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评

2014-09-10叶檀

方圆 2014年15期
关键词:卖地廉政公署巡视组

叶檀

以英式方法根治房地产腐败

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地区为北京、天津、辽宁、福建等地区,上述地区均发现房地产腐败问题。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整体上看,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

事實证明,房地产是腐败高发区。房地产是地方政府手中最大宗、最值钱的资产,地方政府可以进行土地交易,得到地方财政收入。房地产领域腐败多,说明官员把在房地产领域寻租价格高、获利厚。

找个土地贪腐犯容易,进行制度制约不容易。

最好的办法是让市场说话,把租金降到零,减少土地贪腐的内在动力。如果土地私有、市场自由交易,政府官员的手插不到市场,即使有租金,数额也会低得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越少,租金就越低。

但用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推进不很理想,在土地市场根本就无法推行,地方政府拥有土地事实上的所有权,所有的环节从规划、审批、征地、生地变熟地,政府是土地市场最重要的审批者与交易者,除非中国土地所有制变革,否则,土地市场就是一个天然的寻租场。

既然如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寻租场透明,寻租场中有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制约,提高寻租成本。

内地土地政策基本来自香港地区,香港地区来自英国。

香港土地除了一块圣公会土地外,在回归之前均属英王所有。香港卖地扩大贫富差距,却未造成普遍贪腐。一则税收对公共财政重要性高于卖地,最高的80年代初期1980/1981年度,卖地收入占比一度只占35.6%。因此,政府不会偏袒开发商,还要顾及其他企业的生存环境。二则香港有廉政公署作为鹰眼,盯着公职人员。三则香港有立法会,政府的猫腻有其他利益集团盯紧。

英国土地归英王所有,个人和私人机构仅拥有土地使用权,但英国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易,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以至于国民常常忘记自己获得的不过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如果政府或公共机构进行法定建设,需要通过强制购买来获得土地使用权,这一交易透明公平,受到法律保护。

境内外的先进经验,加上中国本土特色,中国改革思路大致如下:中国的土地管理部门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付监督之责;同时作为中式廉政公署的纪委负有全权督查之责;人大代表权力机构对政府有否决权;法律作为公平的救济底线,捍卫民众完整的土地使用权。

猜你喜欢

卖地廉政公署巡视组
辽阳博物馆藏清王国卿卖地契约简析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嵬名法宝达卖地文书”年代考
九城市“卖地”收入超千亿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卖地的契约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倡廉四十年(下)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