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糖尿病有“神药”?
2014-09-10刘亚成于庆
刘亚 成于庆
正规的官方网站、专业的大夫咨询以及知名媒体的广告宣传,无疑为“中国医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真实性加了一层层的保险,受骗的近200名患者对其坚信不疑也情有可原
一
盒450元的“西洋参黄芪胶囊”,糖尿病患者只要连续服用几盒便能完全治愈、永不复发,如果没有疗效还能免费退货、全额退款。这种“特效药”,你相信么?
北京一家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机构就声称专卖此药:从2011年起,该机构在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打起了糖尿病特效药“西洋参黄芪胶囊”的广告,有意购买的患者既可以通过广告中的电话直接下订单,也可以登录该医院的官方网站购买,货到付款。该机构称,患者如有疑问,还能够随时向该医院的余剑医生电话咨询。
面对“神药”,一些患者纷纷动了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售药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在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的近一年时间里,该医院向全国各地约200名患者销售了215笔药品,获利19万余元。但谁也没想到,服用完该药的患者不仅血糖没有降下去,反而出现了头晕头疼的症状……
彻底治愈糖尿病的“神药”
现年69岁,家住山西省咸阳市的老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2013年1月初,他在网上看到一则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发布的“西洋参黄芪胶囊”广告,点击后链接到了名为“北京糖尿病医院”的官方网站。网站上详细列出了糖尿病的病理、治愈方法等科普文章及药品介绍,其主推的“西洋参黄芪胶囊”,还是由北京糖尿病医院和国际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院联合推广的“特效药”——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确保不复发。同时,该网站还承诺“如果在服用7至10天内没有疗效,则可以免费办理退货、全额退款”。
长久以来受到糖尿病困扰的老张很是心动,便按广告咨询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男子自称是该医院的医生余剑,他十分热情地向老张介绍了西洋参黄芪胶囊的疗效,还表示只要在网上填写订购信息,就立刻发货且货到付款。决定试一试的老张在“在线订购区”填写了信息,结果3天后就收到了订购的药品,里面還附了一份康复协议,规定北京糖尿病医院作为甲方的义务和责任,并盖了该医院的公章。一一查看了药品和协议,老张丝毫没有怀疑,爽快地支付给快递人员900元,并按药品说明书连续服用了10天。
奇怪的是,服药之后,老张发现自己的血糖仍然居高不下,未见好转。2013年5月,老张便打电话给医院,说想退货,并按对方提供的地址将剩下的药品寄了回去。但过了一周,快递告诉他寄件的地址不对,药品也被退了回来。老张再次打电话咨询,对方却没了音讯。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老张便报了警。
和老张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很多人。据警方调查了解,从“北京糖尿病医院”通过网络购买“西洋参黄芪胶囊”、“沙梅消渴胶囊”等药物的人,在服用后这些药以后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头晕、心慌等症状。
河南人李纯也曾给自己75岁的老母亲购买过“西洋参黄芪胶囊”。当时,他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广告,里面说“西洋参黄芪胶囊”对糖尿病有特效,并且已经治愈了多名患者。李纯觉得很可靠,便在2013年3月19日和4月9日分两次为母亲购买了4个疗程,即4盒西洋参黄芪胶囊,每盒价格为450元,共花了1800元。谁知母亲在服用后血糖不但没降,反而时不时头疼头晕。
在被害人纷纷报警后,一个利用网络销售假药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经警方检验,原来老张购买的“西洋参黄芪胶囊”实际上是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假药,所谓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也纯属虚构,在北京市工商局企业查询信息网和北京市公共卫生咨询热线上都未查到有关的任何消息。而这虚构的一切,都来源于石景山游乐园附近一小区的网络售假药团伙。
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该团伙里的周长红、曹丽于2013年6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逮捕,在两人居住的房屋床底下也搜出了大量假药。
做足工夫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
41岁的周长红和32岁的曹丽是来自湖北的一对夫妻。由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2011年底,两人相继来到北京投靠曹丽的弟弟曹峰。
谁知,曹峰早就是个利用网络售卖假药的“老手”了。2011年初,他从湖北老家带来了包括“西洋参黄芪胶囊”、“沙梅消渴胶囊”、“三联稳压”在内的大量假药,并在石景山附近租了间屋子用于存放。由于北京拥有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曹峰便精心构想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名头,并以此建立了该医院的官方网站。
说起这个医院的官方网站,真可谓以假乱真。这个域名为“www.xystnb.com”的网站首页,贴着一张恢宏而大气的医院大楼的图片,图片下方不仅有糖尿病的病理、治愈方法等科普文章及药品介绍,还有各种专家的信息、患者治愈的情况,在网站左侧还有“医院”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购买药品的途径、付款方式。
