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粧:打造角质护理专家
2014-09-11龚箫吟
龚箫吟
导读:
在皇甫瞾轶看来,三粧注定是一个小众品牌。现在,它仍在不断摸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未来,三粧希望在中国市场打造的定位是——角质护理专家
说到三粧这个品牌,大家可能比较陌生,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在日本,三粧用一支单品——去角质凝胶创造了18年销售6000万支的纪录(包括为其他品牌代工的数量)。
三粧在日本的母公司——三粧化研株式会社成立于1968年,是一家以化妆品研发、制造为主的OEM公司。1994年,以角质护理产品为龙头,三粧化研株式会社开始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由于“三粧”当时已被其他公司注册,因此只好注册了其他品牌名称)。同时,三粧化研株式会社也为其他多个化妆品品牌进行角质护理产品的OEM生产,并因此开创了日本化妆品新分类——角质护理。据2007年日本调研公司富士经济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日本化妆品市场销售的去角质护理产品中,三粧化研株式会社生产的产品占据了95%的份额。三粧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可见一斑。
2007年,皇甫曌轶加入三粧,并计划将三粧引入中国。彼时,三粧在新加坡已有产品售卖,无需在包装上做太大改变,便可直接导入中国市场。由于三粧在日本的基础,皇甫曌轶对品牌的中国路颇为看好。
同其他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前一样,三粧找到调研公司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三粧更适合日化线而非专业线。这意味着,产品价位不能太高。然而,作为纯日本原装进口的产品,价位太低显然也不合适。最终,产品定位在均价300元左右。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三粧导入了在日本销量最好的4款单品,包括去角质凝胶、两款精华等。为何只导入4款单品?皇甫曌轶解释道:“我们想在中国采用和在日本相同的方式,只做最好的几款产品,去弥补市场空白点。”然而,之前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市场却行不通,无论代理商还是终端都不接受。“离开中国市场太久,需要适应。”回忆往昔,之前久居日本的皇甫瞾轶感叹道。
最终,转机出现在和冰皙一族的合作。自2000年开出第一家专营店以来,冰皙一族一直深耕于北京地区,2009年最辉煌时曾发展到19家连锁店。“彼此理念比较匹配,做好这支百搭产品。”皇甫曌轶简单说道。
2009年5月,三粧正式在冰皙一族售卖。初来乍到,其在终端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顾客知道并尝试自己的产品。为此,三粧派发了大量单片试用装,并通过形式各样的沙龙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比如,在沙龙上将产品成分纳豆、海带等做成日本料理,以验证产品纯植物配方、温和无刺激,从而突出产品特性。
有意思的是,三粧的体验式营销不仅针对消费者,也被用在了终端BA的培训上。据介绍,三粧在招员工时会特意招脸上有痘痘的BA,通过她们使用产品的切身感受和达到的功效,给顾客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效果显著。据皇甫曌轶回忆,当时促销时一周销售额可达5万,一月下来总销售额能达到十几万。对于那时仅有4支单品的三粧来说,这样的表现着实不错。
通过和冰皙一族的合作,皇甫瞾轶发现,“当初进中国的时候方向错了”。最初,三粧将中国的目标消费者定位在35岁以上女性,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这部分人群更需要去角质。因而为迎合年纪较长的成熟女性,产品采用了深红色的简洁包装。而在慢慢探索中,三粧逐渐找准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定位——药妆,解决皮肤问题。
找准方向后,三粧开始蜕变,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重新设计包装,将主色调改为白色,融入日本国花——樱花的元素,并增加了4个SKU。
“当初进中国并没有对品牌做整体规划,营销上太弱了。我们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想到中国市场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加上三粧在日本的母公司是一个研发工厂,不懂营销,不会在营销上投钱,也没有能力在营销上投入大量资金,只能慢慢探索市场。”皇甫瞾轶如此总结道。
不过,好在三粧并不着急,“砸钱砸不起,砸时间砸得起”。事实也证明,三粧为耕耘市场付出的时间并未白费。
2011年8月8日,三粧进驻莎莎。事实上,这并非双方的首次接触。早在2008年决定试水中国市场时,三粧就曾试图和莎莎合作,却因为包装的问题未能达成一致。3年后,莎莎主动找到三粧时,皇甫瞾轶提出,先在北京市场的莎莎门店用两支单品试水,以单店每月6万销售额为标准。试水结果显然令人满意,之后,三粧的8支单品全线铺进莎莎系统。此后,三粧不断对产品线进行丰富,目前SKU达到18个。
有了莎莎这棵大树,三粧显然比以前“成熟”了许多。“日本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中国消费者一定会被忽悠。”皇甫瞾轶认为。因此,在选择销售平台时,三粧倾向于有BA推介而非自选的终端环境。去年起,三粧开始进军专营店渠道。“小试牛刀。”黄甫瞾轶如此形容道。当然,她也坦承:“现在最难之处在于,品牌没有知名度,完全靠自然体验销售的模式,前3个月的培养期会比较困难,让代理商没有信心。”
尽管如此,三粧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并未因此而“迁就”。“价值观必须相同。”皇甫瞾轶一再强调。在和代理商谈合作时,三粧会告诉他们,不要把产品推给所有顾客,只做专营店5%的客人。据了解,专注于高端身体护理的化妆品连锁蓓体施黛,以及定位于日系化妆品的美优等,都是三粧的合作者。“上海伊势丹美优门店的日本节活动中,三粧和其他5个品牌一起搭了一个几平米的小架子,三粧只有70公分的桌子,一个星期卖了5万多。”这些成绩又为三粧吸引来了其他合作者。“只有谨慎地挑选代理商,合作才能更长久”,现在的三粧不着急,培养市场更重要。
与此同时,三粧也在尝试探索线上渠道,“电商是2009年产生的梦想”。前年,三粧在淘宝开设了C店,摸索线上消费者的特点。去年,三粧将公司内负责电商的团队重新洗牌,引进更为专业的人才,并开始和聚美优品、京东等平台展开合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获得口碑效应,为在电商发力打下基础。”去年9月,在聚美优品进行的团购活动期间,“两期活动卖了4000多万”,产品一度断货。目前,三粧正在着手品牌天猫旗舰店的建设。
此外,三粧也在着手解决如何提高顾客使用产品的频率、降低包材成本(现容器成本占60%)及在新品包装上更突出日本风等问题。
今年是三粧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六年。未来,三粧希望在中国市场打造角质护理专家(用一支黄金单品做引导)的定位。现在其产品仍集中在护肤上,之后会将日本已有的身体护理、头皮护理等品类陆续引进,将角质护理这个小品类做全、做到位。
“三粧在中国可能不会大红大紫,但会长命百岁。只要不死,就一定有发展的机会。”在皇甫瞾轶看来,三粧注定是一个小众品牌。现在,它仍在不断摸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