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美人图》中的真实器物

2014-09-11

读者欣赏 2014年7期
关键词:兽面汝窑青釉

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康熙帝赏赐给儿子雍正的园林山庄,也是雍正称帝前后最重要的行宫居所。雍正帝当年对这套图屏十分欣赏,为了妥善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不仅如此,《清档》记: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间又传旨将拆下来的这12幅图“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事隔270余年的今天,此套图屏仍保存得完好无损,成为研究清初宫廷女子发式、首饰及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

兽面纹觚 商

青铜兽面纹觚属礼器的一种,是饮酒器。喇叭口,高圈足,中腰细长可以把手。主体纹饰是兽面纹,又称饕餮纹,为商代青铜器常见纹饰。饕餮是传统中一只贪食凶狂的怪兽,传说其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饕餮有首无身。图像线条、结构繁复,风格庄严神秘。

鲜红釉僧帽壶 明宣德口径16.1cm 底径17.2cm高20cm

僧帽壶深受清宫帝后所爱,此图立柜格上即置有鲜红釉僧帽壶。僧帽壶,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

汝窑天青釉三足洗 宋口径18.5cm 足距16.7cm高4cm

此洗三足式,造型优美端正,施有天青色釉,釉质莹润如玉,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腹部一道弦纹装饰,朴素大方。其烧法是用支钉支烧,器底有五支小如芝麻的细小支钉痕,具有宋代汝窑瓷器的特征,十分珍贵。

【博古幽思】

仕女坐于斑竹椅上垂目沉思。身侧环绕着陈设各种器物的多宝格。多宝格上摆放的各种瓷器,如汝窑天青釉三足洗、鲜红釉僧帽壶、哥窑葫芦瓶,以及青铜兽面纹觚、白玉四足壶、松花江石凤池长方砚等,均为康熙至雍正时期最盛行的陈设器物,具有典型的皇家富贵气派。这些器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性,也映衬出仕女博古雅玩的闺中情趣。

猜你喜欢

兽面汝窑青釉
敦煌莫高窟北朝兽面图像浅议
化“腐朽”为神奇,这件汝瓷美吗?
浅谈宋瓷
“国之重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青铜兽面纹鼎: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
玛瑙为釉 青瓷之首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浅谈毡包青釉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兽面纹中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