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胃气心痛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国安瑶族乡卫生院,广西 平南 537300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吴锦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国安瑶族乡卫生院,广西 平南 537300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 ,每日1次,治疗15日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脘痛在中医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针药合治;胃脘痛;临床观察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常发生的以疼痛为主的病症。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痛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乖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心痛都是指胃脘痛[1]。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如《黄帝内经》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医药加用针灸治疗胃脘痛疗效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门诊于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35~ 65 岁;病程5~ 12 年;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 例;年龄38 ~ 66 岁;病程5~ 1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须审证求因,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养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又当以邪正兼顾。方药组成:香附9g、丹参20g、高良姜8g、白芍 20g、白芨15g、砂仁 3g(后下)、郁金10g、甘草 12g;胃痛较甚者加川楝子、元胡;嗳气较频者加旋复花、代赭石;反酸者加吴茱萸、海螵蛸。日1 剂,水煎200ml,早晚分服。治疗组在上述中医中药常规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中脘、期门、足三里、内关、阳陵泉、脾俞、胃俞、章门、三焦俞、天枢、手三里等。每次取4~6个穴位,常规进行针具消毒、腧穴部位消毒、医者手指消毒。取1.5~2.5寸26号毫针,进针后作提插行针,使针感向远处扩散,然后用电针治疗仪通电,每次20~ 25分钟,每日1次。两组治疗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疗效标准评定[2]。痊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半年至1 年内未复发,胃镜等检查正常;有效: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不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痊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脘痛其治法以辨证施治为总则,临证之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方能获得最佳疗效。《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脘痛病因有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饮食损伤脾胃致使中气机阻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虚弱或肾阳不足致使胃失温养作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乃多气多血之腑,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所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皆可致胃气失和,气机郁滞,胃脘作痛。根据以上理论,笔者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以选中脘、足三里、公孙、梁丘为主要穴位,以疏通胃气,升降清浊;再加以辨证选取其它穴位,如气滞者可加选穴肝俞、脾俞、胃俞、章门、手三里:痛甚者,可用拇、食指分别捏拿两侧血海、梁丘两穴位。血瘀患者加选胃俞、内关、劳宫、内庭;饮食阻滞者加选、三焦俞、天枢、手三里;寒伤胃阳者可选穴胃俞、内庭;肝气犯胃者,可选用期门穴、阳陵泉穴,使肝气平而胃气和降。中阳不振,脾胃虚寒者取背腹部俞募穴为主,肘膝以下穴为辅,如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属俞募配穴法,而辅以内关,足三里,和胃气而定痛[3]。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戒烟禁酒,保持乐观,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及利于本病的治疗。综上所述,在中医中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胃脘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3]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6.

吴锦波(1968-),男,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

R246.1

A

1007-8517(2014)08-0056-01

2014.03.01)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胃气心痛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心痛的感觉
试论《内经》关于心痛病证的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