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新疆

2014-09-10张新民

南风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哈萨克人连队兵团

张新民

在新疆土生土长,自小我和周围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是新疆人,我们的名字大多在中间带一个“新”字就证明了这点。在北疆连队的老房子,凉爽、宽敞的牛舍里那几十头奶牛,下午飞奔回来的一群骏马,邻居、父亲晒得黝黑的皮肤都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

玩在一起的孩子们说话听懂是没问题的,如果听各家大人聊天,口音就只有他们家的人才懂了。各地的方言,是相互打趣的笑料,南北方人习惯的差异,是永不衰竭的话题,人与天地、自然抗争的经历,是值得夸耀的故事。连队的大人存了钱,往老家的老人兄弟姐妹寄,有了孩子就带回老家给亲人看。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四川的炒毛栗子,甘肃做面食的香豆子对我们并不陌生。在孩子的印象里,内地对新疆不乏羡慕、向往和憧憬。我们也从小为自己是“新疆人”自豪。如果在冬天,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哪个人进来后没有把门或者棉门帘放好,让寒气钻进来,大家就会说:“进门不关门,不是新疆人!”

兵团属于新疆特有的一种编制,连队有武器库,民兵,小时候玩的军棋里有的除了“旅长”在兵团都有。父亲是1943年从甘肃张掖被抓壮丁后进疆,成为兵团连队的牧工,后来长期在山区和连队放牧,过着跟哈萨克人一样的生活。奎屯河对岸的少数民族朋友经常会骑马来我们家里做客,哈萨克人曾送父亲一根结实粗大的木棍用来顶门,门关严了冬天可以防风,也能阻止闯入的野生动物。

上世纪50~60年代的新疆接纳了很多来谋生的内地人,他们最终都成了新疆人。90年代初,我在四川读石油财经专业,当时还包分配,大家都希望到新疆,很多同学都会向我这个唯一的新疆学生打听情况。过去十余年,一直行走于新疆各地,但最近几年,不时有关于新疆的负面消息传出,不少朋友打电话来劝我别去“危险”的地方拍摄。每次放下电话,我都会陷入沉思,过往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和难以胜数的照片,一幕幕、一张张浮现在眼前。

地域的边界能借助铁丝网、水泥地标来实现,而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本身,却没有这样清晰的界限。在交通和通信日益发达,高铁即将开进乌鲁木齐的今天,只凭借“65”打头的身份证号来区分是“新疆人”还是“内地人”,来判断安全还是危险,显然过于封闭和无知了。

尽管照片并不能反映整个新疆的全貌,但我会努力去寻找去呈现一个真实的新疆和那些同样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新疆人,用我的相机去拥抱这片我深爱着的土地和所有善良的人们。

猜你喜欢

哈萨克人连队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马背文化衍生的《卡拉角勒哈》舞蹈
浅析与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的习俗
兵团在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
“七水相隔”与冲洗手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