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1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永城 476600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1例临床观察
李华丽李冬冬姚艳丽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永城 47660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电针;康复训练;临床观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茎乳突孔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该病治疗主要遵循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炎症并促进神经机能恢复的原则[1]。近年来,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运用广泛,为探讨电针治疗的有效性,笔者将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中41例进行了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7~53岁,发病时间均为3d之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6±6.2)岁;左部面瘫患者18人,右部面瘫患者19人;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1.4±4.3)岁,左部面瘫患者20人,右部面瘫患者21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期2周的治疗中,均给予强的松30mg/d,地巴唑20mg,口服治疗,每日3次,维生素B120.5mg和维生素B1100mg,肌注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针配合,发病1周后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具体方法为:主穴:太阳、地仓、攒竹、颊车、合谷、迎香;配穴:风热证加曲池,风寒证加风池,乳尖疼痛加翳风,抬眉困难加鱼腰,恢复期间加足三里。各穴均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取2组穴位接通电针仪,在选用穴位上夹上电针输出线,以患者实际耐受为度,留针30min。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面部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面部神经支配区域活动恢复正常;显效:面部症状与体征绝大部分消失,面部神经支配区域活动基本正常;有效:面部症状得到改善;无效:面部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该病起病快,在几小时至1~2天内,面肌麻痹情况最为严重,经过1~2周后进入到恢复期,患病3个月以上者易留下后遗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眼裂变大,不能作完整的闭眼动作,不能完成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饮食时汤水易从病侧口角漏出。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面部神经麻痹是由于经气阻滞,静脉失养,肌肉不能正常松弛引起的,早期治疗以疏风散寒、温通血脉为主。从西医的角度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病毒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侵袭机体,导致面部神经发生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茎乳内压力增大,面部神经变性、缺血引起的。近年来,隐藏在脑神经节中的疱疹病毒导致该病的发生这一说法取得了国内外的逐步认同[3],而用PCR技术已经从患者面神经中检测出疱疹病毒DNA等种种事实也证明了病毒致病的观点。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强的松能有效减轻面部水肿,缓解压力,维生素B12可以增强神经的营养,加快神经的自我修复。电针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还能够刺激肌肉,引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达到改善营养与代谢,延缓肌肉萎缩损伤,保存肌肉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抑制肌肉纤维化,增加肌力,防止挛缩的作用。关于针刺时机,有学者认为[4]早期不适合进行针刺治疗,需在发病2周后进行,笔者认为正确的针刺方法会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故而在发病1周后开始电针治疗。康复训练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面神经恢复功能。面神经在收到挤压后产生水肿、变性、脱髓鞘后,其支配的区域肌肉会发生肌力异常,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增强了肌力的训练,有效增加各个部位的肌力,提高肌肉活动度,增强治疗效果。电针与康复训练的相互配合能够取长补短,有效的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龚家俊.两种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并发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08):56-57.
[2]陈朋,高汉义,吉秀芹,等.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92-394.
[3]高鹏,李月霞,刘辉.电针了联合表情肌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3043-3044.
[4]邓景元,彭宇,范春阳,等.电针配合局部按摩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2):275-276.
R246.6
A
1007-8517(2014)11-0051-01
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