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昕:一肩挑起五个家

2014-09-10朱行彦

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1期
关键词:军分区军嫂淮安市

朱行彦

她是一位军嫂,肩上却扛着五个军人家庭的重担;她只有一个孩子,却帮助二十多个孩子走出人生低谷。她,就是被江苏淮安军分区评为优秀军嫂的张昕。

齐耳的短发,大大的眼睛,朴素的衣着,走路总是挺直腰板,也许是身为军嫂的缘故,张昕的言行间透露着军人的干脆和干练。面对笔者,这位淮安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副主任科员幽默地说,当年就是冲着丈夫人好,脑子一热就嫁了:“从来没想过找个军人,我跟他也算是歪打正着吧,他最打动我的就是人很善良。”

嫁给军人的生活注定是辛苦的,但是张昕从没有退缩,而且她柔弱的双肩还担起了更多的家庭责任。空军某基地一名飞行员,长年驻守大西北,在淮安市区的父母都已耄耋之年,没人照顾。张昕得知情况后,主动向对方提出,“你专心飞你的,把老人家交给我吧。”从此,张昕就把对方父母拴在了心上,老人想吃什么、缺什么、搬东西跑腿的事,全是她在忙活。一年十几个节,一个不落,必定上门探望。她经常在半夜接到电话,一听说老人家的老毛病又犯了,她立马起床赶过去,将老人及时送到医院救治。2011年,老人的房子要拆迁,从找房子过渡、给新房装修再到搬进新房居住,全靠张昕张罗。说起她,两位老人满是愧疚,“近十年了,她从没说过一个不字,就是亲生子女也做不到啊。”像这样没人照看的军人父母,张昕一共照料了四家。

2007年,张昕牵头成立淮安市南空部队军嫂互助会,团结起来帮助有实际困难的军人家庭。2009年,洪泽一位军嫂遭遇车祸,腿被撞成重伤,而其丈夫又恰好在执行重要演习任务回不来。张昕二话没说,立即赶到洪泽,把这位军嫂和她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照料,每周背她去医院治疗一次,让她在床上静养,每天鱼汤、骨头汤不断。在张昕的精心照料下,一个月后这位军嫂完全康复。

“成为军嫂后,才知道社会上有困难的人这么多。”尤其是在苏北地区,很多农村战士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就很难过,就情不自禁地想去帮帮他们。”

2007年7月,正在出差的张昕,从网上得知淮安市开发区一名叫孙金龙的孩子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她特意打电话叮嘱在家休假的丈夫将1500元学费送到孩子手中。2010年7月,张昕看到淮海晚报上一则贫困学生向社会求助的消息,当天中午她就赶到报社,将2000元委托记者转交给这位学生。仅2006年以来,在淮安市洪泽县、淮阴区和涟水县,就有21个孩子在她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13名贫困母亲在她的帮助下找到合适的工作。

因为她在后方的默默支持,丈夫多次受到总政治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淮安市委、市政府及军分区的表彰,她的家庭两次被评为淮安市和谐家庭,她也多次被军分区表彰为优秀军嫂。而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她多次被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先创优工作先进个人,被淮安市政府表彰为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她撰写的关于淮安市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市政府信息专报,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转到全市外经贸系统进行讨论。

结婚13年,张昕对军嫂这个称谓有了更深地理解:“作为军嫂,虽然我自己工作也很忙,但还是得去支持丈夫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

(编辑 李婉莉 njlwl@163.com)

猜你喜欢

军分区军嫂淮安市
歌中军嫂分外美
军嫂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山中学活动掠影
江苏省淮安市:小雪节气杉林红
我的奶奶
军嫂,强军背后的靓丽风景
皮定均“怕失民心”
丽江军分区造血扶贫
读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