为了表现出医院的高端和专业,整个网站只宣传和销售治疗糖尿病的一系列药品,包括“西洋参黄芪胶囊”和“沙梅消渴胶囊”,并声称此药是“北京糖尿病医院和国际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院联合推广”,推荐该药为治疗糖尿病和康复保健的最佳产品。
而更让患者们吃下定心丸的是该医院的绝对“承诺”:完全治愈、不反弹、药到病除。再加上“国家级、最先进科学、服用几个疗程病症全无、无效退款”等用语,被害人很容易相信产品具有极高的治愈率。
打好网站的基础后,曹峰等人还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患者在网站看到广告时便可以点击链接进入医院网站,以拨打电话或网上支付的方式下单,或直接拨打电视、杂志和报纸上刊登的电话来下单。
由于是售卖假药,且网站上所标示的单位地址是虚假的,曹峰会拒绝消费者上门购买药品,只接受网上或电话订购。为此,家里还设置了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手机号码,一个是座机号码。办理了呼叫转移业务后,患者无论打的是手机还是座机,都能联系到他本人。
患者了解到卖药的信息后就给预留的电话打电话求药,曹峰便以医生“余剑”的名义向患者推销药品,在谈好了药品的价钱和数量后,便通过宅急送送给患者药品。收到药时,患者会给宅急送付款,再由宅急送每隔半个月或20天给曹峰打一次款。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供需双方不见面,患者在上当受骗后也无从投诉。
一年间骗取近200人19万余元
曹丽尽管知道弟弟做的是卖假药的生意,却难以抵挡住他的怂恿和金钱诱惑。于是从2012年5月起,曹丽、曹峰和周长红决定合伙,开始了他们长达近一年的贩卖假药生意。
经过曹峰的安排,3人很快进行分工:曹峰负责进假药、拓展客源,周长红负责接患者电话、联系宅急送快递公司发货,妻子曹丽则在两人繁忙时帮忙向宅急送发货。为避免身份暴露,周长红还沿用医生“余剑”的假名字办了一张假身份证,并用此假身份证办了银行卡、承租存放假药的房屋,还与宅急送快递公司签订了承运协议。在有患者打电话询问病情等相关情况的话,周长红就谎称自己是中国科学院的医生余剑。
正当三人的“业务”越做越红火时,2012年11月,曹峰发现自己患上了肾癌,就回到了湖北老家进行治疗。为了将“业务”继续,曹峰还将自己存放假药的几个箱子转移到了周长红与曹丽的床底下,由周夫妻二人来经营销售。在周长红的打理下,假药一般以每盒450元的价格卖,多买有优惠,并且在发货时,还会附上中国医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康复协议》和北京市门诊的专用收据。
高端大气的“北京糖尿病医院”,专业答疑的“余剑”大夫,信誓旦旦的康复承诺以及北京门诊的专用发票,让大多数患者在服药后即使没有效果,也并不认为所购的是假药,甚至还有不少“回头客”连续购买了三四个疗程。因此,周长红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成交量大的时候,一天能给七八个患者发药,少的时候也有一两个。周长红也很谨慎,每次给患者发货,他都会选择不同的地点,然后告诉宅急送到何处去取货,以防出事被抓。
2013年5月初,曹峰因为肾癌在老家病逝,周夫妇便接管下了整个生意。但仅仅十多天后,也就是5月24日,因为有人举报其涉嫌销售假药,周长红夫妇被北京市石景山分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8日被石景山分局执行逮捕。一年后,经石景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该团伙中的从犯周长红被石景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罚金2万元,曹丽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罚金1万元。
经查证发现,从2013年8月27日至2013年5月15日,周長红夫妇共向全国各地近200名被害人销售假药,获利共计人民币19万余元。这些受害者们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被害人无从追查。
网络购药,患者是如何上当的
正规的官方网站、专业的大夫咨询以及知名媒体的广告宣传,无疑为“中国医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的真实性加了一层层的保险,受骗的近200名患者对其坚信不疑也情有可原。然而,纵观此案利用网络销售假药的整个流程,难道就真的是天衣无缝吗?
“对身患糖尿病等疑难病症、慢性病症的人来说,他们不管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已饱受病症的折磨,以前的多方求医也并没有帮助自己找到特效药。一旦看到网络或报纸杂志上有关于治病的‘特效药’,患者就容易禁不住诱惑去购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石景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张静告诉记者。
在登录网站查看医院信息时,患者们也会可能掉进精心布置的“陷阱”里。或许谁也想不到,挂着“中国医学院北京糖尿病医院”大名的医院会是凭空捏造的。但如果细心去北京工商局等网站查询,真伪立辨。同时,网站里对“特效药”的宣传往往是有明显纰漏的,比如夸大疗效,号称能“根治”、“不反复”。“事实上,像糖尿病、风湿等病症是不可能完全治愈的,这是医学常识。很多患者明明身患该病却对此一无所知或者不管不顾,这是上当的原因之一。”张静说。
通过物流公司寄药品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物流公司在收取寄件人货物的时候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在张静看来,物流公司在与寄件人签订运输药品承运合同时,应对药品生产、销售商的资质、药品证明等材料进行翔实审查。如果物流公司缺失了审查,也客观为网络销售假药提供了便利。
而关于买到假药,最被诟病的原因要属药品广告审核、发布和管理了。“此案正是一些知名媒体为假药打了广告,患者们才更相信其真实性。因而,政府部门应对网站、报纸上的广告宣传设定严格发布制度,尤其对涉及药品交易的购物网站则应设定严格准入制度,做到卖家实名认证,并对其资质及药品进行审查。”
“其实,从网络购买到假药并不单纯是患者的大意,而是在网络售药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问题。”张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