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大师
2014-09-10崔鹤同
做人与处世 2014年23期
崔鹤同
1957年10月,31岁的李政道与35岁的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均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
李政道在当天早上接到瑞典科学院的电话通知后,立即捉笔:“大猷师尊鉴:科技界通知,杨振宁和我合得1957年物理学诺贝尔奖金……现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于在昆明时您的教导,假如在1946年您没有给我这个机会,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荣。生政道。”
杨振宁在接到电话之后也马上致信吴大猷:“大猷师:值此十分兴奋,也是该深深自我反省的时候,我要向您表示由衷的谢意,为了您在1942年曾引导我进入对称原理与群论这个领域,我以后工作的大部分,包括关于宇称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15年前的那个春天,从您那里学到的概念有关。这是多年来我一直想要告诉您的情意,今天或许是最好的时刻。生振宁上。”
两位在获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不约而同想到恩师,并立刻提笔写信给他,把这项荣誉奉献给他。师恩不忘,不管获得多么巨大的成功,置身于何种高度,仍虔诚如斯,真乃谦谦君子。
而对此,吴大猷曾谦虚地说:“近年来,李、杨成就卓然,国人常提及二人为我学生,传为美谈。实则我不过适逢其会,在那时那地遇上他们而已。譬如两粒钻石,不管放在哪里,终还是钻石。”
这就是大师的风度。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