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修性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整体护理分析

2014-09-11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器械置换术髋关节

卜 娟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工医院,江苏 徐州221006)

在临床上,人工股骨头转换术的应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是治疗髋关节疾病重要手段,解除了大部分骨关节疾病患者的痛苦,随着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普及,因术后髋臼磨损、感染、无菌性松动、脱位、股骨柄错位等致手术失败的病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该类患者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但翻修手术比较复杂,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感染机率较高,只有加强手术配合及手术间管理,才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1-2]。本文选取翻修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1例,手术过程中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2~2013-08翻修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在42~68岁,平均年龄为51.6±8.2岁。翻修原因分为:术后髋臼磨损16例;无菌性松动21例;位置不良3例;感染2例。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翻修原因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路选择后侧,原手术切口作为切口,在手术中需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对坐骨神经状况进行常规检查。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①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要熟悉手术步骤,清楚术中需要的用品,掌握特殊器械使用方法。②针对翻修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特点,器械护士要将骨水泥、同种异体骨以及金属切割机等相关器械准备好,以保障手术顺利进行。③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初次手术相比较,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步骤也无常规性,所以,器械护士必须注视术野,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准确、及时传递器械。实验组患者手术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①术前准备:第一,手术室护士要参加医生术前讨论,对患者具体信息进行充分评估,并根据手术步骤、方法等,制定出有效护理配合方案。第二,患者由于是第二次手术,术前心理压力较大,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热情接待,并主动与患者沟通,向其简单讲解手术必要性以及术后康复基础知识,以增加患者手术治疗信心。第三,巡回护士协助患者摆好麻醉体位,并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患者及时的安慰与鼓励,减少身体暴露,保护患者隐私。②术中护理。第一,由于手术比较复杂、切口大,若术者、助手与器械护士站于同侧,当传递器械时,极易污染,所以,术前器械护士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将器械台安排在合理位置,便于手术操作,在显露关节腔之前,要将关节置换器械使用无菌巾加以覆盖,减少其暴露时间,以预防手术感染发生[3]。第二,手术医护人员要配戴高压消毒手术帽及两副手套,当植入假体时,使用生理盐水与双氧水冲洗切口,并且及时更换外层手套。第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在其健侧腋下垫一软枕,将骨盆托放置于髂前上棘与骶骨处,让其健侧的下肢呈弯曲态,于踝部、膝部、肢间放置软枕,使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尽量为患者安置较舒适的体位。第四,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出血量多,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吸引器内的液体量,及时清点血垫,以判断出血量,及时为麻醉医生提供输血、补液的参数。第五,为预防手术感染,减少人员出入,并谢绝参观,巡回护士要及时调整手术内温度,注意给予患者保暖。③术后护理。手术后给予患者平卧体位护理,并在下肢间安放外展支架。避免出现内旋屈曲动作。在手术后抗生素连续应用一周左右,在用药三天后可以开始对患者开展外展滑板练习和床上活动,三周之后可以拄拐下地活动。

1.3 评价指标

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患者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水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感染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感染发生情况对比表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分

images/BZ_75_1233_417_2175_487.png对照组21 6.54±1.05 5.64±0.59 4.65±0.87 4.05±0.56实验组21 6.26±1.02 3.65±0.64 3.21±0.61 3.02±0.53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全髋翻修术主要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感染等患者,术后出现假体松动主要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术后过早负重有关。应注意选择组织相容性好的假体材料,减少骨吸收和骨溶解。必须在骨愈合后方可下地行走,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积极改善骨质疏松,术后需防止发生外伤等,一旦发生假体松动后需行髋关节翻修术,翻修手术有利于稳定髋关节,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等。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发现患者疼痛情况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给予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成功达到减痛效果。

在翻修性髋关节置换术中,中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老年患者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较差,机体抵抗力低,加之手术本身的因素,极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术后1年内所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感染,是手术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实验组病例中,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参加医生术前讨论,明确手术方法与术中注意事项等,对术中可能出现护理问题给予充分评估,从而制定出了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术中通过熟练手术配合,减少了患者出血量及缩短了手术时间,保障了手术顺利进行;通过加强手术间管理,保证了手术空气洁净度;通过手术人员配戴高压消毒手术帽及术者戴双层手套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感染发生。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与孙晶晶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5-6]。

通过整体护理,加强整个手术期间危险因素的控制,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整体护理注重以患者为中心,考虑周全,尽可能给予患者全身心护理干预,从细节入手,体贴到位。

综上所述,将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翻修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通过熟练手术配合与有效手术间管理,减少或避免了手术感染发生,缓解了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及提高护理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1]李秋月,付丹,陈建智.髋关节翻修术感染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19.

[2]刘媛,叶红华,刘苏慧.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手术室护理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4(1):36-38.

[3]赵丹.加强院后护理随访对髋部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2(11)3419-3420.

[4]黄俊平,李英姿,王雪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9(7):103-104.

[5]孙晶晶,沈丹萍,张艳.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3):116.

[6]赖铭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1,24(1)132.

猜你喜欢

器械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