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3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硬化动脉用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综合护理对3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

程雪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的骨骼密度与生存质量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优化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生存质量;干预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也是导致心、肾、脑靶器官损伤的病理基础,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因素相关,而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有一些关联,骨质疏松患者血液中游离钙离子含量偏高,这就会对血管收缩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刺激,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情[1]。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仅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护理方式也极为重要,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合并其它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脑卒中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70.1±4.6)岁,病程为1~12年;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59~82岁,平均年龄为(69.3±5.2)岁,病程为1~1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他汀类、常规降压与福善美药物治疗,护理方式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常规住院干预。观察组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予以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知识与危害,并教给其正确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的治疗手段、诱发机制、治疗方法等等。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出错误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②心理护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因此,必须加强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休养环境,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③保证大小便的通畅:由于患者在入院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必要情况下可使用小量低压灌肠法进行处理。④用药护理:在患者首次用药前,为其讲解相关用药知识,让患者特别明确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剂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使用不同颜色的药瓶加深患者的记忆。⑤住院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工作,注意了解并解决患者的需求,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病房的清洁、干燥、通风,监控好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发生异常,需及时向医师汇报,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工作,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微量元素与蛋白质的食物。在患者出院前,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发放联络卡[2]。

1.3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文献[2],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用骨密度测定仪监测其骨密度,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分,50分以下为很差,50~70分为差,70~80分为一般,80为以上为好,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2 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生活质量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生活质量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骨骼中的钙离子会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3],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除了要控制高血压,还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措施提升患者骨骼密度,而患者的情绪、饮食、生活习惯均会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4]。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采用了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腰椎骨密度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优化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1]杨丽芳,赵桂凤.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0(25):376-377.

[2]陈时芳.中老年住院患者骨密度及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4(10):223-224.

[3]喻文碧.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2):218-219.

[4]金艳芳.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18(23):142-143.

R473.54

A

1007-8517(2014)09-0125-01

2014.03.18)

猜你喜欢

硬化动脉用药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