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资本主义批判和我们的反思
2014-09-10
薛涌 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版
孙伟锋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市场经济本身的反思也多了起来。旅美学者薛涌的新书《市场到哪里投胎》,为读者奉献了他自己的思考。这本书的重点是比较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式和德日为代表的莱茵兰式两种福利国家的差异。
书的第三部分“美国模式的困境”中,作者质疑了美国式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现实窘境和潜在弊端。对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模式不遗余力的批驳,看似批判美国,实则警示中国—从改革前30年“赶英超美”到今天美国模式被颇有“帝师”之名的主流经济学家奉为圭皋。1978年改革开放后,自由市场渐成解决一切问题的“万金油”。
开放初期还有改革派、保守派关于计划和市场优劣的争议,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渐成主流,这也导致了另一种极端。譬如解释住房、教育、医疗改革滞后时,相当多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却罔顾世界各国中真正将住房、教育、医疗产业化乃至市场化的寥寥无几,没有几个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超过中国。
与此同时,Microsoft、Facebook、Twitter乃至苹果手机等创意式公司雨后春笋般崛起,都证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在“奖掖后进”乃至创新上的比较优势。也正因美国成为创意公司的热土,国内经济界才对其模式赞誉有加,却对本国国情视若无睹。
中国是否能同样成为创意热土?政府对公司设立程序之繁琐、严酷决定了创意式公司在中国的“难产”。苹果、微软这类公司最初都是在车库诞生,在中国仅在办公场所这一点就不符合审批要求,遑论注册资金?国内大环境注定美国式创意公司“难产”,却对美式自由放任推崇有加,从而忽视了“中国制造”的提升。长此以往,国际资本必然寻求劳力更低廉的国家,缺乏世界订单的出口导向型省份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作为社团—国家式福利国家,德国将社会团体(如企业、职业组织、教会等)作为组织社会的细胞,个人权利、福祉、社保等,主要依附于社团组织。典型的是产业工人,德国工人终身雇佣,职位稳定,享有的各种福利待遇借助于雇主协会和工会的协商。有了终身雇佣带来的职位稳定,工人更愿在本领域做精、做深,企业也更愿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上投资以實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德国才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视为其互补式发展的机遇— “世界工厂”需要的精密设备、仪器离不开德国,德国高精尖设备也迫切需要中国市场。
主流经济学界对社团—国家式福利国家并不热衷,既有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的傲慢,又有视职工社团为“负债”的心态作祟—产业工人抱团成立工会并实现终身雇佣,企业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裁员,这不利于招商引资,更不利于企业家扩大再生产。
但在浙江、福建等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省份,资方基本实现了社团式共同体,譬如浙江商会、福建商会,客观有利于投资商抱团和地方政府谈判。
于是颇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出现了: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雄厚的资方实现了社团式自救,各种资源匮乏、原子状的劳方孤立无援,这种强烈反差在富士康身上得到佐证:击鼓传花般的职工跳楼并不影响地方政府对资本大鳄郭台铭的趋之若鹜、奉若上宾。
社团是国家资产还是负债不难回答,对比强势温州商会和弱势打工仔的生存境况即可知一二。作为农民、工人人口第一的大国,中国有必要从德国式福利国家汲取经验。
【加】 简·雅各布斯 著 姚大钧 译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版公共知识分子简·雅各布斯又一力作。作者认为,随着后农业时代走向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未来,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黑暗年代、一段文明崩塌时期的边缘。现代社会的五个主要支柱—家庭和社区、大学理念、批判性思考能力、高效政府、职业道德—正呈现严重衰退的迹象。
【日】川本芳昭 著 余晓潮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2月版
日本史学家川本芳昭打破了国别的限制,试图以“东亚世界”的眼光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华文明的本质,以及当时周边地区如日本、高句丽、百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本书收入《中国的历史》 ,该丛书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
朱厚泽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年2月版
1949~2010 年间,原贵州省委书记、中宣部长朱厚泽留下了大量文章、讲话及访谈录,本书汇集了他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工作、文化及宣传工作、环境问题、20世纪至今人类社会进程的思考,探讨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路径,以及对全面深刻的改革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忧思。