组“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校”指学校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一筹划,全面指导,强化管理。“处”指科研处,教导处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组”指教研组、年级组,是基础的教科研活动单位,要扎实有效地做好科研、教研工作。

“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的确立,解决了学校科研管理以校管为主的单一管理问题,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提高了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

3.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学校要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设立科研管理机构,健全与教育教学制度相配套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级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校本科研中引导教师应用科研成果,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再研究,使成果得到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管理策略

1.加强教育科研思想管理。通过理论学习、信息交流,对教师进行科研思想教育,端正其思想认识,纠正搞科研神秘论的错误思想,打消教师的畏难情绪,消除功利思想,树立教师的教育科研新观点、新理念,形成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

2.实行教育科研目标管理。以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质量为目标实行管理。

3.健全教育科研制度管理。学校制订《教育科研五年规划》、《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关于对教育科研成果奖励的暂行规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学术论文评审的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健全学校、处、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明确职能,层层落实,确保各项科研制度的有效实施。

4.强化教育科研队管理。学校搞教育科研,首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搞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听课、学习、交流先进经验信息,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举办科研讲座、沙龙研讨和成果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一支既善教又善研的科研队伍。

5.狠抓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在各级科研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加强检查、跟踪指导,引导研究人员认真对课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只立项,不研究;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6.搞好教育科研成果管理。课题研究终结后,要聘请专家组对课题成果进行验收鉴定。同时,学校要及时做好科研成果评价、推广和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

7.完善教育科研档案管理。教育科研档案是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形成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各类多媒体软件等各种形式的记录。主要包括科研文书档案、科研机构档案、科研适度档案、科研课题档案、科研成果档案等。完善了教育科研档案,有利于科研经验、成果的积累。

总之,构建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有利于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G627

A

1674-9324(2014)20-0019-03

猜你喜欢

课题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学校推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