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蒙特利尔经历让座

2014-09-10黄力颖

新民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蒙特利尔老人家法语

黄力颖

带着刚进入学龄期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回到阔别已久的蒙特利尔。说实话,我对这座以法语为主的双语城市的感情是复杂的。在这里我迎来了女儿的诞生,经历过人性中最艰难的淬炼,怀着复杂的情绪怕被人嫌弃,也对说法语的人抱有偏见。

然而,一件小事足以改变我们对一座城市的看法,至少对我是这样。

原本每天下午3点我都会准时接女儿下课,那天刚好临时有事无法赶到女儿学校。于是,只好委托我妈去接女儿。我妈近70岁,英、法语一句不会,除了Chinese ,no English。叫老人家坐着公交车接女儿真是让我担心。尤其这儿的公车还不按站停,有人下车就按铃,提醒司机停车开门。没人按铃一站也不停。

当我匆忙回到家,问起老人家接外孙女一路是否顺利时,我妈却对我说了这趟“短途旅行”中的一件趣事。

她说,刚一上车,坐在门口的年轻人看到她是花白头发的老人,于是主动起立让座。就在这时,她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看上去比她还要“虚弱”些的外国老太太,于是向她招招手,示意过去坐那个位置。老太太刚想走过去,看到旁边还有一個带着孩子的妇女,于是示意让他们坐。一路上,互相让座的4个成年人偶尔目光交错,互相微笑,车厢的空气似乎也温暖起来。

尽管他们都是陌生人,可能从此再也不会遇见。但彼时彼刻,他们是幸福的。这样的关怀和爱是不分国界,不分语言,不分职业,不分宗教信仰的。在阔别已久的城市,在这个我差点儿就不打算再回来的城市,我找到温暖人心的火种。尽管我并不是当事人,但从我妈的简单描述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当时的感动。

其实,故事还未结束。我妈下车那站,她让座的老太太也跟着下车了。可能老太太觉得我妈是初来乍到,于是主动询问她要去哪里。俩老太太鸡同鸭讲了一阵,最终,我妈以经典的Chinese,no English结束了对话。老太太微笑着离开前,拍拍我妈肩膀,似乎是祝她好运。我相信,这轻轻的动作,完全听不懂的交谈,一定给了我妈莫大的安慰。在异国他乡,在担心是否要错过的站头,她找到了前行的勇气。

猜你喜欢

蒙特利尔老人家法语
多元文化中的蒙特利尔味道
铭记于心的残缺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蒙特利尔IN 2公寓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我想去看望上帝
L'amour,le plaisir et la colère des Québécois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系统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