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能救中小企业吗?

2014-09-11陈晶

中外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融资

陈晶

多年来陷入沉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2013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似乎有了方向性转机。但是,时至今日,各方对互联网金融能否切实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以及避免金融风险之间,仍在争论、观望与企盼。

倒逼银行服务创新

互联网金融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相比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有着放款速度快、贷款审批流程简单的优势,能够快速、便捷地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求。这正如多年前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一样,但同时也使得初期包括银行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如临大敌,甚至产生一种恐慌。

其实这大可不必。就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给银行增加一个新型的渠道,毕竟在中国有着6.18亿网民、1000多万中小企业。银行有自身优势,如果再结合互联网的特性,反而能更好地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机构若能积极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在信贷方面实现客户下沉,加快中间业务创新,并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完善服务体系、实施网络营销策略,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结合,寻求共赢,就能充分发挥二者在市场经济当中的优势,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服务而言,是创新也是颠覆。但是说到底,互联网是为了方便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真正得到一些实惠,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融资需求方享受到实惠,远比金融创新本身意义重大。

不可忽视新的潜在风险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是对传统金融在交易技术、交易渠道、交易方式和服务主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资金融通、发现价格、支付清算、风险管理等功能,并未超出传统金融的功能范畴。既然本质不变,就会因此带来新的潜在风险。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风控方式也将促使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成熟。

以往,企业由于缺少抵押物和自身信用记录的缺失,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辅助企业增信的角度,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企业流水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日常可公开的运营活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交易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评价企业的生存状态,降低贷前审查和贷后监管成本。事实上,这也是进行资金风险的规避,使传统的企业融资体系得到一定完善。

反之,中小企业在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融资时,也不能因相比以往减低了融资成本与贷款难度而掉以轻心。与传统金融机构封闭运行的业务流程相比,由于目前国内还未出台行业监管规则,互联网金融服务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误区。对于中小企业,一方面仍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减少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判断金融机构是否有切实的地面网络为保障。不能因急于获取资金,忽视风险的存在,给企业带来损失。

只要在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后,无论从服务流程还是金融产品的打造上,互联网金融都将逐步普惠到广大中小企业群体中。

责任编辑:朱丽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融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