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防腐手术室标本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第三医院手术室,福建 厦门 361000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苏选治王钰凤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第三医院手术室,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并与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性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两阶段病理标本管理的效果及医患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显著缩短,标本丢失发生率显著下降,标本防腐合格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持续质量改进

病理标本是诊断患者病情的黄金标准,提高病理标本质量管理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此,本文将对手术室病理标本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实施管理,并分析持续质量管理改进对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保管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分别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各抽取20名医生及100名行病理检查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所抽取的医生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抽取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阶段抽取的医生及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室病理标本存在的问题 回归性分析2012年以前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手术室病理标本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①标本丢失:由于某些病理标本体积较小、或部分医务人员在交接班时交代不详,导致标本丢失。②送检标本流程不合理:同一台手术存在多个小标本时,标本离体后未及时标注标本名称、部位,容易导致小标本混乱。③病理标本标识不清:病理标本标签粘贴不牢靠、填写错误或字迹潦草,容易导致标签脱落或不清晰而导致标本混淆。④标本保存不当:标本袋袋口没封紧引起漏液,或福尔马林未浸没标本,导致标本保存时间过长而干燥或腐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⑤病理送检单填写不当:病历单填写的标本部位、名称及数量与实际标本信息不符,增加工作量,延误标本送检。

1.2.2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性管理模式,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目标:完善标本管理制度,从每个环节及细节着手,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标本管理技能,解决标本取样、保存及送检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标本管理质量。②制定标本送检流程,建立常规工作流程:医生将标本切下后立刻交给洗手护士并说明标本的部位和名称,洗手护士马上把标本交给巡回护士装在标本袋里,并再次跟主治医师核查,并由巡回护士在病理标本袋上贴上标签,填写患者的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标本名称,标本部位,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手术完毕医生将标本拿给家属看完后放置于标本室。每天早上08:30及下午15:00由送检员对病理标本信息核实,确定无误后转交病理科进行检查[2]。③强化细节管理:福尔马林由专人负责保管,并根据标本规格制备合适的标本袋,由巡回护士认真检查袋子后将标本装入袋子中并封好袋口。手术结束后督促手术医生将病理标本妥善放置于标本室,洗手护士再次检查液体是否淹没标本,标签有无模糊不清或丢掉,标本信息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检查病理标本登记本有无登记并签名,医生有无填写病理单,病理单与标签上的信息是否吻合,夏秋季由于天气干燥炎热,标本容易腐败,因此当标本送至病理室后应立刻对标本进行处理,避免标本腐败变质。病理标本送到病理科后由该科医生签收[3]。④严格执行书面报告:为了避免将信息误传或误解,对于病理结果的诊断应以书面的形式报告,避免电话报告或口头报告引起的歧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标本丢失发生率,标本防腐合格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4]。①标本丢失发生率、防腐合格率:实施前后各抽取1000件标本进行观察,记录标本丢失及防腐情况。②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实施前后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者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标本丢失发生率,标本防腐合格率分析。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显著缩短,标本丢失发生率显著下降,标本防腐合格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标本丢失发生率、标本防腐合格率分析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5。

2.2 实施前后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分析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分析[例(%)]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5。

3 讨论

病理标本是评估患者疾病病理结果的重要诊断依据,同时也是评价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金标准[5]。手术病理标本由于具有唯一性及取材特殊性的特点,因此妥善保管好手术病理标本,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及质量稳定性,防止差错事件,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的,强调全程、持续的质量管理,不仅注重质量也注重过程管理,包括对现状的分析、目标建立、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方法及结果的测量[6]。本研究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理标本处置时间显著缩短,标本丢失发生率显著下降,标本防腐合格率、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1]谢艳敏.手术标本管理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04):830-830.

[2]白艳,金霞.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57.

[3]钱建凤,宋美娣,罗国保,等.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4):71.

[4]王永勤,徐珍.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 201,09:289-290.

[5]龚启慧.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1):58-59.

[6]刘少君,翁佩君.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22):3807-3808.

R197.323.2

A

1007-8517(2014)09-0137-01

2014.03.20)

猜你喜欢

防腐手术室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基于现场埋片的3PE防腐层剥离规律研究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